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期   作者: 林运
[导读] 教学方法质量与效率的整合是学科教学工作主要追求的目标之一
         林运
         广东省吴川市塘尾中学  524557
         摘要:教学方法质量与效率的整合是学科教学工作主要追求的目标之一,基于学生实际情况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与切入点,使学生能够获得较好引导。本文从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不同教学方法的作用与实施意义进行了相关研究,旨在通过相关研究成果提高当前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研究
一、引言
         初中阶段作为课程理论内容学习的重要衔接节点,物理课程的教学工作需要积极探究不同教学方法的可行性,确保学生能够在高效的教学指导中获得较为全面的成长。随着新一轮课改对物理课程内容的重新制定,同时对新时期的学科教育工作进行了明确的目标制定,教师应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进行教学方法上的优化与创新,以此为学生以提供较好的课程理论指导。
二、构建自主学习模式
         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使课堂教学模式能够符合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及其内在需求。在进行教学方法改良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合理应用,不同学生在相同内容的学习进度上存在一定差异,需要在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调整与变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堂教学的综合质量。[1]
         在新时期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基本学情出发,在以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转变,使学生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能够培养学习课程的兴趣。兴趣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点拨,属于教学模式创新的出发点与兴奋点。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能够自发参与课程学习的相关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领会较好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进行自主学习模式建立的工作中,可根据“兴趣培养”这一核心进行展开,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与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至学习活动中,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如图1所示,小李同学正在弹奏弦制乐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按压琴颈的不同位置,音调会发生改变
         B.通常,我们听到的吉他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
         C.弦制乐器的音量大小和表演时运用的力度具有密切联系
         D.悦耳的琴声在任何时候都属于乐音
         在声现象的教学过程中,以往的教学模式比较缺乏生动案例的引入,仅仅根据教材中的例题进行讲解,不利于学生的理解的,更不能让学生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因此,在声现象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种案例引入进行教学,比如该题就以弹奏乐器的形式引入教学,使学生眼前一亮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提供相关乐器供学生实践学习,让他们能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自主研究。由此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提升整个教学流程的生动性、[2]灵活性,促进课堂教学达到高效。
(一)实施探究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主导的形式进行展开,学生的主体性较为薄弱,主要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自主性与发散性受到限制,不利于思维拓展与学习兴趣的养成。因此,在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中,需要重视学生的内在需求与个体特点进行专项设置,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探究,从而重视对内容的理解。比如“下图,A、B是用监控设备对着同一车辆连续拍下的两张图像,由图2可知,卡车在警示牌下的静止空间发生了改变,因而车辆处在运动的状态下”。该类题型属于机械运动章节的理论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仅仅使用教材中的案例进行的讲解,学生在学习上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因此教师在剖析教材案例的基础上,必须引入生活中的案例,激发学生去学习的兴奋点,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学科内容上的主动、自主探究。该题通过卡车的运动情况进行考察,在内容上与学生的生活较为接近,学生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交通现象进行思考。由此在解答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整个过程需要教师进行较好的引导,适当给予学生提示与帮助,从而在启发的基础上逐步提升教学质量。
         
         A             B
     
(二)注重实验教学模式   
         以往的实践教学,教师主要用演示方式进行,学生只能通过观察的形式进行理解与思考。教师是操作者,占主导地位,学生是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致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差,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无心探究,思维得不到发展,学习效率低下。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如今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所有实验是让学生操作,教师只站在旁边提示与指引。比如在“光的反射成像”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除了课上演示外,还可在家中通过凹凸透镜与金属勺子等工具进行自主探讨;或者在“融化与液化”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课后自主实验,把实验现象记录下来,再通过教师讲解与示范的形式,两者进行比较、辨析,筛选,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进一步加深理解物理知识在实验中的运用。
结语:综上,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背景下,需要面向教学目标的转变,并基于教材内容的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转变,使学生能够在多样的教学法引导下逐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李发庭.三个“借助”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八年级中旬),2017:86.
[2]曾理.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