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期   作者:王春强
[导读] 数学这门学科在初中课程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王春强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江初级中学,甘肃 陇南 746000
        摘要:数学这门学科在初中课程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工作的核心内容,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应用于现阶段数学教学体系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是现在应用较多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数学;初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质量;运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能够使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讨论与分析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初中生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一)因材施教于学生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大多数所采取的教学方法都是机械化的模式,他们只关注怎样教授知识,并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是否有能力接受,其实,有很多学生是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节奏的,在这种背景下学习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他们在精神上也受到巨大的打击。若是数学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这样学生就可以拥有较多的时间去思考、讨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也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等。例如,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新课题的时候,会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学生的学习盲点或是知识点的延伸,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能轻而易举的发现学生是欠缺哪个方面的知识,也就可以相应的进行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案,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与能力[1]。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目前,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转化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在转化的过程中,把学生从单一的个体转变成一个互相进步、互相帮助的团队。只有学生具备超高的团队合作意识,他们才能够很好的进行帮助与监督,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假如是单一的个体,在遇到困难时,就会变得异常无助和迷惑,但是作为一个团队,他们遇到困难时,各个成员之间就会互相鼓舞、加油打气,这样很快就会克服重重困难,获得成功。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的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还能够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2]。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组建小组,合理分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的经验不足、理论不清晰等原因,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其质量不佳,效果不明显。为了提升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广泛应用,教师要立足于教学现状,合理的分析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采取高效的策略进行解决。
        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是学生,通过科学的分配将学生分成如干个小组展开数学教学。在划分小组的时候,其合理性与科学性直接影响着整个数学活动的质量,所以教师在进行分配之前,要充分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学习特点,针对其特点进行分组。

小组各个成员之间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加深对问题的探究与思考,还能够锻炼各个成员之间沟通与交流能力。为了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教师在分组时要遵守优势互补、知识互补的原则,以满足所有学生在学习中所产生的差异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的促进有特长的学生能够得到更好、更长远的发展。作为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需要考量学生的多个因素,以保证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可以尽情的发挥自身优势[3]。
(二)设计问题要合理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既要注重合作形式,又要注重合作质量。目前,很多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只是认识到合作形式,而忽略了合作内容,他们设计的问题缺乏合理性,造成学生既没有深入掌握数学知识,也没有到达合作效果,使得课堂混乱无秩序。
        为了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以教材内容为主旨,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明确教材内容的重点与难点,选择适当的切入点进行小组学习。首先,教师所设计的合作探究问题要有广泛性,面向班集体的所有学生并非少数学生;其次,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还要具有针对性,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设计出值得练习和反思的问题。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在保证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前提下,要明确出哪些内容适合合作学习,哪些内容不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清晰的划分出来。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既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保障小组所讨论的内容与教材有关,切勿脱离知识本身[4]。
(三)提升小组的合作意识
        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以学生为主,耐心的进行引导和启发。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也要遵守学生为主的教育原则,积极的鼓励学生参加到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以提升小组的合作意识。例如,教师在教授几何知识的时候,可以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分析与讨论,使其掌握几何知识的含义与定理,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发言,每位小组派出一位代表进行阐述。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引导者和聆听者的角色,在学生遇到难题时给予一定的帮助,在学生总结完毕后给与相应的意见或指导。
(四)总结合作成果
        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归纳、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当学生完成课堂教学的问题讨论后就结束了整节课程,忽略了课程的反思与回顾。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归纳总结的方法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与剖析。教师对小组的合作成果进行评价时,既要表扬其优点,通过赞美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又要指出其缺点,通过针对性的指导改善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总结合作成果既可以强化学习效果,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科学划分小组、合理设计问题、增强学生合作意识以及总结合作成果等方式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静. 初中数学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 环球慈善, 2020, 000(001):P.1-1.
[2]薛会玉.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模式的探索[J]. 试题与研究, 2020(15).
[3]宋红超.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运用[J]. 数学大世界, 2020, 000(002):P.12-12.
[4]李敏. 基于小组合作的初中数学教学思考[J]. 读与写(上,下旬), 2020, 017(006):182.
[5]凡克智.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思考[J]. 读与写(上,下旬), 2020, 017(006):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