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期   作者: 王林
[导读] 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的持续进步以及经济的飞速进展
         王林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齐徳中学     255000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的持续进步以及经济的飞速进展,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以及教育实践正在我们国家初中音乐教学课堂当中进行着更为广泛的深入以及传播,奥尔夫音乐教学形式得到了十分广泛的运用。奥尔夫教学以音乐为核心,将美术、表演、动作、舞蹈以及语言等等元素进行了综合应用,此种课程教学形式充分重视初中生音乐的创造性、主动性以及主体性。本篇文章主要以奥尔夫教学形式为探究对象,对奥尔夫音乐教学形式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当中的运用以及实践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教学人员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效果以及质量。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有效运用;策略探究
         引言:音乐教育对于初中生的素养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随着我们国家对初中生素养教育愈来愈重视,音乐教育在初中教育教学当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这就使得奥尔夫教学方式得到了十分优异的进展。奥尔夫音乐教学形式的关键在于其有效转变了以往较为老旧的教育教学观念,使得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教学朝向着多样化发展,进而使得初中生的素养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由于奥尔夫音乐教学形式是外国的音乐课程教学方式,因此在实际进行运用之前必须要对它的有关特征以及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如此一来才能够更为高效的运用奥尔夫教学方式开展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活动。本篇文章将会对奥尔夫教学形式的有关内容进行简单的阐述,希望可以为有关探究人员提供理论性的借鉴以及参考。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当中运用的准则
        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未完全成熟,对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保持着敏锐的观察模仿力以及高度的好奇心,对事对人的态度往往简单、直白,他们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因此,要想确保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阶段音乐教学课堂当中的运用效果,需要充分遵循下文所述的几个基本准则:
         (一)创造性准则
        音乐课程教学不仅仅是单一的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联。通过音乐课程教学不仅可以对初中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育,与此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出初中生的创造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独到性就在于,创造性的对音乐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激励初中生更为积极主动的去寻找充分适合自身特征的学习方式,在自创演奏以及自编音乐方式当中革新,进一步推进初中生音乐核心素质的有效提高。因此,选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方式开展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活动需要充分遵循创造性准则。
         (二)启发性准则
        在以往较为老旧的音乐课程教学形式之下,初中音乐老师强行对初中生进行音乐课程知识的灌输,初中音乐老师在教学课程教学活动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唱独角戏的现象十分普遍,初中生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套路”之下,音乐课程知识学习的主体性相对较差。选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开展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活动需要充分遵循启发性准则,立足音乐的本源,从初中生的接受能力以及特征入手,创建出可以进一步激发出初中生表现欲望的氛围,进一步激发出初中生对音乐课程知识进行学习的自主性,使得初中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对音乐进行体验,进一步启发初中生对音乐课程知识进行学习。
         (三)游戏性准则
        乏味枯燥的知识型教育无法充分激发初中生对音乐课程的喜爱,相反,将音乐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优化,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有效实施,更为有助于激发初中生对音乐课程知识学习的兴趣。选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开展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活动需要充分遵循游戏性准则,充分根据初中生贪玩好动的特点,设计出一些切近自然以及初中生实际生活的音乐类游戏活动,使得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变成寓教于乐的过程,初中生可以在玩中学、学中乐,进一步激发初中生从心底对于音乐课程知识进行学习的欲望,进而达到更为优异的课程教学效果。
         (四)审美性准则
        审美教育是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根本,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是审美教育的过程。以往较为老旧的课程教学形式之下,片面强调音乐课程的乐理知识,忽视初中生对于音乐的审美体验,致使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效果十分不理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当中的运用需要充分遵循审美性准则,将审美体验进一步融入到初中音乐课程教学当中,进一步增强对初中生节奏感的培育,使得音乐的节奏可以进一步渗入到初中生的心灵,变成发自内心的情感,在肢体动作以及音乐发音等等多个方面都充分彰显音乐的审美性,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征以及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就是将快乐学习与教育教学充分结合起来,如此一来能够使得初中生在最适合学习的状态之下来进行学习,并且初中音乐老师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对初中生进行持续的教育以及引导,使得初中生能够在有趣快乐的气氛之下来得到艺术的美感以及音乐的感染。这正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征所在,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当中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是进行节奏的练习以及对一些较为基本的动作进行反复的练习,并且初中音乐老师需要通过具体的游戏与动作的结合来使得初中生对音乐节奏的本质内容进行更为深程度的认识以及了解,从音乐产生的本质以及本源入手,这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理念[1]。应用奥尔夫本人的思想进行表述就是诉诸于感性,回归到人们的最初情感状态,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当中对此种课程教学理念进行运用能够对人类本来的欲望进行进一步的领导以及控制,使得初中生能够将自身的天性进一步发挥出来,充分表现自身的本能来进一步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美感。

初中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可以说是先天的,因此本能的舞蹈以及歌唱也是人们的天性,因此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十分符合现如今的课程教学形式,进一步达到一定的课程教学目的。总的来说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要目的就是对一种综合性相对较强的音乐课程教学方式进行推广,通过对奥尔夫乐器的演奏,再充分结合初中生相对较为感兴趣的课程教学形式,比方说做游戏、说儿歌以及唱歌等等各类初中生相对较为感兴趣的方式,甚至可以将音乐课程教学与一些音乐剧或是舞蹈剧充分结合在一起,营建出一种欢快和谐的学习气氛,初中生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之下受到音乐的熏陶能够更为优异的参与音乐、感受音乐进而更为热爱音乐。
         三、现如今初中音乐课堂的学习现状以及教学现状
        首先,一些初中生进行学习的兴趣较低,初中生无法抱有更高的热情以及更有逻辑性的思维去对音乐课程知识进行学习,会将音乐教学课程当成娱乐以及放松的课程,如此一来就难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音乐素质,初中生需要将音乐课程教学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重视起来,用心去对美妙的音乐进行感悟[2]。这是现如今初中生在音乐教学课堂当中存在的问题,急需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其次,从初中音乐老师的角度来进行解析。初中音乐老师需要在实际开展音乐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以身作则,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课程教学水准,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以及日常工作当中持续提高自己,多进行学习,将初中生较为喜爱的歌曲表演,或是当时较为流行的一些音乐知识进一步落实到教学课堂当中,初中生具有向师性,初中生喜欢对老师进行模仿,师生合理形成更为高效的教育教学课堂。初中音乐老师不应当坚实“唯分数论”,需要善于发现初中生在音乐上的灵感,对自身的课程教学形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质量。
         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当中运用的有效策略
         (一)创建情境导入课程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学习气氛营建的必要性,带给初中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感。选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开展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活动,需要充分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能力以及特征,创建出十分浓厚的课程教学情境,进一步激发出初中生对音乐课程知识进行学习的欲望,将初中生的注意力进一步引进到课程教学活动当中,使得初中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音乐的魄力,并在学习音乐课程知识的过程当中对自身的情感进行抒发[3]。
         (二)带领初中生节奏律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将节奏作为音乐课程教学的首要重任,通过节奏训练使得初中生能够更为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生命力所在。选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开展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活动,需要将节奏律动作为音乐课程教学的主旋律,围绕节奏律动设计一些音乐课程教学的活动模式。引领初中生开展节奏律动学习活动可以从动作以及语言两个重要方面着手,将一些歌谣以及民谣等等节奏感相对较为强烈的内容融入到音乐课程教学,使得初中生能够发现节奏、认识节奏以及表现节奏,为音乐节奏的培育奠定十分坚实的基础;还可以在实际开展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设计出一些脚和手打节拍的动作类音乐游戏,并配合节奏感相对较为强烈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进一步增强初中生肢体节奏感的培育练习[4]。比方说,在对《长江之歌》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授的过程当中组织初中生应用筷子来进行打节奏。除此之外,在律动培育方面,可以将音乐、动作、语言以及声势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出每一个要素的特征以及优势,选用有长有短、有快有慢、有高有低以及有强有弱的音乐表现方法,进一步调动初中生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参与到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当中,使得初中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到音乐的韵律,对初中生的律动感进行进一步的培育。
         (三)联系实际生活,营建优异的音乐氛围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音乐要回归人本。从起源来看,音乐是人们对实际生活当中各类情感的表达、加工以及抒发。因此,在实际开展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初中音乐老师需要重新建立音乐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从实际生活当中寻找音乐素材,使得初中生能够在更为“接地气”的气氛当中充分体会音乐本质,进一步理解音乐的内涵。比方说,在对《青春舞曲》这一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使得歌曲内容更为吻合初中生的心境,充分展现音乐情感表述魅力,初中音乐老师可以参透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并充分结合自身的现实生活进一步体会青春的荡漾以及活跃;接下来,初中音乐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为初中生呈现青少年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并充分根据初中生实际学习以及生活的细节来有效展现青春激情;在最后激励初中生自行对歌曲进行演唱,注入自身的体会以及理解,更为深刻以及直观的体现音乐的情感内涵。
         结语:
        总的来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实现音乐解放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还是促进初中阶段音乐课程教学活动革新的主要路径。选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开展初中阶段音乐课程教学活动需要充分遵循创造性准则、启发性准则、游戏性准则以及审美性准则等四个基本准则,通过带领初中生节奏律动以及创建情境导入课程等等运用策略,进一步激发初中生对音乐课程知识进行学习的兴趣,有效提升初中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使得初中生能够切实感受到音乐课程知识的魄力。
         参考文献:
        [1]丁茜.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20(05):47-50.
        [2]纪小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北方音乐,2019,39(14):173-174.
        [3]施孝灿.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05):128-129.
        [4]杨月娇.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7,30(08):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