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途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期   作者:徐川海
[导读] 在不同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徐川海
         四川省宣汉中学 四川 达州 635000
         摘  要:在不同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结合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你,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历史课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历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更好地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作者将在本文中研究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对此提出了具体的培养途径,希望以此来带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水平实现提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学生;科学素养;培育途径;探究
         
         根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素养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学生对待客观世界的一种态度与方式。科学素养就是学生在接受课程教学的时候,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所形成的品质和能力。科学素养是学生在课程知识学习中,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最终所形成的人格和能力。历史学科科学素养是以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为基础,将高中历史老师当做主要的引导力量,促使学生形成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和品格,这样也能将高中历史学科中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课程教学目标更好地实现。
         一、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科学素养的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将是课堂教学的灵魂,高中历史老师要想推动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就需要高度重视课程教学目标在此所发挥的引导作用。所以,高中历史老师不仅专业知识储备要丰富,同时对于各种历史课程教学技能要做到灵活地运用,通过确立科学的课程教学目标来引导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也是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具体途径
         从这些年高考历史学科试题的基本趋势来看,考试中对于历史实体知识的考察比例是越来越小,学科考试的重点集中在对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考察能力上。对此,需要高中历史老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来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第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也被人们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是在哲学范畴内来展示人们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是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强化对基本历史观点以及方法的理解能力,将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更好地体现出来,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来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比如,在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通过经济结构的变化来向学生讲解井田制以及分封制,这样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在思想领域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情况。根据这种思路,来研究分析小农经济产生的基础性条件以及重农抑商政策的产生背景。
         第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时空观念。审美观这是人文社会学科课程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逻辑思维能力将是数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对于历史学科来说,时空观念是课程教学的重点。与别的学科相比,历史学科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时空性。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时空观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比如,《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这一课教学中,就可以以中日甲午战争为例子,对于历史基础知识掌握比较薄弱的学生,学生对于中日甲午战争的过程都有一种陌生感,如果在课程教学中老师只是单一地讲解黄海战争,通过图示的方式来展示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样来提升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整体理解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精神。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需要以历史实物为基础,辅之以史书记载以及各种民间传说,这些都是人类社会在发展中各种有意、无意所留下来的痕迹和资料。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展史料实证教学,全面提升对史料来源和作用的认识。通过规范的历史分析方法来合力地引用史料,作为对历史事件研究的可靠证据,不断地增强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比如,在培养学生的史料搜集能力方面,就可以在《“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这一课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老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图书馆查阅书籍或者互联网搜集等方式来学习和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来源和现实意义。
         三、结语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培养专业性人才,还要推动学生人格不断地健全和提升。科学素养指的是在历史课程学习中所形成的社会责任心以及人文素养。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全面学习,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运用历史知识来分析客观世界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家国认同感以及民族自豪感,这是提升高中生历史学科科学素养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齐东昌.浅谈中职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J].江西化工,2016,(05):146-147.
[2]宋波.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师的困惑与突破[J].辽宁教育,2016,(08):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