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敦煌美术对中国美术史观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期   作者:张重阳
[导读] 本论文从敦煌美术的特点及历史发展为切入点
        张重阳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河南省洛阳市  471800
        摘要:本论文从敦煌美术的特点及历史发展为切入点,以中国美术史为总背景进行探讨,钻研敦煌美术对中国美术史观的影响。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敦煌美术的辉煌历史发展历程;第二部分分析敦煌美术独特的艺术色彩;第三部分通过比较美术史和敦煌美术的发展进一步对二者进行分析说明,深入思考理解敦煌美术和中国美术史观的发展对当今艺术及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敦煌美术;中国美术史观;发展影响
引言:
        敦煌美术是中国美术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由于其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和栩栩如生的动态感而被众多学者研究。敦煌美术作品往往需要设计者通过不同的绘画技法和不同角度的情感体验去创作,这种情况下就离不开中国美术历史的润色,二者相互联结,通过历史和生活里的发展和经验,加强对艺术美学的体验感,二者的共同进步,能够在未来的美术发展中创作出更加具有深度美学意义的作品。
一、敦煌美术的历史背景发展
        敦煌地处中国西北甘肃省的西部,由于传统古丝绸之路发展繁荣,敦煌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地处西域使得敦煌受佛教的影响非常大。这样浓重的佛教氛围孕育了敦煌佛教石窟的兴盛,至今在莫高窟中还留有700多个洞窟。像敦煌石窟这样数量多,规模大,保存时代久远且自成体系的文化遗产在国内外都是不可多得的。从中国美术历史的进程方面看,敦煌石窟不仅反映了我国一千多年以来美术的发展,而且还保留了丰富的唐代及唐代以前的雕塑、壁画,这成为了我们研究唐及唐以前的美术史宝贵的参考资料。
(一)敦煌石窟美术发展的分期概况
        敦煌石窟的营建经历了北西魏、周代、隋朝、唐朝、五代、宋朝、元朝大致八个时代,总共历时一千多年。从莫高窟“早期三窟”长期存在“北凉说”和“北魏说”的争论出发【1】,敦煌美术发展的第一个时期是我们历史上常说的北朝时期,即“早期艺术时期”。在这一时期,政治朝代更替频繁导致了艺术的发展多变多样,敦煌石窟也正是在北朝时期慢慢将西域风格和中原文化融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代表。第二个时期是敦煌美术与中原美术基本同步发展,共同繁荣的时期,即隋唐时代。隋唐时期的中国,朝代更替不频繁,统治者统一的时间比较长,丝绸之路的迅速发展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发展空前繁荣,经济的发展不断带动着文化和艺术的兴旺,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不管是在雕塑还是壁画上敦煌美术都为后世留下了珍贵而经典的名作,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第三个时期是不同于理性优美原则的样式主义和新时代碰撞的时期。随着唐朝的崩塌,敦煌地区虽然没有受到大多战乱的影响,但是由于敦煌与中原的交流不再和以前一样频繁,当时的敦煌无法受到过多的中原文化的熏陶,艺术家们为了寻求突破以及为了能够尽量保持与中原文化的同步,逐渐开始创作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色和艺术创新。
二、敦煌美术的艺术特点
由于敦煌壁画的繁盛发展时期是在隋唐时期,所以关于敦煌美术的特点分析着重从此时期开始论述。
        (一)隋代敦煌美术艺术
隋代是唐代之前和之后的一个重要结点时代,不难看出其具有的极其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隋朝时期由于隋文帝对佛教的狂热崇拜,佛教盛行,与此同时丝绸之路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敦煌洞窟兴建。在这样的条件下,敦煌彩塑的风格特点开始发生改变,彩塑在隋代时期的总体风格开始逐渐向本土发展,彩塑不仅体积变大,在洞窟中占据更大的空间,而且数量也开始增多。从雕塑的造型上看,艺术家们对彩塑形象的刻画的关注点更多放在了个性化的表达上,尤其是佛像的衣服纹路、袈裟自然贴体,成为敦煌彩塑在当时时期的重要特点。从表现风格上来看,隋代彩塑大多纯朴而气质厚重,整个洞窟内的彩塑往往能够表现出宏伟壮观的气势。值得一提的是,隋朝时期的彩塑喜欢将菩萨或是佛祖做成上身大下身短的样子,这也成为了后人研究区分隋朝彩塑和其他时代彩塑的一个重要标志。
    隋代的壁画同样也有着不容忽视的表现特点,首先壁画内容相较于之前的朝代开始变得丰富,壁画主题不仅局限早期的尊像画、装饰画和中国传统神话等,还第一次出现了经变画。经变画即指的是根据当时佛经进行再创造的艺术作品,壁画的作画方式较细腻,场面比较恢弘,特别喜欢使用建筑和经殿作为一张画面里的主体,这与之前以人物作主体不同。


    隋代敦煌石窟的艺术成就,从人物表现上来看,人物形象都有典雅端庄、细腻含蓄的观感,初步表现出敦煌壁画对于描绘人物气韵神态的生动和灵活;从景色描绘上看,隋朝时人物渐渐退出主体地位,景观的描绘成为画面的主要表达,对于树木、海浪的波浪等描绘都具有一种舞蹈的动态美,进一步提高了画面的美观度和欣赏性。不论是人物的排列还是景观建筑和山水的表现方式,艺术家们都在不断尝试各种不同的可能,二者的结合从某方面上来说对中国绘画美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也使得艺术家们开始注重空间技法的表现。另外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装饰画的表达,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内容丰富,技法多样,富有不同的动态感和色彩感。
    总而言之,隋朝敦煌石窟的发展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地域的风格艺术,艺术家们在艺术表现技法和形式上的不断创新,促进了敦煌石窟的更进一步发展。
        (二)唐朝时期敦煌美术艺术
        在唐代将近三百年的历史进程里,无论是从数量看或是艺术表现力上,敦煌美术的发展都达到了顶峰。
        唐朝前期,敦煌彩塑的总体方向里一个重要的特点即为绘画的写实技术变的成熟,当时的艺术家们为了更好的表现不同人物的外貌和精神状态进一步发展了敦煌美术在人物表达上传神的技法。到了唐代后期,敦煌彩塑大都具有盛唐风度的观感,彩塑身形都较巨大,表情庄严肃穆,从总体上来看更加世俗化,对人物的表现上依然细腻精致。
        唐朝是中国绘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山水画、人物画等各类绘画作品都达到了一个高峰,初唐时期的敦煌壁画同样具有一种写实风格,唐代对人物造型的重视使壁画对人物的神态表现非常细微,充分表现了当时世俗下人物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唐朝时期画家对色彩的运用也有了新的突破,画面上人物色彩的表现不再用刻意的方式进行表达,而是根据线条的晕染和描绘进行过渡,达到自然而富有神韵的表现方式。到了唐朝后期,敦煌壁画的表现方式开始转变,唐朝前期人物数量多,画面整体繁复,人物的装饰和色彩比较华贵和艳丽,而到了唐朝后期,画面更多的空间被用来进行描绘建筑和景观山水,色彩也变得清淡平和。
三、敦煌石窟美术发展特点对中国美术史观的影响
        根据上文对敦煌石窟艺术的历史发展分析和重要发展朝代所表现出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敦煌美术不单单是一种绘画技法的表现,更多的是一种由雕塑、壁画、建筑表现出来的美学体验。敦煌美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吸收了一些西方绘画所带来的美学观点,即通过绘画的方式反映出当时时代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
        中国传统绘画的一大弊端在于,当时文人喜欢画的山水画、花鸟画虽然可以表现文人的闲情逸致和对山河的赞美,但画面的整体写实程度和过分的形式的技法表达,无法体现出时代的精神。那么敦煌美术的发现正是在此基础上的重大突破。“敦煌艺术是一部活的艺术史,一座丰富的美术馆,蕴藏着中国艺术全盛时期的无数杰作。【2】敦煌美术的主要成就不仅仅在于对人物描绘表现、空间技法表达和色彩技术的运用上,更重要的是它给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国传统美术史的重要依据。中国传统美术观点更多的重点在文人艺术方面,世俗民众的趣味不被重视,以民众为主要体系的佛教艺术受到削弱,而对敦煌美术的研究,让我们能够填补中国美术史观中对于传统文化和民众现实生活的表达的空白。另外,在上文中提到的空间技法的表现,也是敦煌美术提供的独特视角。在经变画中,艺术家通过对人物、建筑和山水的排列组合,将人与景相互融合,使观看者可以一起融入到整体的画面中,达到“空间立体”的错觉,可以说,这种空间技法的表现对中国今后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区别于西方的透视法,这种“三远法”的透视方式正是中国画家独到的艺术理解。
        敦煌美术里崇高的佛教艺术境界和精美细腻的艺术技法,表现出的却是世俗生活里的民众百态,这体现的正是我们中国美术观里崇高庄严和优美细腻的完美结合。在敦煌艰苦的环境中创作出这样辉煌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东方民族对佛教的虔诚信仰,更多的是中国美术史观里对美的不懈追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敦煌美术作为我国最为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代表,在当今社会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对其发展和影响的重视。“敦煌艺术是中国美术家谱上中国近代艺术文化所缺失的宏大、朴素的艺术素养。”【3】敦煌美术的发现,让我们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国曾经灿烂的文化历史,是我们美术史观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郑弌.敦煌学与敦煌美术研究新动向[J].美术大观,2019(10):41-45.
[2]刘波,赵声良.对话敦煌:敦煌美术对中国美术史观的影响[J].敦煌研究,2006(01):30-32.
[3]瞿燕花.敦煌壁画对现当代中国美术的启示与推动[J].美术,2019(06):140-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