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堂中加速跑教学效果的分析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期   作者: 张黎明
[导读]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融入社会的核心素养
        张黎明
        浙江省乐清市蒲岐镇中学  325609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融入社会的核心素养。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加速跑的训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跑步训练的效率,而且能够使学生的耐力与体能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应利用有效的训练手段对学生的加速跑能力进行培养。如此可以使学生的跑速得到提升,促进学生跑步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就初中体育课堂中加速跑的教学效果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
        【关键词】初中体育;加速跑;教学效果
引言
        新课程改革后,我国教育更加注重如何使学生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体育教学的效果越来越被重视。在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中,训练学生跑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加速跑的训练是提升学生跑步能力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就目前我国初中学生加速跑的训练效果来看,尚存在一些不足。因此,需要教师创新教学策略,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参与加速跑训练的兴趣,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训练习惯,促使学生能够形成较强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一、初中体育加速跑教学策略
(一)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训练的自主性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在训练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体现。因此学生无法进行高效的自主性训练,致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提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将加速跑的动作要领进行讲述并示范,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利用这种训练方法,能够使教师及时的掌握学生的训练情况,可以方便教师针对学生训练中的不足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提升训练效率。再者,当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在课上展开专项探讨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从而调整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促使学生加速跑的能力得到培养。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确立学生在训练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
(二)利用比赛训练法,促使学生展开竞争学习
        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因此,展开加速跑的训练时,可以利用游戏比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此可以使学生在积极、健康的训练氛围当中体会到体育训练的乐趣,促使其形成积极、乐观的个人素养。而接力比赛是学生比较喜爱的一种竞赛,接力赛能够发挥出学生加速跑的潜力。教师可以组织班与班之间展开竞赛,每个班选出三组选手,获得两次胜利的班级则为最终胜利者。赛前学生会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教师此时传授学生相应的加速跑训练技巧,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加速跑训练效率,提升其跑步速度。并且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为班级争取荣誉的过程,能够有效的促使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协同合作的学习方式。如此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可以得到培养,有利于班级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文化,有利于学生展开更高效的体育训练。这种良性循环非常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且在竞争比赛中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体育的竞争之美,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活动。教师在进行加速跑训练时,学生就会产生自主意识提升训练效率。
(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初中体育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参与锻炼的兴趣不高,是造成训练效果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若要提高加速跑训练的教学效果,首先应调动学生参与训练的热情。有许多初中阶段的学生比较喜爱观看体育赛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调动学生参与训练的兴趣。例如:可以为学生播放精彩的奥运会百米赛视频,以及百米赛冠军苏炳添为国争光的采访视频。

以引导学生体会为国争光的自豪感为前提,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再者,一些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往往采用一刀切式的教学办法,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学生失去了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应采用分层训练的方式展开体育训练活动。例如:一些学生的加速跑能力较强,但动作并不标准,因此,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应以引导其动作的规范性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而对于那些动作标准而速度不高的学生,应侧重于如何提高其加速跑的速度。如此,可以使每位学生都能够保持参加体育训练的兴趣,促使学生加速跑训练效果的提高。
二、提高学生加速跑能力的具体训练技巧
(一)摆臂训练法
        大多数学生认为跑步运动主要靠两腿就可以完成,因此,不注重掌握正确摆臂动作,对提高快速跑能力的作用。一旦教师在训练中忽视学生摆臂动作的规范性,就会使学生快速跑时出现错误的摆臂动作,如不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快速跑能力就会下降。只有学生掌握正确的摆臂动作,才能够提升快速跑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摆臂动作进行严格的训练。并仔细观察学生的动作,一旦出现前后摆幅不当、摆臂紧张等错误,应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并示范正确动作。另外,教师可以选择摆臂动作不规范的典型案例,在体育课上进行示范,针对错误的摆臂动作与学生展开讨论,指出不规范摆臂动作的缺点及调整方法,避免其他学生出现类似情况。如此方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摆臂习惯,促进其快速跑能力的提高。
(二)后蹬腿训练法
        在日常的跑步比赛练中,一旦学生起跑时的后蹬不充分,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挥【1】。因此,对学生展开后蹲腿练习是提升学生加速跑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采用“弓步交叉跳”的形式,对学生展开后蹬腿训练。动作要领:前腿屈膝半蹲,后腿挺膝伸直,双脚要全脚着地,并目视前方,然后起跳双脚交换位置【2】。采用这种训练方式时,教师一定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动作幅度,双脚要保持在一条线的两边,并且不可以脚尖着地,否则会达不到“弓步交叉跳”的训练目的。当然,训练后蹬腿的方式有许多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为学生选择相应的训练方式,提高学生跑步时的后蹬腿效果。
(三)小步跑训练法
        若要提高学生的加速跑能力,锻炼学生的跑步速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日常训练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小步跑训练。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定一段40米长的跑道,学生以小步跑的方式跑到终点后,休息几分钟再往回跑,反复几次为一组。通过小步跑的训练,可以使其加速跑的训练效果得到提升,发展学生的跑步速度。这种训练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体能、锻炼学生的肺活量。为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展开小步跑训练,教师可以为学生划分训练小组,动作完成的既标准又快的小组,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如此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促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小步跑的训练中,提升教学效果。
        训练学生加速跑的方式有许多,教师在选择训练方式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式【3】。例如:若学生起跑时的后蹬效果不好,可以加强其后蹬腿训练的强度;或者学生的摆臂动作不标准,可以加强其摆臂训练。总之为学生选择适合的训练项目,能够有效的提高加速跑训练的效果。
结束语
        训练学生的加速跑能力,是培养学生跑步能力的前提,能够促进学生养成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为学生定制相应的训练计划。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前提,提高学生的加速跑能力。
参考文献:
[1] 阮卫国. 初中体育课堂中加速跑教学效果的分析与思考[J]. 新课程导学, 2020(9):94-94.
[2] 曲志军. 恰当运用课堂游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关于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分析与思考[J]. 新课程学习(下), 2014(8).
[3] 曹晋恺. 基于"效"视角下水平三快速跑单元教学质量提升的再思考[J]. 体育师友, 2018, 41(05):1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