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珍
滨州市沾化区泊头镇实验学校 山东省 滨州市 256809
摘要:生物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与规律的学科,对于学习经验还不足的初中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以丰富生物课堂的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弱化信息技术的教学难度,让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生物课堂知识的探究中来,以此实现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加快完成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初中生物;信息化;教学
一、初中生物信息技术运用的意义
(一)优化教学质量
利用信息化教学,可以让教师把平常难以讲解的知识点用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样既省去了做实验的一些操作时间,又能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优化教学质量。如果老师直接在课堂上做实验,可能会有一些同学看不到或者效果不够直接,还是难以理解。利用信息化教学几分钟就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可以节省教师的时间还能优化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通过信息化技术模拟,打造“真实”景象
生物课不同于其他的课程,生物课几乎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很多结论都需要用实验来验证。通过亲手操作实验过程,确实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到科学的魅力,还能培养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能力,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实验都能在实验室完成,很多结论受外界因素影响并不能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大自然很多实验都受制于环境、温度、机器设备以及实验本身存在的危险性,这就导致很多课本上的理论因为没有实验的经过导致定义变得苍白无力。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可能过于抽象,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所以这个时候就体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因为信息技术可以把这些都模拟出来。例如,在讲解“细菌”相关知识的时候,就算是实验也很难用肉眼观察到细菌和菌落的变化。而课本上的图片也不够清晰,所以这对于同学们的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有了现代化的辅助就可以利用视频或者图片来解决这一问题。
(三)信息技术让实验的效果更直观
生物实验课程对于生物教学来说至关重要,是学生学好生物课程的必备手段。但多年来实验的过程却不能保证效果,而且现在很多学校实验器材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对于生物实验的要求。所以,至今为止还有很多学生并没有亲手做过生物实验,看过实验结果,甚至只有老师进行了简单的口述,学生的实验效果极差。如果能用信息化教学就完成避免了这个问题。还能将实验结果绘声绘色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每一个学生都能直观的看到实验的结果。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渴望学习知识。更何况,有研究表明,如果只靠听力,获得的知识大概为百分之六十;只靠视觉,获得的知识大概为百分之十;而同时利用听觉和视觉,获得的知识大概为百分之八十以上。根据记忆率来看,没有任何两点的记忆维持的时间很短,三天内的遗忘速度高达百分之四十;等到第六天的时候忘记的也就差不多了。这也预示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落伍,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才能打破这个局面。而信息技术的出现就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配合高分辨率的图片和视频,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更能让学生记住主要内容。也能让学生尽快的消化书本上又长又枯燥的定义,让学习变得轻松又有趣。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既让学生学到了生物学的知识,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1]
二、初中生物信息技术运用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引导着教学行径。老师应该改变老旧的教学思想,打破“以课本为中心”和“以老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很多地方的教室基本都能实现有电脑的条件,每个教师都有多媒体设备,这给每一位生物老师都提供了信息技术走近教师的必备条件。让每一个生物老师都有机会在科学观念的带领下,充分展现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好处。第一,利用信息化教学与之前的教学完全不一样,它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和手法都要在教学改革的要求之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2]
要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把握好信息技术的教学标准,正确科学的利用信息化。信息化技术有利也有弊,教师要学会分辨,挑选适合学生的方法进行教学。第三,教师要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将信息化和学生的需求联系在一起,进行针对性生物教学。
(二)开创教学方式
科学的教学方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还能刺激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一,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创造场景。联系学生的具体状况和书本知识开创学生喜欢的场景。例如,在学习细胞结构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现相关视频和图片资料。能让学生直接看到细胞的具体形态以及组成结构,再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到细胞的组成,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可以让学生学的更加长远。第二,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书本上难以理解的内容变成动画的形式播放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到这方面的知识点,也可以更好的理解和学会。
(三)处理难题,怪题
由于生物学科比较抽象,所以在学生们学习过程当中免不了会有一些问题存在,如果科学利用信息化技术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在讲解光合作用的时候,需要让学生理解复杂的代谢过程,用普通的课本内容真的很难让学生理解,老师授课也比较难,成果差。但利用信息化教学之后采用视频的方式全方面展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了解其中原理。还有在讲解呼吸作用的时候,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的方式,将生物体里的有机物在细胞内部经过有氧分解之后形成二氧化碳或者其他产物,将这个过程以视频的方式播放在学生眼前,形成直观的视觉效果,更能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产生和过程。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整体备课
传统意义上的备课虽然一直都是教师之间最常见、最普通的备课方法,但是却受限于环境、时间等因素,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人员不齐导致备课时间太短等问题。更何况每一个教师的观点都有不同可能,所以这就导致教师之间没办法进行实时沟通,导致信息交流不畅。如果可以把传统的备课活动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三、生物信息化教学需要注意的事项
信息化教学必然是帮助学生和老师学习的重要条件,科学的利用信息化确实能够带来很多还出和方便,在某些问题上还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让信息化教学能够长期发展下去,老师们也要注意以下问题的产生。第一,教学理念。虽然信息化教学确实可以给老师带来方便,但是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到信息化教学的优缺点,不能强迫式教育。第二,教学方法。有些老师可能并没有理解全面信息化教学的含义,超量使用信息化也会导致老师进行的引导过少,反而会降低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与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相比较还是信息化教学更科学、合理,更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也能够避免浪费实验器材。随着信息化的普及,教师们一定要整合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变,才能让信息技术为教学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白龑.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6):18-19.
[2]刘学斌.分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