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种感官观察 抓住景物特点描写 ——《美丽的春天》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期   作者:丁玉玲
[导读] 《美丽的春天》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一次感受季节特征的的习作课
        丁玉玲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武训实验小学  252500

设计理念:
        《美丽的春天》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一次感受季节特征的的习作课,也是学生在直观感受体验基础上的一次春天的发现。这节课主要设计思路为:听春天—画春天—说春天—写春天——交流展示春天(画春天一环节是在课前完成的)。本节课采用了:欣赏歌曲法、自画图画法、观察图画法、给画配文法、佳作欣赏法等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降低习作难度,引导学生习作入门,激发学生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把自己的见闻表达出来,从而完成由说到写的过程,并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目标:
1.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2.观察图画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3.用上积累的好词好句,发挥想象把自己的图画写成一段通顺完整的话。
教学重点:
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方法观察图画。
教学难点:
按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发挥想象把自己的图画写成一段通顺完整的话。
课前准备:
1.让学生利用周六、周天去寻找春天:仔细观察一下春天的草地、花园、树林、小河、天空等动植物的特点和变化。并将自己的的发现画成一幅春天美丽的图画。
2.师生课前收集关于春天的古诗,描写春天的好词好句,欣赏春天的歌曲。
教学过程:
一.背诵描写春天的古诗导入
出示古诗背诵《春雨》《绝句》《咏柳》《江畔独步寻花》《春日》。(诵读古诗与想象画面相结合)
【设计意图:从背诵描写春天的古诗入手,让学生一边背诵古诗一边想象春天的画面: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春意盎然,五彩缤纷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语言的意境优美,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喜爱春天的情感,从而促进了文学积淀,为下文说春天、写春天做了铺垫。】
二.师生交流描写春天的词语
1.生交流搜集的词语:
师:大家搜集的描写春天的词语可真丰富:有的是表示颜色的,有的是表示形态的,也有的是表示声音的……
2.师出示“描写春天的词语”(课件出示)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百花齐放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生机勃勃  翩翩起舞  春景如画    春意盎然   五颜六色   百鸟争鸣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设计意图:学习语文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小学中年级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但词汇还不够十分丰富,习作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学生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词汇,才会把眼中的春天描绘的生动形象。】
三.播放关于春天的歌曲(课件出示)
师:请大家欣赏一组关于春天的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到》《春天花儿开》。大家边听边观看画面,春天到底在哪里?
生: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湖水的倒影里、花园里、草地上、果园里……
师: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春天的气息到处都有。我们的眼睛能观察到百花齐放的春天是五彩缤纷的,我们的耳朵也能听到春天的声音是莺歌燕舞、百鸟争鸣,我们的鼻子能闻到花草的香味,我们的小手能触摸到小花、小草那种软软的、柔柔的感觉……
【设计意图: 听春天的歌曲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用上多种感官观察春天:观察包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用小手摸……为下文抓住景物特点观察图画提供了方法】
四.出示图画,指导观察(课件出示)
师:出示春天的图画(课件出示)
1.仔细观察图画:大家从图画上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图画上有:葱绿的大树,飞翔的小燕子,飘舞的柳枝,嫩绿的小草,粉红的桃花,玩耍的小朋友,蓝蓝的天空,朵朵的白云)
2.指导观察图画的方法:(出示观察小技巧)
(1)要按一定的顺序(从下到上,由近及远,从中间到两边,由整体到部分等)观察;
(2)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
生:按以上方法再次观察刚才的图画。
3.指名交流:看谁能把刚才这幅图画叙述地有顺序,有特点?
生:美丽的春天到了。嫩绿的小草悄悄地从土里钻出来,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小朋友们在草地上一边高兴地玩耍,一边捉昆虫标本。桃树上盛开着粉红粉红的桃花,散发出淡淡的香味,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远处的大树换上了新衣裳为春天增添了一抹新绿。一阵微风吹来,柳树姑娘扭动着腰肢,柔软的枝条随风舞蹈。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俊俏的翅膀,在这明媚的春光里它们一边飞,一边叽叽喳喳地叫着……啊!百花盛开、生机勃勃的春天真美呀!
【设计意图: 指导观察图画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本环节我是分步骤进行的:先让学生言之有物(大胆的说出看到的图画上的景物),再让学生言之有序(按照从近到远、由低到高的顺序说出图画上的景物),最后再抓住景物的特点(动植物的样子、颜色、声音、气味等)来叙述图画的内容,让整幅画面上的内容生动鲜活起来。】
五.展示图画,以说促写
1.生:展示自己课前画好的春天的图画,按照观察小技巧中的方法观察图画上的内容。
2.小组内交流:交流自己图画上的春天的景物以及特点。
3.完成由说到写的过程(给画配文)。
出示写作要求: ①把自己的图画写成一段通顺完整的话; ②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③用上积累的好词好句,发挥想象把景物写得更生动、形象。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上观察小技巧中的方法,观察自己的图画,用我嘴说我画,我手写我画,让生生参与,全员互动,达到人人有话说,人人有内容可写。目的是让学生乐于把春天的见闻和感受分享给大家,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以达到“易于动笔”的目的。】
六.习作交流,佳作欣赏
1.交流习作: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习作,取长补短。
2.佳作欣赏:各小组推荐优秀习作全班展示欣赏,评出“习作小能手”。
【设计意图:小学第二学段习作目标规定: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三年级习作起始阶段教师一定要善于激发学生交流分享的兴趣,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喜欢上习作课。】
七.板书设计
美丽的春天
↗按顺序
                                                观察
↘抓特点
【设计意图  板书是一节课的“骨干框架”。板书的内容要一目了然,有概括性,有启发性。】
    另附:春天的图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