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黎敏
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 230001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绘本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在原有的教材内容基础上,获得较为丰富的学习内容,使原本偏向纯理论展示的学科教材通过图画形式的拓展,使自身能够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本文从现阶段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出发,对其阅读课的教学指导与绘本应用进行不同角度研究,旨在通过相关研究成果改善当前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绘本;小学英语;阅读课
一、引言
从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的需求角度上看,该阶段的学生整体上的性格、思维与观念方面需要进一步引导,使其在课程理论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深入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该过程中,还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兴趣引导与思维教育等,绘本教学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图画内容,使学生从图画信息中结合课程理论内容进行学习。本文从小学英语的教材内容学科理论特点进行了不同角度研究,同时将其与绘本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旨在通过相关研究成果改善当前的阅读教学质量。
二、绘本与小学英语课堂融合的意义
绘本作为现阶段较为常见的教学资源,能够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满足教学的相关需要以及丰富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角度上看,绘本能够使学生根据想象力自主进行词汇、句子方面的内容制学习,从而在学科素养与兴趣培养等方面帮助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1]
三、教学现状分析
经典的绘本无论是在角色刻画、场景设定,还是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其内在逻辑关系与美术艺术上的塑造,都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能够在学生内心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或者留下个人感悟。除了绘本自身的价值以外,其普及程度也是形成经典的重要原因之一,受到普及程度较广的影响,学生在绘本的思维定式与审美观念上较为统一,在形成固定模式的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惯性就难以从短时间内跳脱出来,这也是绘本教学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学生在绘本教学的课堂上,主要根据特定的故事章节或者自身的生活经历、逻辑习惯等进行制作,但在实际接受学科理论内容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因为自身思维水平、逻辑习惯与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在绘本的内容制作上较为混乱且缺乏较好的故事陈述模式。[2]
四、绘本与小学英语阅读课融合的思路与措施
绘本的故事种类较为丰富,即可包含童话类型的故事,也可通过图画形式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作为文字与图画相互结合的一种视觉艺术、教育资源,在制作的引导上,若仅根据以往的绘本内容进行再制作,则容易陷入原本绘本内容的影响,进而造成文字与图画在搭配等方面缺乏相应的创新。[2]以往绘本的内容在思维定式与审美方式上,已经使学生在绘本制作的理解上,容易接受特定的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但从经典绘本的组成架构上看,其内容需要连续性,并且图画内容与文字内容具有较为完整的特性。在绘本教学的过程中,可借鉴经典绘本教学 形式,也可在学生面前将绘本的故事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为绘本制作制定相应的切入点。碎片化信息的切入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
(一)文字方面
以绘本《BBC自然拼读.智趣启蒙》为例,该部绘本主要通过动物形象向学生讲述不同篇章的故事,属于一部反映儿童童心童趣的绘本作品,通过简要的单词和句子方面的架构与陈述,使绘本的整体结构获得较好体现。
在绘本制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词语和句子信息的采集,结合文字信息所描述的内容,将其内容通过图画的形式进行制作,该过程需要对绘本中的图片进行信息分析,如画面中具有哪些方面的文字信息,结合图片信息进行文字方面的补充;结合绘本的文字内容对各个动物形象或者故事情节进行联想上的引导,小动物们会遇到什么?又或者引发了什么故事?教师最后需要进行教学上的尝试,在结合原本文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图画艺术的重新制作,使学生具有的童心童趣等方面进行偏性戏剧化的呈现。
文字方面的碎片化信息利用与整合的方式,能够在绘本制作的过程中逐步推进图画信息与文字信息,使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获取文字与图画等方面的信息,同时使学生根据绘本的已知情况进行较为深刻的思考,在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下,一方面对原有绘本进行内容与图画等方面的辩证认识,另一方面完成相应的绘本内容制作,由此为学生个人绘本的制作提供必要的铺垫。比如,在《In a nature park》一课的教学过程中,《BBC自然拼读.智趣启蒙》中有较多相关方面的绘本内容,教师在运用绘本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将教材内容与绘本内容进行信息上的相互结合,通过设想动物之间需要获取怎样的帮助,同时结合教材的单词与句子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
又比如:在《There is a big bed》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家具的印象存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体验,教师在绘本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需要留意课题在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差异性与内容上的碎片化,通过绘本内容的合理选择,使学生能够在课程理论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绘本内容与教师的引导,将与教学课题相近的生活体验进行重组。如教师可运用《儿童英语听说绘本(第一级)》进行课程理论内容的指导教学,该绘本通过气泡式的对话形式向学生进行原汁原味的英语口语。教师在绘本的内容展示基础上,引导学生基于课程理论学习,联合绘本的故事性,将现实生活中与教材中的碎片化场景内容、人物情节等进行整合,从而在运用绘本教学的基础上,使教学资源得到合理利用。[2]
(二)造型方面
造型方面主要针对绘本中的图画部分与文字说明部分,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该环节主要以《儿童英语听说绘本·奇思妙想篇》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结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相关资料,向学生讲解英语学科中的单词、语法、拼读、记忆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多种类型从英语学习能力及其相关方面的运用方法等。该环节需要运用到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绘本形象与教材理论内容上的组合,向学生说明教材理论内容具有的特点与绘本故事性之间具有的联系,同时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绘本故事章节进行教材理论方面联想。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对绘本的阅读体会与审美等方面进行创新,使绘本中的图画在原本的形象上可以结合教材的主要内容进行设计,从而通过调动 学生主动参与的形式进一步改善当前的英语学科教学质量。
(三)对象设定方面
该环节主要根据《DK儿童双语词汇1000》的绘本对象设定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在实际的教学引导上,可先避开绘本中的动物形象,而通过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形象引导学生进行动物房子的形象设计,在学生进行绘本学习的过程中,只通过展示一部分绘本内容中的房子形象或者故事章节,使学生通过不同环境下的景物、人物或者故事情节等解读,连同教材设置的理论知识章节进行不同对象主题的学习。教师在该方面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词汇植入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场景中,由此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不同环境之间的对象包括人物、景物与幻想的故事情节等。《DK儿童双语词汇1000》主要针对三、四年级的学生,在绘本的内容上,通过交通工具、现实生活场景的引入与故事性的打造,能够使学生在丰富的绘本内容的阅读基础上更好理解教材的核心内容。比如,在《My week》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现实性的绘本内容运用,使学生在教材理论内容的词汇或者句子的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主绘本阅读的形式理解相关语法的使用环境与方法等。[3]
结语:从绘本自身的资源性质上看,除了包含较多的图画内容以外,还拥有较为丰富的故事内容,对于实际教学与学生培养具有较大帮助。因此,在现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该项教育资源的应用与开发。
参考文献:
[1]朱艳.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中的运用[J].校园英语,2017:147.
[2]王新,高新明.英文绘本阅读与常规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7
[3]侍凤.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有效组织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7:26.
[5]: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