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丽珍
云浮市第二小学
摘要: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现在很重视对阅读的教育,尤其是阅读中的听、说、写等,在语文阅读的学习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另外,我国很多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注重“教”对学生的“听说写”的教学存在忽视的现象,导致小学语文阅读很难按照阅读本身的规律进行有效的教学。因此,本文笔者主要针对群文阅读促读写联动进行分析,分析目前群文阅读在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群文阅读促读写联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群文阅读;读写联动;策略
所谓读写联动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将阅读中的读和写充分的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将文本作为载体,通过引导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以及思维这三方面进行提升,从而提升小学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通过读写联动的形式有所提升。“读写联动”是一种学习形式,是通过语文阅读课堂来加强小学生的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小学群文阅读对学生阅读的重要性分析
所谓群文阅读就是教师和学生一起选择文章,将文章结合在一起再让学生通过阅读,并对选择的文章记性阅读分析。小学学生可以通过群文阅读来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在学习语文中采用群文阅读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巩固语文基础的同时,通过阅读量的增加让学生的语文文采得以提升,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同时,学生通过群文阅读的学习,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在进行群文阅读时,由于学生的阅读量大大增加,也能对学生的阅读速度进行有效的锻炼,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升。另外,小学在进行群文阅读学习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提升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的语文阅读基础可以更加牢固。所以,小学语文中的群文阅读,在语文的教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小学群文阅读促读写联动有效策略分析
2.1确定群文阅读的议题
2.1.1议题的含义
对于群文阅读的议题就是群文中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讨论的话题,群文在选择议题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进行群文阅读确定议题时,教师根据议题开始讨论,由于议题存在多元性,所以议题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为学生提供引导,从而帮助学生群文阅读的学习。
2.1.2议题的开发
群文阅读的议题可以通过阅读文章的作者、内容和形式或者情感几方面进行确定,议题的确定是需要教师通过实际的教学经验加上自己的不断学习中产生的,教师通过经验与实际相结合,从而确定出更符合学生学习的议题,以及更符合教学内容的议题。
2.1.3确定议题的依据
想要确定一个好的议题一定要结合群文的文本特点和文本的意义,以及学生学习群文的实际需求。由于议题在群文阅读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核心地位,所以,在进行群文阅读时一定要有一个好的议题,议题的确定对群文阅读的学习效果有很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2.2选择需要阅读的群文文本
2.2.1群文文本的含义
所谓群文文本,就是指通过书面的形象呈现出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群文文本是通过多个句子进行结合,组织起来的一段或一篇文本。另外群文是通过多个文本相结合组成的,群文文本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体现。
2.2.2选择群文文本的原则
在进行群文文本选择是一定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选择,并围绕着群文的议题和教学的教材相结合。由于群文文本是一种教学的表现形式,一个好的文本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的质量,文本的选择对群文的学习有很重要作用。所以在选择文本时一定要注意文本的共性和个性,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文本。
2.3对群文阅读的进行引导问题
2.3.1引导问题的含义
所谓引导问题就是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提问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在问题中发现学习的目的,从而有效地实现学习的效果。引导问题更注重问题的质量而不是数量,问题的提出的质量,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通过问题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3.2引导问题的设计要求
在教室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质量,从而帮助学生认真思考,教师要通过精心的设计结合文本实际内容提出问题,再让学生通过问题有深度的思考问题,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还能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由于群文阅读量较大,所以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抓住重点有目的的学习。
2.4确定群文阅读的组织形式
2.4.1课内多篇整合形式
所谓课内多篇整合就是根据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整理结合,选择教材中的文本进行组合阅读,这种整合方式较为简单,很多教师喜欢运用课内多篇整合形式进行阅读,这种形式只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教材,并对教材进行整合,选择出适合学生进行阅读的文本。
2.4.2课外多篇整合形式
所谓课外多篇整合就是教师根据课外读物进行整合文本,这种形式的文本选择范围较广,一般要求教师具有相对较为广泛的课外知识,课外文本的选择途径有很多,因此,教师在进行选择文本时一定要有收集文本的能力,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教学素养,从而可以确保所选择的文本适合学生学习。
2.4.3课内外多篇相结合形式
所谓课内外多篇相结合的形式就是教材和课外读物相结合的形式,这种形式需要教师通过将所学的教材和所了解的课外读物相结合,组成新的阅读文本,这种形式不仅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了解,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更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结束语:总之,由于我国的群文阅读发展时间就为短暂,导致群文阅读的实践方法与时间都还不足,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需要教师不断地努力,通过创新将群文阅读的学习效率发挥到极致,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由于语文中的阅读占据学习中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小学语文在阅读的教育中通过群文阅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提升,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也能让学生通过群文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安亚亚. 基于新部编版教材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1(2):32-33.
[2] 张淑萍. 浅析多媒体让初中群文阅读更高效的策略[J]. 数字通信世界,2021(2):251-252.
[3] 唐朝德. 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J]. 魅力中国,2021(2):29.
[4] 罗发森.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1(21):39-40.
[5] 罗美德. 群文阅读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1(1):43-44.
梁丽珍(1978.09.06——),女,汉族,籍贯: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 云浮市第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