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明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黄编小学 511400
摘要:目前,对生活化教法的应用相对片面。同时,受传统“灌输式”教学观念的影响,课堂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且存在着脱离生活、泛生活化的问题,对生活化内涵的把握不够准确。加之,课堂教学活动片面追求教学质量,忽视联系生活实际,令学生表现出了学习效率低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
生活化教学理念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而出现,旨在借助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手段,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统一,引领学生在生活案例、现象和问题中,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就小学数学这一学科来说,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开展,缩短了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更接近学生的生活,最大限度唤醒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也增强了学习的效果;同时,通过生活化教学手段,学生在借助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提升了知识应用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开展误区
(一)生活化教学目标缺失
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再是单纯地掌握知识与技能,还应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了解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在“联系实际”的学习中,养成主动探索的习惯。但是在具体开展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依然以分数作为唯一的目标,并未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科学、合理地利用,难以借助数学知识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根本无法凸显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
(二)数学内容缺少生活元素
生活化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认同感,最终促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但是就当前而言,教师在开展数学生活化教学时,在选择生活素材的时候,常常偏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难以从实现生活的角度,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和分析。如此一来,由于生活元素选择不够科学,弱化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基于生活化教法下,要用心创设相对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具体创设中,要先对教学目标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游戏情境、多媒体情境等不同类型情境,以突出生活化情境教育价值。同时,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还原现实场景,以唤醒学生求知欲望。另外,要注意情境设计能唤醒学生积极思考行为,激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情境中问题,深入理解课堂所学知识,高效完成知识学习任务。
例如,在《确定位置》一课教学时,可先以课件形式向学生出示一幅电影院情境图,以电影院看电影情境作为引子,向学生提问:“有同学想去看电影,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所指的6排3号这个位置?”这时,学生们将结合自己已有生活经验回答问题。当学生回答完问题以后,可继续提问他们:“3排6号和6排3号是同一个座位吗?”面对这个问题,学生们将立即回答出:“不是。”这时,可追问:“那如果用(6,3)表示6排3号,那么该怎样表示3排6号呢?”基于问题导向下,学生们将抢答道:“可以用(3,6)表示3排6号。”待学生初步理解如何在平面内确定位置以后,可随机抽取班上同学用刚才的方法描述一下自己坐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学生们将牢牢掌握本节课所学重点知识。
(二)开发与利用生活素材
为了更好地落实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师还必须注重生活素材的开发和利用,使其与教学内容相适应,最大限度提升生活化教学模式开展的效果。例如,在挖掘生活化素材的时候,应注意:第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素材。教师在选择生活化数学学习素材的时候,应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选择与其相接近的素材,只有确保生活学习素材与学生的生活相接近,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最大限度提升生活化教学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发和利用生活素材的时候,应多观察、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第二,合理筛选生活素材。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钻研,围绕具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选择与其相契合的生活化素材,确保所选择的生活化教学素材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之后,教师还应对选择的生活素材进行“数学化”加工,尽量将其中存在的非数学元素、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元素进行排除,使得选择的生活化教学素材能够突出所要传授的知识点。第三,对生活化素材进行重组。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时候,要依托于教材本身,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必须要结合整合的生活化素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地处理,通过对其进行重组和改编,将学生感兴趣、熟悉的生活素材进行整合,并和数学学习结合到一起,使得学生更好地感知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等。
(三)教师在课堂上构建生活化的评价方式
基于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不能再用传统理念看待学生的成长,仅从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出发点评学生的学习是不客观的,教师要基于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构建科学的点评方式,注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生活意识,为此,教师在做课堂评价的时候要注重人文性,从数学实践的角度点评学生的行为,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更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分享和表达自己的生活化学习体验,使得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再是被动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注重体验数学知识理论的运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学科在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因数学知识针对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而言较为枯燥无聊,使得大部分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难以提起兴趣,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形成阻碍。为此,教师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如引入生活化教学法,借助建立生活化教学情境、设计生活化学习活动、引入生活化教学内容等方式,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浦甲军,李国旺.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1):95.
[2]田晓艳.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658(02):86.
[3]朱爱英.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