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让管理更增效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期   作者:吴洁婷 卢海平
[导读]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部队改革的不断深入,00后一代青年步入军营
        吴洁婷 卢海平
        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   830000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发展,部队改革的不断深入,00后一代青年步入军营,对基层带兵人的管理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一些基层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由于不会正确的运用沟通的手段,导致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引发各种不可预测的次生问题。基层管理者,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找到当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沟通;管理;
“沟通”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哀公九年》中的一句话:“秋,吴城,沟通江淮。”它本指开沟以使两水相通。后用以泛指使两方相通连,也指疏通彼此的意见。在现代管理科学中,大家比较通用的、认可的对“沟通”的界定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到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一、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沟通在基层管理中举足轻重,正如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所言:“未来的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在基层管理过程中,只有充分重视管理内、外部环境信息的交流,全面掌握环境及人员思想动态,才能为基层管理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提高管理效益。
        (一)沟通是解决思想问题的有效方法。基层官兵关系是否融洽,管理矛盾能否得到有效避免,主要由官兵之间沟通的水平、渠道和方法来决定。通过有效的沟通能增进官兵间相互了解。沟通不仅能传递出有关知识的信息,还能传递思想和情感的信息,促进官兵之间情感的交融,使心情舒畅,减少人际关系矛盾和冲突。
        (二)沟通是调动积极因素的有效手段。领导者了解部属的需要,关心部属的疾苦,在决策中就会考虑部属的要求,这样就会极大地调动官兵的工作热情。人一般都会要求自己工作能力有一个恰当的评价。如果领导的表扬、认可或者满意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传递给部属,就会造成某种工作激励。
        (三)沟通凝聚基层人心的有效途径。在有效的管理沟通中,沟通者积极讨论、相互启发、共同思考、大胆探索,往往能迸发出有神奇创意的思维火花。有效的管理沟通机制可以使中队内部各个层次、各个部门能分享他们的想法,并考虑付诸实践的可能性。
        二、基层管理者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应该是及时的、准确的、经济的和完整的。沟通的过程,不仅包括发送与接受,还包括其他为改善沟通所采用的方法。


        (一)营造良好氛围。毛主席在谈到官兵关系的问题时,曾经这样说过:“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弄得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反映在基层管理者与部属沟通上,就是管理者对下级的意见要真诚的欢迎和关切,给人以充分讲话的机会,多倾听,少评价,以利于提高人员沟通的有效性。基层要大力营造平等互动的氛围,鼓励官兵敢于直言,敢于思想交锋。在思想交锋时坚持“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的原则。提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反对“当面不讲、背后乱讲、会上不讲、会下乱讲”。对于士兵提出的一些问题,不能上纲上线,武断地给士兵戴上“思想不好”的帽子。也不能简单的采取“非此即彼”的态度。
        (二)改善沟通渠道。基层部队要充分考虑基层工作的特点和基层人员的心理结构,结合正式沟通渠道和非正式沟通渠道的优缺点,不断的改善原有的沟通渠道。与此同时,针对部队基层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学习和借鉴外军和企业沟通理论,努力创新和拓展的沟通渠道,做到有的放矢。
        同时,管理者还要为官兵之间的相互沟通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兴趣小组、互助小组等非正式组织的作用,通过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建立官兵之间互相交流、自由表达思想和意见的通道,激发智慧,释放能量。培养集体荣誉感,鼓励官兵为部队发展进言献策,提升官兵主人翁意识和管理者的科学决策能力。
        (三)把握沟通时机。不同性质的沟通需要有不同的沟通环境和方式,部队管理者要依据不同的沟通对象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沟通时间、地点及方法,以企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
        (四)学会积极倾听。倾听是沟通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管理者要在沟通中获得最有效的信息,首先必须学会真心倾听。当官兵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时,管理者应当认真地倾听。同时,管理者要把自己置于下属的角色上,懂得换位思考,以便于正确理解他们的意图。再者,倾听的时候应当客观地听取下属的意见而不应中途插话或立即做出判断。当下属意见比较尖锐,影响到管理者情绪时,应该尽量保持理性和克制,如果情绪失控,则应当暂停进一步沟通,直至恢复平静。此外,在倾听他人的发言时,要注意通过非语言信号来表示你对对方的关注。比如,赞许性的点头,恰当的面部表情,积极的目光配合等;同时要避免一些影响对方发言的小动作,如不停地看手表、翻阅文件、拿着笔乱画乱写等;另外还要时刻注意与他人交谈的细节,看得懂非语言信息,尽可能了解对方使用它的用义,注意“察言观色”,听得出对方语言中隐含的意思和“弦外音”,充分利用它来提高沟通效率。
        (五)提升沟通技巧。我们在沟通时,只有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才能获得有效的沟通。一些沟通能力强的人很外向,看起来与每个人都有话讲,而有些人又比较沉默,安静或者讲话甚至“拐弯抹角”。因此,在开展沟通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提升沟通技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