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主体内动、多元互动”模式在高三生物复习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期   作者:张海江
[导读] 文章探讨了“问题驱动、主体内动、多元互动”导学模式在高三生物总复习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张海江
        广州市番禺区实验中学
        【摘要】文章探讨了“问题驱动、主体内动、多元互动”导学模式在高三生物总复习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从专题划分、设置目标、设计问题链,再综合运用这几点进行学习,让学习从中得到提升。
        【关键词】导学模式;高三生物;复习;运用
        高三复习阶段是生物知识发生质的飞跃的时期,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把握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任务。文章探讨了“问题驱动、主体内动、多元互动”导学模式在高三生物总复习中的应用。所谓问题即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问题所形成的“链条”围绕问题练而展开的复习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指向,引导学生思维深度发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能力与方法,帮主学生把握知识脉络,构建知识结构,笔者在高三生物教学时间中,采用“问题驱动、主体内动、多元互动”导学模式进行复习,收效明显。
一、划分专题,有条不紊巧复习
        复习特别是总复习就是要突破教材章节的限制,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融合、提升、科学的规划。分专题是总复习的第一步,专题的划分既要有利于知识点的梳理,还要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能力,通常情况下,高中生物总复习可以通过十个以及专题展开,即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细胞代谢、细胞的生命历程、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和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生物与环境、实验与探究、生物技术实践。
二、设置目标,知识繁多有方向
        复习课涵盖的知识点更多,更广,需要制定更加科学、严谨、明确的复习目标才能使整节课的复习多而不乱,繁而不杂,否则学生很容易陷入一片混沌的境地,复习效果大打折扣,复习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兴趣倾向、情感态度等方面,明确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对学生提出能力要求,还要给出大概的复习过程以及方法。为了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笔者建议在课堂正式开始前,教师印发本节复习目标材料,让学生明确复习重、难点,找准方向,并鼓励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复习,如此一来,教学目标的设定便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驱动器,对于提高复习效率大有裨益。在“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复习专题下,笔者设计了“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这节复习课,目标设置如下:
        教学目标:
        (1)能说明减数分裂的概念。(2)能举例说明配子形成的过程。(3)会比较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与四分体、联会与四分体的区别和联系。(4)能阐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及染色体的行为的变化规律。(5)能通过配子的形成过程解释与遗传变异有关的问题。(6)学会分析、推理和归纳的方法,并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中获得乐趣。


        过程与方法:
        (一)综合运用讨论、分析、探究、归纳等方法,探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并认识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方面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讨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巩固生物学习的基本方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培养严谨的生物学习态度,引入常见的生活情境,提高对生物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环环相扣,问题链条启思维
        对于“问题驱动、主体内动、多元互动”导学模式来说,课堂的核心部分便是问题,问题的设计和运用直接决定了课堂的走向,也引领学生思维的发展,问题链的设计要讲究梯度性和逻辑性,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常将复习划分为六个层次:问题切入、问题探究、问题拓展、问题启发、问题答疑、问题反馈,这六个层次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可以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需求,对于每一部分都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链组,这种层层深入的问题设置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最有利于开启思维。在复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相关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进行导学:
        1、问题切入:利用多媒体回顾有丝分裂的相关核心问题,并利用多媒体播放减数分裂的动画,引导学生思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不同之处。
         2.问题探究: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形式来解决问题。
对于比较简单的知识学生自己学习就可以掌握,就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设计的问题主要有:1、什么叫减数分裂?2、减数分裂在什么时期进行?3、减数分裂有什么特点?分裂后结果怎样?4、成熟生殖细胞、原始生殖细胞、受精卵、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的关系怎样?5、什么叫同源染色体?6、什么叫联会?7、什么叫四分体?8、什么叫姐妹染色单体?9、人的精子是在哪里形成的?10、哺乳动物的精子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11、人的卵细胞是在哪里形成的?12、哺乳动物的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学生很容易理解,对于一些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可以通过动画、辨析等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
3.问题拓展:
        在学生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设计拓展提高的问题,可以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达到更高的层面。问题主要有1、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与基因行为有哪些一致性? 2、受精作用的实质是什么?3、受精的结果是什么?4、为什么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5、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有什么意义?
        实践证明,“问题驱动、主体内动、多元互动”导学案复习模式为高中生物总复习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问题驱动的主要结构是:呈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评价。这种策略能够有效帮主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稳步实现综合能力提升。划分专题、制定目标、设计问题链是该复习模式最为重要的三个步骤,教师可在这个整体框架下大胆创新,力求为化学复习增添更多的活力,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问题的创设是“问题导学”教学的关键,是讨论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也是讨论是否收到实效的关键之一。并以其丰富的多样性和良好的成长性服务于生物课堂,对课堂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通过创设成功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李婷.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7).
[2] 张青岩.浅谈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高考(综合版),2014(06).
[3] 刘娜.探究式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困境和对策分析[J].新校园(中旬),2016(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