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绘东
盘州市第十中学 553537
摘要:21世纪以来互联网飞速发展,深入到千家万户,更是运用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互联网科技不断得到重视的同时,教育也相应进行了与之适应的调整,素质教育改革下要求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明确提出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十分必要,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的要求从简单的打字操作更延伸到动画等各个领域,并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与竞争力,此外,新课改下人们对于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玩电脑,更希望学生们可以真正掌握信息技术,能够简单的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这也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教育教学 教学策略
前言:初中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更要依据当前的信息发展的现实情况和学生的发展阶段特点,项目主题学习就是很好的教育教学新策略。而这些项目都是在生活经验和社会现象基础上设立分块的,对于死板的理论知识来说更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探索,从而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本文将结合一些项目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际引用,进一步展示项目学习的优越性和实操性,致力于给相关教育工作者更好的建议和意见,分享第一实践体会。
一、展开主题式项目学习,加强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从学科特点上来讲主要是应用型学科,对于初中生的要求也是应用为主,理论知识没有过于复杂的硬性要求,为此我们可以根据初中生已有的认知体系引入生活的主题内容,展开主题式的项目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的信息技术才能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才能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核心。相较于静态的学习内容学生更容易被动态的内容所吸引,例如在认识FLASH软件时可以进行动画式的课堂导入,比如说学生们熟悉的大风车,或者是陀螺为例,吸引学生兴趣。在绘图工具的讲授中除了给学生演示基本的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还应该分门别类,将线条,填充,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绘制,不同箭头的使用,尽量分门别类不要给学生错乱的感觉,这样更容易给予学生自信心从而更好的培养学习兴趣。在这其中还可以运用类比进行项目学习,举例来说,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动画的学习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我们有必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动画的优质教学,在制作形状补间动画中,变化无疑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可以紧抓变化这一特性将图形和文字联系起来,向学生展示制作图形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与制作文字的形状补间动画有什么练习与区别,神奇的变化可以不断地刺激学生的大脑,实践表明,分门别类的设计与类比的项目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培养兴趣。那么下面我们来谈一下紧跟热点,以生活中真实例子作为导向刺激学生实践学习的必要性,信息技术最终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实践或者是帮助我们更好的提升生活的便利度,举例来说,当前我国为了倡导环境保护积极贯彻落实垃圾分类,但是很多的居民和村民的知识受教育程度不同,不能够准确的进行分类。这时候我们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开展制作多层动画的教学。通过图层的准确灵活操作和分图层设置动画补间动画来帮助垃圾进行分类回箱,那么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就有趣了很多,学生会更乐意操作。我们也经过对照实验选取了两个班级,同样将多层动画教学,懂得项目学习中紧跟热点问题的班级学生的反馈更好,学习的效率更高。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构建情境,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假如某校正在进行施工重建校园,那么学生在返回校园后一定会感慨新的环境的变化,有不一样的感受。那么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就可以运用这一真实的情景展开课堂的教学安排。
导入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相比都已经发现了学校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但是由于工期比较赶,很多细节都没有落实好,为了给大家更好的学习体验,今天你来做工程设计师,设计最佳的作品老师会进行推荐,有可能某一天在学校你会发现你的设计。
这样的导入直接阐明了情景,学生直接从课堂的客体变成了主体,每一位同学都会积极参与本节课的学习,更希望自己的设计可以被认可,那么老师掌握这样的心理就可以进行灵活机动的教学设计安排。举例而说,我们可以在装扮我们的校园这一宏观背景下确定课堂的教学任务就是——在场景中运用图形的元件。分为新建元件,使用元件,转换元件和编辑元件四个部分,鼓励学生打破以往常规,从色彩,构图,图形,空间上充分发挥。那么在实际操作中一定会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同学们也会比以往更加有攻坚克难的动力和信心。此外这种情景的构造直接给了学生应用的实际场景,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操作会有更深的理解,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新课改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有明确的要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具备宏观规划的能力,整理素材,加以利用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不可能进行没有主题的训练和练习。这时候情景教学在项目学习中更是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到一年一度秋游的时刻,教师就可以抓住时节机会给学生一次身份的设定,行程规划师,不仅要吸引更多地人参与到本次旅行,还要设计出合理的有趣的与众不同的路线。那么第一步就是组织素材,教师应该减少参与,提供范例,鼓励学生去互联网或者是一些旅行新媒体公众号广泛地搜集素材。然后第二步教师示范设置动画补间动画,用于向别人展示和优化设计内容,言简意赅,清晰了当。最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渐隐效果,飞入效果等不同动画效果的插入,让学生自己探索补间动画的魅力之处。那么学生为了展示也会运用一些音频的制作,和ppt展示,虽然不再初中信息技术科目的学习范围之内,但是老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辅助帮助,让孩子们的方案更加具体吸引人。
项目学习想要落实到实处给学生切实的帮助,不仅要贴近学生的兴趣,找好切入点再设立项目,还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方向,要设立学而有用的内容,可以适量将一些多媒体,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发现生活中的信息技术,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总结:伴随着科技和信息的广泛普及,信息技术成了当今社会的热门词条。为更好的交流促使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质的人才,我们在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要进行创新和变革,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核心的研究——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但是不可忽视的一些教学资源问题,学生掌握情况问题我们也应该根据实际进行变通,致力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漫华.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J]. 数码设计(下), 2019, 000(010):386.
[2]龙飞.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10):0084-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