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下实践课程设计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期   作者:斯琴高娃
[导读] 开发适合于内蒙古地区以蒙古族文化为背景的幼儿园课程是提高内蒙地区幼儿园课程适切性
        斯琴高娃
        内蒙古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政府机关幼儿园
        摘要:开发适合于内蒙古地区以蒙古族文化为背景的幼儿园课程是提高内蒙地区幼儿园课程适切性,改善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幼儿各领域知识的整合出发为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实践课程的设计进行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文化  文化背景  实践课程
        一、开发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下的实践课程意义
        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建设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组织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俗话说一方人土养一方人,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重要。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得到地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地域文化本身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涵盖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实现幼儿园实践课程与当地地域文化的有机渗透和结合,可以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充足的养分。将幼儿的实践课程与当地地域文化融合是提高内蒙地区幼儿园课程适切性,改善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可以丰富和完善幼儿园课程,为幼儿知识的增长、技能的培养、情意的发展等方面创造条件,从而也就有可能从课程这一方面提高幼儿园教育的总体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依据法律规定,决定本地方的教育规划,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学制、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和招生办法。”把蒙古族文化引入课程已成为内蒙古教育界的一种共识。我园根据幼儿具体发展需要及创生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开始了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主要侧重于幼儿园实践课程。我们努力将蒙古族文化与我园实践课程结合。
    蒙古族文化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构成一种总的文化精神,也构成了一种文化价值体系。幼儿从出生起就生活、学习在这个体系里,它渗透了幼儿的早期生活,比如蒙古族人们的居住、饮食、风俗习惯等等,蒙古族独特的生活方式为儿童提供独特的文化陶冶,传递了早期的文化知识经验,如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对蒙古包的建筑样式有了一定的感观经验,认可了蒙古族的风俗礼仪,接受了蒙古族的音乐舞蹈,蒙古族文化对儿童的影响是全面的,涉及到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各方面,其中蒙古族的文学、艺术、道德等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幼儿的意识里,培养了幼儿最初的审美趣味和素养。我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发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下的实践课程是非常适宜的。
        二、我园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下的实践课程实施途径
    基于蒙古族文化的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以蒙古族文化资源为基本的出发点。从蒙古族的文化资源来看,它不仅有丰富的民间文学,比如故事、传说、和富有哲理意义的寓言、童话、儿歌、谚语、还有独特的民族风情、节日习俗等等。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设计多个领域整合的实践课程。


        (一)语言领域和社会领域整合的实践课程
        我们可以组织幼儿搜集蒙古传统故事、诗歌、谚语、寓言、神话传说等活动。组织幼儿去访问博学多问的年迈的长者,以及带着幼儿去内蒙古图书馆、博物馆等地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传统的蒙古族神话、传说等。幼儿可以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甚至想象的故事分角色表演,或者制作成小书相互分享。在这样的实践课程中幼儿会对蒙古族传统文学作品有亲身体验和深入了解的同时更会得到一种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艺术领域和社会领域整合的实践课程
        我们可让幼儿深入地了解蒙古族音乐中蕴涵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幼儿可以去体验和欣赏蒙古长调、蒙古民歌、呼麦等传统音乐以及马头琴、四胡等传统乐器。可以去跳传统舞蹈,如“安代舞”、“筷子舞”、“盅碗舞”、“骑马舞”等。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去乌兰牧骑参观,了解这个草原红色文化工作队。可以像他们一样去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地方进行慰问演出。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以蒙古族文化为主题的美术展,邀请家长来参观。幼儿可制作有关蒙古族元素的艺术品,进行义卖。相信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幼儿会感受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底蕴的同时关爱他人,服务于他人的意识将会得到提高。
        (三)健康领域和社会领域整合的实践课程
        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园蒙古风味饮食文化节的实践课程,幼儿可以制作很多蒙古族风味的饮食。如蒙古包子,蒙古火烧、涮羊肉的等,他们也可以体检用牛奶和砖茶熬制香浓的奶茶,将奶豆腐、奶酪、奶皮子、奶条、炒米、黄油等摆进盘子,制作独特风味的蒙古族茶点拼盘。相信在这样的活动中他们对蒙古族饮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的同时更加爱动手,爱生活。
        除此之外无论是运动会还是在夏令营的实践课程中我们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蒙古族传统体育活动。如摔跤、赛马(玩具马)和射箭等“男子三艺”项目。在这些传统游戏活动中幼儿进一步感受蒙古族的生活方式,文化历史的同时将会收获快乐,增强体制,提高规则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科学领域和社会领域整合的实践课程
        我们可组织幼儿了解蒙古族的五畜,即牛、羊(山羊和绵羊)、马和骆驼等,与有条件的牧场合作,让幼儿体验这些家畜的照顾和饲养。另外可组织幼儿参观蒙古包、赛马场等特色建筑,让幼儿了解其空间设计、材料运用等,参观完后幼儿可画建筑图纸,可用乐高等材料搭建出这些建筑,相信在这样的实践课程中幼儿能更好的了解内蒙古地区传统建筑的特色和功能,学习相关空间科学知识,培养民族情感。
        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的幼儿教育必须要考虑本地区的民族文化特点,基于蒙古族文化的幼儿园实践课程资源开发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基于蒙古族文化的幼儿园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一方面能使蒙古族幼儿进一步熟悉本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从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为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做贡献。另一方面,也能使内蒙古自治区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幼儿通过基于蒙古族文化的幼儿园课程进一步了解蒙古族的文化历史,对幼儿进行跨文化教育有极大的帮助。更是重视地域文化,开发和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弘扬民族艺术,传承中华文化的积极尝试。
参考文献:
[1]郭玮. 基于蒙古族文化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2]李素梅. 基于蒙古族儿童民间游戏的幼儿园游戏课程开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