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生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水口镇中心学校 525346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拓展式阅读越来越得到更多教师的关注。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课程时要认识到拓展式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积极解决小学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阅读课程是学生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开展阅读课程也要以学生为主体,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式阅读;高年级
引言:随着当前教育的改革,小学高年级语文教育现状及其中所深藏的教育问题也普遍受到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是教师当前所关注的重点话题,因此教师在阅读课程中要积极寻找解决方案拓展学生阅读层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地寻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展拓展式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中开展拓展阅读的困难
1.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随着教育内卷在我国社会中的加剧,家长和老师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也就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多关注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内容,比如说作文、古诗词、课本文章等,而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拓宽阅读却持一种忽视的态度,这些因素都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生在学习阅读课程时,更多是持有种应付的态度,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这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2.学生认知水平偏低
小学生在学习阅读课程时,他们主要接受的是教师的语言讲授。教师通过语言讲解课堂内容时,由于没有视频和图片资料作为辅助,对于一些内容比较深奥的文章,小学生是很难与教师所讲的内容产生共鸣的,这主要也与小学生的认知状态是分不开的,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虽然认知能力相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些提升,但是总体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还处于不成熟阶段。而且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多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授课方式,不注重阅读材料的情感的表达,这种不合理不科学的方式使学生无法与教师所开展的拓展式阅读内容产生情感和思想上的共呜。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一知半解,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拓展式阅读的方法
1.教师改变阅读观念
学生的学习的主要负责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但是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是十分不成熟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需要教师的陪伴学习的。因此教师的授课方法和授课理念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明白拓展式阅读课程的重要性,教师在教授阅读课程时也要向学生传输拓展式阅读很重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可以在课下自发地寻找书籍来阅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比如说教师在教授小学六年级课本《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同小组成员共同阅读一本课外延伸书籍,在阅读过后小组内部成员可以就读后感受进行集体交流和讨论,并且总结整理出一份书面材料,教师可以一周固定一个时间开展一次读书交流分享会,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小组代表需要汇报本小组的读书成果,并且可以与其他小组讨论与交流。在分小组拓展式阅读时,教师可以让小组自行选择书籍,学生选择的书籍必须要符合自身的认知领域,,且书籍内容也必须是积极向上的,学生选择合适自身学习现状的书籍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
2.教师可以开展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开展拓展式阅读课程要采取高效、科学、开放的授课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课堂内容时提升对拓展式阅读的兴趣。比如说教师在教授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关于《鲁滨逊漂流记》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前给学生布置一些问题如:“鲁滨逊在海岛上是怎么生存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教师在设置过一系列问题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延伸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仔细的学习课本知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最主要的是不断的对课本内容进行思考,从而将问题思考的方向转移到自己身上或者转移到自身的生活上。教师也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将思维从课本中跳脱出来,使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拓展式阅读,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加强课本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链接,培养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热爱之情。
3.教师可以开展阅读活动
教师在讲堂授课时一定要注重为学生创造拓展式阅读条件,课堂时间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间,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课堂时间,做出最好、最高效的课程设计,教师在阅读课程课程中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素质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带领学生一起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比如教师在教授《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时,这篇文章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主要讲述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的那种吃苦耐劳;甘于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也可以积极提供相关类型的文章给学生,让学生可以从这些文章中切实的学习到红军精神。而且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排练情景剧,让学生在排练过程中感受到材料中人物的情感,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教师通过开展拓展阅读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结语: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我国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阅读环境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课程时,不仅要关注课堂授课,更重要的是拓宽学生的阅读层次和阅读途径。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吸收知识,获取能量。
参考文献:[1].陈淑昭.拓展性阅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时代,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