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富
安徽省庐江县泥河镇初级中学231561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理念,也已经逐渐地深入到很多教师的心中。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核心素养理念,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发展。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之下,初中数学教学应当结合教学目标,将数学教学内容紧密的结合并串联起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应当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当中总结经验,提升数学教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我国的教育改革在不断地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在逐渐地转变,从而推动了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怎样培养初中生的数学能力以及相关技能是目前我国所有初中老师面临的重难点问题。所以,进行教学时,想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依据教育改革下的素质教育进行。
一、有效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在核心素养观念下,要实现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性,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之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科学的课堂设计。例如,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些阅读资料或者制作一些精彩的多媒体课件,对于所有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综合性的总结。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的环节,以及每个环节的持续时间都要准确把握。因此,教师无论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和准备,都需要确保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这是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前期阶段。数学教师在进行讲述或者启发学生的过程中,要有效地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入生活化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效提高初中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导入生活化的实例:小李在银行一年定期存入3000元人民币,而到期之后他从中取出1500元用于购物,并将剩余的1500元与利息继续定期存一年,如果存款利息始终不变,那么到期之后的本金和利息总共为2210元,请计算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独立自主地解决这一问题,然后让学生互相沟通交流,从而提高初中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问题意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科学的指导,让学生获得正确答案。通过此类方式,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二、拓展教学资源,培养数学思维
初中生有着强烈的探索兴趣,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引用一些教材之外的知识、例题,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又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了一举两得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知识点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先复习小学学过的“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几何知识,然后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动手拼凑“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让学生采用辅助线的方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旋转到一边,让学生亲身感受实验几何到推理几何转变的过程,逐步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其次,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不同的辅助做法,进一步理解几何证明中的变和不变性。
三、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
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直观想象力,这不仅是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同时还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方式和手段,直观想象力的培养和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对事物的形态变化以及运动规律等方面有一个更加基础性的理解和感知,从而让他们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因此,在实际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通过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性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对认识事物的形态变化有一个较为准确的理解,不断发展其直观想象能力,进而推动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一个长方体的模型,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模型想象在长方体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底面积变化(如变大或变小)对长方体的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观想象的空间,从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其中一个数值逐渐变大,那么另一个数值就会逐渐变小;同样地,如果其中一个数值在减小,那么另一个就会随之变大,然后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这便是一个培养学生直观想象力的过程。如此这样,学生就会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利用直观地事物了解到其变化的具体过程和方向,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重视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数学的基础能力,也是提高学生其他数学能力的前提。分析初中生的运算能力能够看出,部分学生机械地记忆运算法则,并且在计算过程中习惯套用公式,而对运算法则无法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最终使得运算能力逐渐降低。对此,教师应重视变式训练,这样能够使学生灵活地运用具体的运算法则,还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思路,并最终得出运算结果。
例如,在“平方根”教学后,为了加强学生对平方根的理解,我引导学生展开变式训练,其中,既有原问题,也有变式问题。原问题:16的平方根是多少?变式问题:16的正平方根是多少?16的负平方根是多少?根号16的正平方根是多少?已知a的平方根是正负0.5,则a等于多少?这样便能够使学生深刻、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也能够使他们的运算思维能力得以加强。再如,对于“二次函数”的有关问题,我设计了变式问题。即: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3,0)、B(1,0)、C(0,-3)三点,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已知抛物线经过两点B(1,0)、C(0,-3),且对称轴是直线x=-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这样的变式问题便训练了学生运算思维的深刻性,使他们正确地分析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更加清晰的解决思路,以此提高了他们的运算能力。
结束语
总之,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可以推动传统数学教学的改进,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对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成绩都有较大的帮助。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结合数学核心素养理念是当代教师应当做的,改变自己原有的理念,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韦琳.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读写算,2020(24):126-127.
[2]堵国宏.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09):16+21.
[3]俞吾源.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8(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