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课程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期   作者:李玉明
[导读] 在护理专业的学习当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人文关怀
        李玉明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学院 云南保山 678000
        摘要:在护理专业的学习当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人文关怀,几乎上每一次课程都会提到人文关怀。而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几乎上每一个学期都要进行基础护理学的学习,所以人文关怀的强调也是贯穿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始终,每一次上课的时候都会强调人文关怀,但是目前基础护理学课程的人文关怀教学模式还需要一定的改革,本文就通过确立改革理念,叙述具体改革措施,改革实践的质量保证三个方面来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人文关怀;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基础护理学
        引言:
        人文关怀是护理学专业最重要的一项,没有了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相当于护理专业的核心,没有了人文关怀,护理专业就好像失去了它的精髓[1]。人文关怀是贯穿整个护理专业的始终。学生从刚开始学习护理开始,就需要进行人文关怀的学习,教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都会提到人文关怀。护理专业有一门最基础的课程,就是基础护理学。基础护理学给学生打下了基础,所以基础护理学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是至关重要的。人文关怀对于基础护理学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为了在进行基础护理学教学的时候,更好的进行人文关怀教学,就需要对现在的人文关怀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一、确立改革理念
        虽然人文关怀是护理专业的核心,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有人文关怀的。所以教师在给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就应该引导学生人文关怀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人文关怀。这就需要教师在每次教学的时候都能够提到人文关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将人文关怀记到心中。可能学生刚开始的时候对人文关怀没有什么印象,但是当他们接触的多了的时候,他们就会记住人文关怀,这样之后学生才会更好的应用人文关怀。所以改革的理念就是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接触到人文关怀,教师时时刻刻都要给学生强调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真正的记住人文关怀。
        二、具体改革措施
        (一)改变之前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肯定是会设立一定的教学目标的,之前教师的教学目标可能并没有涉及到人文关怀这一方面,在之后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将人文关怀加入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当中[2]。让学生对人文关怀有一定的认知,并且能够应用人文关怀。只有教师将人文关怀设立成了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师才会重视人文关怀,才会记得在教学的时候不断给学生强调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学生在看到教师的教学目标的时候,也会对人文关怀重视起来。
        (二)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进行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适当改变一下自己的教学内容,之前教师可能就只是教学一些课本上的内容,在之后教师就可以搜寻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素材,而且这些素材是关于人文关怀的。在课堂上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授这些素材,这样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到人文关怀的知识。教师也应该要改变一下自己的教学方式,之前教师可能只是进行传统的教学,教师讲着,学生听着。但是之后教师可以改变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放一些和人文关怀有关的视频,学生对于这些视频还是很感兴趣的。他们会认真观看这些视频,然后可以从这些视频当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并且可以从视频中体会到作为护士的人文关怀。


        (三)叙述一些人文关怀的故事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给学生教授人文关怀。护理专业的教师一般都进行过临床工作的,即使他们没有进行过临床工作,他们也会到临床上参观,所以他们在临床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一些人文关怀方面的事情。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将自己的经历以讲故事的形式告诉给学生,哪怕教师从来没有遇到过关于人文关怀的事情,他们也可以通过搜搜,搜索出来一些人文关怀的故事,教师就可以把这些故事讲给学生。学生通过这些故事就可以更真切的体会到人文关怀。
        (四)教师进行示范教学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示范性的教学。示范性的教学主要是可以运用在实训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实训课教学的时候是会和学生面对面接触。而不是像平时在课堂上上课一样,教师就只站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只坐在下面听课。在实训课的时候,教师是可以和学生进行接触的,这就会更好的帮助教师进行人文关怀的示范。比如教师在某一个学生有什么身体上的困难的时候可以对学生进行关怀,这就算是一种人文关怀。同时教师在进行示范性教学的时候,也可以将人文关怀穿插其中。因为刚开始学生什么操作都不会,都是跟着教师的,所以教师做什么,学生可能就会跟着做什么,这时候教师有人文关怀的行动,学生可能也会跟着教师有人文关怀的行动。
        三、改革实践的质量保证
        (一)教师了解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因为学生刚开始的时候是不会有人文关怀这个概念的,也不会去进行人文关怀的,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所以教师如果想要教好学生什么是人文关怀。首先教师自己就需要对人文关怀有一定的概念,同时教师自己也应该认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才会更好的教会学生什么是人文关怀[3]。如果教师自己都认为人文关怀不重要,那么他在教学过程中就很有可能不会提到人文关怀,这就会导致学生最终也不重视人文关怀。所以教师了解人文关怀是至关重要的。
        (二)利用考试让学生记住人文关怀
        学生在学习阶段最看重是他们的考试分数,为了自己的考试成绩能好,他们就会非常重视考试。那么如果将人文关怀加入到考试当中去,学生也会对人文关怀更加重视,因为每次考试都会有人文关怀,学生就会在每次考试复习的时候都复习人文关怀。这样次数多了,学生就会记住人文关怀,就会更加的熟悉人文关怀,这样哪怕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听教师讲的人文关怀,他们在课下的时候也会自己复习到人文关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护理专业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就是基础护理学,而在基础护理学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文关怀的教学。所以对基础护理学人文关怀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进行改革的时候首先就是要确立改革的理念,每时每刻都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教学,其次就是人文关怀改革的策略,首先教师要修改自己的教学目标,之后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体会人文关怀,最后教师进行人文关怀的示范性教学。策略完成之后还应该保证改革的质量,质量主要通过教师了解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利用考试让学生记住人文关怀这两个方面。
        参考文献
[1]范宇莹,孙宏玉,常广明.高等护理教育呼唤人文关怀的回归——人文关怀护理教育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4):1257-1266.
[2]高敏,张金华,张瑞芹,朱丽丽,张会敏,罗艳艳.基于微课的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应用效果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05):77-79.
[3]杨支兰,孙建萍,乔永丽,李春莲,麻晓玲,孙瑞丽,张要珍,裴俊丽.《基础护理学》课程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27(01):100-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