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茵
广西钦州市第八小学 535000
摘要:教育信息化加速,应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构建生动的课堂氛围,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运用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重视对智能软件的应用,降低知识学习难度;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助力学生信息素养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协调发展。并且,教师应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多元教学引导,把握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度,构建精彩纷呈的课堂,促进学生走进数学、会用数学。为此,本文展开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探思。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融合;教学应用
引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到“应促进因材施教,助力学生全面发展[1]”。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具有“生本”意识与信息化施教能力,还应优化授课思路,转变教学方式。只有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感受,精心展开教学设计,选用适宜的授课素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自学意识,才能促进教学融合,提升授课效率。从而,体现信息技术应用优势,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以实现教学相长。
1.浅议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意义
1.1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新课标强调“应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2]”。苏教小学数学教材遵循不同年龄孩子心智发展规律,有着内容充实、主线鲜明、关注学生体验的特点。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依据不同知识板块内容,选取相应授课素材,将其制成PPT、短视频,关注生活化教学问题,不仅将增强学生的熟悉感,还将在充实授课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
1.2将进一步增强教学趣味性
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需要教师了解学情,进行有益教学素材的挖掘。在游戏教学、情境教学、互动教学与导学激趣中,使学生走进数学世界,提高施教趣味性,让小学生在实践、观察、参与中兼具信息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
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策略
2.1创设生动情境,调动学习热情
鉴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仍依靠直观思维,为使其形成数感、符号感、应用意识,教师可借助信息化教学设备,构建多彩数学课堂。
例如:在苏教版二年级《时、分、秒》教学中,使学生观看一位学生从座位走到讲台,用了多久。可在屏幕上设有一个秒针、分针、时针等显示清楚的钟面,因学生还没有时间观念,只观察到在他走路的过程中,表盘中最细最长的针走了20下。接着,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其在直观感知中形成抽象思维,具有换算意识。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认识分、秒、时之间的关系,使用电子钟面这一计量工具,测试学生系红领巾、做一次深呼吸所需时长,调动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2.2关注创新施教,培养自学意识
为了使小学生形成自主探究意识,让他们养成预习习惯。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引入班级优化大师,或展开在线教学,亦或通过混合施教,培养学生预复习意识。
例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教学中,可以运用信息辅助设备,以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走进分数。或者,教师可提前将预习微课件制作好,并分发给学生涂色卡,让他们在家中观看短视频,理解分数含义,使其依照最后出示的分配要求,进行卡片涂色,在实践中理解8的1/2为何与14的1/2不一样,让他们认识数量关系,并知道24的1/3>1/4。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节省课堂中进行基础知识讲授时间,增强学生的预习获得感,为课堂施教夯实基础。
2.3应用智能软件,降低学习难度
密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之间的关系,还应重视对希沃白板5与配套智能软件系统的运用。同时,教师应掌握希沃授课助手的使用方法,积极参与应用培训,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毕竟,其作为一款可将移动智能设备与PC互联互动的教学软件,有着应用灵活、便于无线操作、进行文件传输的优势,将使小学数学课堂变得生动。
譬如:在苏教《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希沃白板5备课,让枯燥的知识变得图文并茂,上课过程可以利用手机授课助手协助授课,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例如,教师可以用数轴,使学生在温度对比、小明驾车向东西行驶与企业盈亏问题中,认识负数的应用意义,让他们区分正负数与0。进而,降低数学知识学习难度,使学生形成较深刻的学习印象。
2.4组织综合实践,助力全面发展
为了使学生具有综合实践能力,还应在密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中,引入小课题实践研究。从而使学生快乐探索、广泛应用,以期助力他们信息素养与学科素养和谐发展。
例如:在《百分数》教学后,教师可运用信息化教学,引导学生展开广泛实践。先让他们观看工厂里书包制作、机械化玉米种植、现代奶牛养殖等工作流程视频,知道应如何计算利润,需减去哪些必要开销,设置差异化综合实践任务。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得到相关数学信息,计算出达标率、发芽率与增长率等。再使他们应用百分数与过往所学知识,进行利润计算,使其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认识百分数。
3.结语
在新形势下,为助力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等协调发展,应当关注教学融合问题。并需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其赋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给学生创设高效、鲜活的课堂,鼓励他们深入探索、自主思考、合作学习。并且,需用好数学教材,体现其育人优势,密切联系生活,给学生创设更多自主实践的机会,在师生交流、生生互动与人机交互中,让学生具有探究兴趣,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参考文献:
[1]武毅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探究[J].名师在线,2020(7):15.
[2]荀顺康.交互智能平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央馆赛课获奖视频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9(5).
[3]王保生.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