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8期   作者: 武艳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小学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
         武艳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继续教育服务中心    718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小学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然而语文作为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一门,也是人们一生都要去学习的。语文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所以,做好小学语文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小学生年龄小,对一些事物和现象都感到新奇有趣,经常爱问“为什么?”,这种好奇心产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十分可贵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其产生热爱学习语文的巨大动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培养;创新教学
         引言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名言充分体现了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就会不由自主的去学习关于这一学科的内容,探索这一学科的知识。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语文是每个学生必须要学习的课程。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语言交流,而世界文明也都是靠文字流传下来的,可以说没有文字就没有中国的历史文明。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所有课程中最基础的学科,其是小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重要基础。而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帮助小学生进行实际的语文学习。下文将分析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导入诱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与兴趣
         (一)思想上加强锻炼
         首先,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语文课。语文作为三大基础课之一,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为什么要将语文作为基础课呢?语文是传授语言、文字、文化的学科。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是会写会读。读写是我们的学习知识的一项基本技能。现代的学习方式已经不像古代那样,一对一的言传口授。学习的过程离不开学习资料的阅读,离不开以阅读的方式去获取更多更广的知识。例如如果你想应聘工作,你就要写求职信、写简历。在工作中,离不开写工作总结,离不了写述职报告。即使你想请假了,也要写个假条,总不能二话不说就走人。这就是作为语文科的工具性质。巧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寻找兴趣点
         要学着去找寻兴趣点。语文的基本内容是“字、词、句”,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是“读、写、听、说、编”。要主动寻找兴趣,了解自己对朗诵、阅读,还是写作感兴趣。如果有兴趣去阅读和朗诵,那就应该多去朗读古典诗词和现代诗歌,去感受词章的韵律,去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阅读和朗诵去和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其实每篇文学作品(课文)都是作者思想和认识的体现,他(她)靠的是书面语言、用的是文字传播自己的想法和理念,阅读就是跟作者不见面的交流,朗诵就是作者的情感通过读者之口的再次表达。


         二、灵活运用课本,找到发光点
         (一)利用表演的方式,将学生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中
         在小学生这个阶段,他们都处于好动的阶段,动手能力特别强。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性,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有趣的课堂。不能给学生压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继而学习就变成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了。教师可以依据课本中的内容,让学生分别去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时模仿他们的声音,动作等。让课本上僵硬的文字活起来。这样不仅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二)利用儿歌方式,调动小学生在语文上的学习兴趣
         由于年龄的影响,小学生对儿歌有着异常的吸引,而且对儿歌所提供的内容记忆十分深刻。这样教师就可以将课本上的文章编写成一首儿歌教给学生,让学生边唱儿歌边学习。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进行基础拼音教学时,有很多小学生发音不准,对此,教师就可以将这些拼音编成充满韵味的儿歌,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反复演唱,这样不仅加强了小学生对拼音的理解和记忆,而且使得语文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三、开展课外活动,丰富教学内容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课程比较少,课余时间非常多,这样就给教师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课外活动是学生积累课外学习经验,学习课外知识的第二课堂。它的优点是可以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能力。当学生体验到课外活动的乐趣之后,就会不由自主的去参加他们喜欢的活动。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例如,在春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春游,在学生在欣赏春天美景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趁机背诵有关春天的故事,写一篇关于春天的小作文,把学生的所见所闻与所学的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就会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这样的形式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所以学生的兴趣会大大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语文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小学教师要结合近几年来最新的课改要求,提升自身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课堂内容充满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等,提高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和趣味性,给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光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6):145.
         [2]杨梅枝.整合教材,开放阅读: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初探[J].发现,2018(01):7.
         [3]杨国慧.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分析[J].才智,2020(29):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