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8期   作者:林清标
[导读]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速度不断加快,目前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
        林清标
        福建省建瓯市玉山镇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速度不断加快,目前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以及手段已经无法顺应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需求。而在新时代中不断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素养,已经成为了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形式。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并且应用性较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语文教学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应该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将学生的语文理论知识与实践生活相结合,有效的增加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使用性,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拓宽眼界,体会到语文知识的魅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小学语文;具体应用
        为了能够不断增加语文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喂,小学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拓宽发展空间,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整体素质,必须要注重语文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的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文习惯。如果教师想在语文课堂中引入形式多样的语语文实践活动,就应该首先仔细的研究累综合活动,对于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在综合活动中结合书本语文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为学生营造更加宽松清河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语文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
一、组织阅读朗诵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文课堂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这些不同的教学内容能够对学生产生多个方面的引导,使学生具有多元化的思维以及全面思考问题的思想基础。因此,相应的语文教学活动也必须具有多样的形式以及多彩的内容,这样才能够不断吸引学生,吸引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具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展现出语文知识的独特魅力。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朗读活动,让学生对于语文教材以及更多的语文阅读资源进行阅读,在安排朗诵活动时,要注意合理的分配时间。例如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利用自习时间朗读课本教材中的古诗词,也可以利用广播站让学生轮流在广播站里朗读优秀的文学片段,布置课后作业时,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发展的具体状况以及手头的书本资源朗读自己喜欢的片段,找到语文写作的感觉。学生可以在日常的朗诵活动中体会到语文文字的魅力,并且通过日积月累的沉淀,可以将知识更好地凝聚在大脑中。除此之外,在课堂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找节奏,打拍子的方式开展,有节奏的朗读活动,在朗读的过程中,还可以突出学生自身的个性,让学生对于朗读进行创意性的表演活动,不断提升语文实践活动的趣味性。

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绘画,书法等方式来描述出阅读内容的深刻意境,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课本内容的掌握,同时在绘画的过程中,还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找到乐趣[1]。
二、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加强语文知识的学习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也不断融入到我国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而网络资源也为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获得教学资源的途径。通过在互联网上搜索与教材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对同类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且将这类型内容运用到课堂中去[2]。与此同时,互联网也能够有效地传播先进的中华文化,比如在小学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许多传统的优秀文化,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了时代发展的限制,学生理解起来可能较为困难,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通过开展相应的网络活动,为学生直观的展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甚至可以通过情景在线的手段,让学生能够更加深深刻刻的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底蕴。例如学生在学习“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古诗词,时,如何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春风似剪刀”的意境呢?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体会到这句古诗的深刻内涵。
三、通过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专业素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对于听读写等基本能力的提高,但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借助综合活动,在教学的课堂中,不断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知识,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动手理解语文知识的深刻内涵。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不断地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通过多样化的综合活动来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狐假虎威》这节课程是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分组的形式来模拟老虎以及狐狸的神态动作语言,并且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融入自身感情,这一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对这则寓言故事进行感悟同时还能够通过多个角度,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展示出个人阅读的特色,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能够帮助语文课堂不断增加其趣味性,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能够结合现阶段小学生发展的实际特性,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引发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深思,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丰富学生的阅历和学习经验,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创造空间,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活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姬娜.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浅谈[J].才智,2018,01:114.
[2]谭海侠.新课标下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142.
[3]牛倩云.打破课堂教学模式融合综合实践活动——浅谈综合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48-249.
本文系福建省建瓯市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策略的研究》(立项号:B191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