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倩谊
广州市白云区信孚泽德幼儿园 510407
摘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地方自然也有着独具特色的文化内容,教师通过研究这些特色文化内容时,能够有效拓宽文化视野。而为了让文化能够永久流传下去,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很重要的,例如幼儿年龄较小,如果教师只是讲解一些枯燥的文化内容,可能会增加幼儿对教学的排斥度。因此,在目前的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童谣内容作为切入点,通过童谣的传唱,帮助幼儿了解广府地区的文化特色,而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生动的游戏化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就着重探讨幼儿园开展童谣的游戏化教学实施与反思。
关键词:幼儿园;广府童谣;游戏化教学;实施与反思
在幼儿园教学之中,教师不是一味地对孩子们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灌输,而是激起幼儿对于文化的主动探索欲望,让他们能够在幼儿阶段就能对不同的文化有基础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经典的广府童谣反映了广府地区的文化和地域习俗,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风采,当地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文化教育时,就可以充分借助广府童谣的教育功能,借助游戏化的教学模式来让孩子们体会到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韵味。
一、在幼儿园阶段引入广府童谣教学的积极意义
广府童谣是口耳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老人而言,他们喜欢唱粤剧,而小孩子就可以唱这些原汁原味的广府童谣,这些童谣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篇幅短小,富有节奏,内容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符合幼儿的朗诵特点。将广府童谣引入到幼儿园教学之中,首先可以进一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提示去记忆不同的知识,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幼儿会产生枯燥感。而在引入广府童谣之后,教师会让孩子们去完成一系列的诵唱实践活动,并且让他们去挖掘文化特色,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有更强的学习参与感,以此能够增强幼儿在课堂上的主动欲望。其次,通过引入广府童谣,能够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文化素养,对于很多幼儿而言,他们对于一些极具特色的文化内容了解不多,在这种情形下,幼儿的文化认知力较弱,而在引入广府童谣之后,教师不仅是让孩子们学会演唱广府童谣,还会带领孩子们一起去研究不同童谣背后所涵盖的一些文化内容。在这种情形下,能够有效发展幼儿的文化认知能力。
二、教师在开展广府童谣游戏化教学时暴露出的问题
将广府童谣引入到幼儿园教学之中,不仅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还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所以在目前的幼儿园阶段,教师开始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来引入广府童谣,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还暴露出了一些明显的问题。例如在将童谣和游戏化教学模式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一般而言,教师在开展广府童谣游戏化教学时,主要是设置歌曲传唱活动,在长期参与的过程中,幼儿容易产生强烈的疲倦感。其次,在开展广府童谣的游戏化教学时,教师出现了教学重点偏离的情况,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出现只是为了提高幼儿对于广府童谣的接受度,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学习童谣,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把重点全部放在了游戏上面,针对游戏内容进行创新,没有合理地引出广府童谣内容,在这种情形下,导致幼儿对于广府童谣的了解度并不高。
三、探讨广府童谣的游戏化教学实施策略
由以上可见,教师在幼儿园阶段开展广府童谣游戏化教学时还遇到了一些困难,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下文将针对广府童谣游戏化教学的开展提出几点实践探索工作。
(一)推广广府歌谣民间游戏,加深幼儿印象
之前一些教师在开展广府童谣的游戏化教学时,会将一些现代流行的游戏和广府童谣进行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教学内容不够匹配的情形。因此,在目前的幼儿园教学之中,教师可以推广一些经典的广府歌谣民间游戏来加深幼儿的印象。如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幼儿不太了解的趣味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其中广府捉迷藏就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与我们所了解的捉迷藏不同,广府捉迷藏的玩法更为丰富。在开展广府捉迷藏游戏时,最好要保证游戏参与人数大于五人,然后大家先玩猜“呈沉”游戏,即石头剪子布,猜到最后一个就作为捉人者,捉人者需要独自选择墙的一个部位(即盘口),将头埋在墙上,不准偷看,然后唱着“伏匿匿”的歌,即“一就预备,二就匿埋,三就开盘,四就嚟到,砰到算数”或者数50个数。当捉人者唱歌时,其余孩子需要找一个隐蔽处躲藏起来,在捉人者唱歌结束之后就会到各个角落进行搜索,找到人需要立刻喊砰,被“砰”到的小孩,要马上冲出躲藏处,与捉人者进行赛跑,看谁先到“盘口”。若被“砰”的小孩能先到盘口,则还不算输。捉人者要想赢,必须要“砰”中一个人,并且还要比他们跑得快,比被砰者早跑到盘口,通过这样的游戏设置,能够让幼儿在课堂活动中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并且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需要学习不同的口令以及广府歌谣才能够顺利地完成游戏,在这种情形下,能够加深幼儿对于广府童谣的印象。
(二)设置趣味广府歌谣活动,提升学习效果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让孩子们一味地去学习这些广府童谣,可能幼儿没有太强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于广府歌谣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创新,设置更为丰富的教学活动来增强幼儿的主动学习欲望,提升目前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围绕着广府童谣来进行击鼓传花的活动,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可以提前为孩子们演唱几首不同的童谣歌曲,例如经典的“月光光”和“排排坐”等,在教学了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童谣来开展击鼓传花的小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一开始需要共同唱出歌曲,当鼓声停止,并且花球传到了某一位孩子的手中时,该孩子需要唱出对应的歌词内容。通过这一游戏,能够训练幼儿的敏捷能力和反应能力,让他们在学习时能够不断回忆脑海中的歌谣,顺利地完成游戏任务。除此之外,为了增强童谣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角色模仿游戏,如在学习歌谣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孩子们来完成歌谣的演唱之外,还可以让孩子们针对于歌谣中所唱到的不同角色来进行思考,通过自己的想象来进行角色人物的扮演,在学习歌谣的过程中,让孩子们不仅只是学习歌词,还需要模仿歌谣演唱者的一些动作和神态表情,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把目前的童谣教学变得更具趣味化,让幼儿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进行学习,有效提升幼儿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广府童谣是广府地区的特色文化内容之一,对于岭南地区的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围绕着童谣内容展开深入的思考,选择更为趣味化的游戏教学模式来加深幼儿的学习印象,让他们在学习广府童谣的过程中能够了解更多丰富的文化内容,发展幼儿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卫春节. 浅论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问题反思[C]. 教师教育论坛(第三辑). 2019.
[2]张靓.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实践反思[J]. 新课程(综合版), 2018(10).
[3]赵霞. 幼儿园教育教学案例反思——游戏化教学之我见[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16(7):00176-00176.
[4]彭咏梅. 广府童谣传统儿童游戏词语探析——以佛山童谣为例[J]. 语文建设, 2012(24):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