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课程生成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8期   作者:黄绮淇
[导读] 我国现在的社会,家长很重视幼儿教育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方法
        黄绮淇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市头幼儿园  511442
        摘要:我国现在的社会,家长很重视幼儿教育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方法,我们幼儿的教育要从幼儿的生活中来,由于孩子处于年龄非常小的阶段,接受知识的能力有限,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很缺乏,很多教育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汲取,音乐教育也不应该脱离生活。音乐源于生活,幼儿音乐教育也要用与幼儿生活想贴近的教育组织形式、教育方法进行教育,通过对孩子音乐教育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幼儿园音乐课堂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可以启发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联系到音乐知识,使幼儿教育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从一点一滴中感受到音乐的存在,因此,幼儿音乐教育生活化的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课程;生活化,生成策略
        一、幼儿园的音乐教育
        小朋友在婴儿时期对音乐都有感知,会随着音乐的律动点头或拍手,所以小朋友的音乐教育都是存在于生活中的,音乐对儿童的感染力远远胜过其他的艺术形式,所以我们要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积极的调动孩子们的参与性,老师再着重注意一下几点,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情感。
        1、针对小朋友的心理、生理特点,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由于幼儿园小朋友的年龄比较小,根据他们的生理特点,对于知识文化的吸收和对音乐内容的理解水平比较低,老师想要让孩子们对音乐感兴趣,就要给孩子们创造好的音乐环境,比如在用餐、跑步、阅读、游戏时播放一些轻松愉悦的音乐,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聆听,围绕在音乐的氛围中,欣赏音乐,喜欢音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老师可以把音乐改变成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先把小故事讲述给幼儿园小朋友听,让他们有聆听的兴致,在故事环节中加入音乐元素,再让小朋友以表演的形式将小故事表演出来,在这种玩乐的过程中既记住了故事,又参与了表演,还理解了音乐的内涵,在过程中记住音乐,感知音乐,增加音乐对于幼儿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小朋友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每天蹦蹦跳跳是他们最快乐的行为,所以根据这个行为我们老师可以借助小朋友的行为进行游戏学习,让他们在快乐的音乐游戏中投身于音乐的学习,从而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感知能力,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不高,老师一定要因材施教,了解他们的心理,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采用不用的方式方法,因材施教,给他们展示自我的空间。
        3、在音乐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做好家园共育的工作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是以教育音乐为目的,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主要是以熏陶孩子的情操,陶冶孩子的性格为目的,让孩子们在音乐中身体、智力、能力、情感和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科目,它涵盖了幼儿在这个时期的音乐认知,音乐理解,音乐节奏感等等多项能力,让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努力,让幼儿全面健康的成长。
        二、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生活化的意义
        首先,生活化的音乐教育有助于激发幼儿的生活情趣,不仅能有增强幼儿的视听觉训练,还能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和生活技能。

音乐教育生活化还能够加强幼儿对生活中的音乐相关事务的了解,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活中的各项事务都是相互联系的,通过音乐的学习幼儿还能了解其他的生活情况,丰富生活经验。其次,音乐教育生活化还能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大多数幼儿教育内容都是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生理特点的,以培养幼儿音乐基础能力为目的,音乐教育生活化这种教育方式不仅符合幼儿的兴趣,又与生活密切联系,丰富幼儿的音乐认知,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现状
        首先,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方式只是采用只是讲解的方式,将音乐的知识以口述的方式进行传输,没有根据幼儿的兴趣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这就导致幼儿教学方式比较呆板,只是唱唱歌,讲讲歌词一类的。其次现阶段幼儿的音乐教育内容脱离了幼儿的生活,因为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只是采用的教材中的音乐知识,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心理和生活兴趣,这样的教育小朋友的表现就很不积极,导致音乐的教育脱离幼儿的生活,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对音乐更感兴趣。再次,幼儿园生活中的音乐元素相对比较少,就会导致在音乐教育中对这些元素多次重复利用,渐渐会对这些元素失去新鲜感,因为不同的音乐元素会引起幼儿不同的兴趣,有的元素倾向于民族音乐,有的元素倾向于专业音乐,有的元素倾向于欢快的音乐。如果幼儿园能全面的准备准备音乐元素,那么幼儿在音乐生活中就能接触到不同的教学特色,音乐方面的教育就会更全面。
    四、幼儿音乐教育生活化的生成策略探索
        (一)音乐教育与一日生活相结合
        其实简单点理解音乐生活化也就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加入音乐的元素,幼儿的生活集中在幼儿园和家庭两个区域,在幼儿园期间,早上幼儿园在接小朋友入园的时候就应该播放着轻松愉悦的背景音乐,在阳光明媚的早晨,听着优美的旋律,面对着笑容满面的老师,小朋友迈进幼儿园的大门也是内心愉悦的。在幼儿园进行早间操时间,应该一改以往单调的广播体操,用幼儿有节奏的简单舞蹈来完成课间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放松了心情。中午就到了幼儿园小朋友的用餐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应该播放一些轻音乐,达到让人心静的效果,安安静静吃完中午饭然后好好地睡个午觉。在家庭生活中呢,我们从早上叫孩子起床应该用孩子特别喜欢的音乐,在音乐中起床不会有起床气,他也会很愉快的起床洗漱了。很多家庭在孩子早晨起床的时候就闹得鸡飞狗跳,早晨的心情会影响一天,作为家长的我们,肯定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每天都开心快乐。
        (二)音乐教育要结合民间音乐,增加趣味性和多元化
        音乐其实是可以互通的一种语言,有的时候能不能听懂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音乐中的旋律是不是可以引起共鸣,我们国家的传统民歌、旋律等,都是人民群众所热爱流传的。对于幼儿的音乐教育不是一定要听儿童歌曲,当然儿童歌曲是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的,我们成年人之间流行的一些音乐元素孩子也是非常喜欢听的,所以在我们的日程生活中,应该多播放一些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生活因为音乐的存在而更快乐。
        结语:音乐课是教学课程中最轻松愉快地课程,幼儿园音乐课是幼儿园的教学科目之一,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个途径。在幼儿园的音乐课程上的教课任务就是:教小朋友们唱歌,教给孩子们舞蹈方面粗浅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而音乐教学生活化能激发幼儿潜在的音乐细胞,熟悉音乐中的旋律,很多小女孩会根据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这样的生活化的音乐课更能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陶冶幼儿的情操,提升孩子的品格,发展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性情和行为。幼儿园的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文化教育,孩子们的成长也是需要全面发展的,只要是有助于小朋友健康发展的课程,我们都应该积极参与支持,让幼儿音乐教育生活化是我们这次讨论的目的,希望有助于幼儿园的教育研究人员,让孩子的课程丰富化,让孩子的幼儿园生活更加完美化。

参考文献:
[1]张屏.?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生活化的探索[J]. 大众文艺.?2017(04)
[2]谭美微.?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节奏感知与表达[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