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建敏
摘要: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因此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综合素质。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教学中,幼师应该有效进行区域活动设计,设计一个适合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发展进而成长,提高幼儿教学活动价值。在幼儿区域活动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活动材料投放,以此来推动区域活动有效开展,促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策略
引言:区域活动旨在对幼儿全面素质进行培养。区域活动的开展,基于幼儿自主性,促进幼儿自主参与活动过程中,需要根据儿童发展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分配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能够在宽松而和谐的活动氛围中,有效完善区域活动。区域活动中,活动材料的投放,可以激发幼儿活动积极性,提高活动教学价值。
一、“留白”在幼儿园游戏课程中实践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方针》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触发和支持儿童的游戏和各种探究活动”,可见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现代幼儿园教育中,游戏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幼儿园教育课程,它对促进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留白”在幼儿园大班游戏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空白”让孩子在游戏课程中有更多的空间、思考和交流的时间,让孩子在游戏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自主性。其次,“空白”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和思维水平,从而促进幼儿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在“空白”的帮助下,可以有效地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使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效果的呈现。由此可见,“留白”的运用使幼儿游戏教学更具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3-6岁幼儿开始形成规则意识,正处于社会敏感阶段,幼儿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有效进行游戏活动开展,在活动中对幼儿规则意识进行培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还规定:“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确立必要的合理规律,坚持一贯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可见,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教师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有效开展区域游戏活动,具有重要教育价值。区域游戏活动开展,需要为幼儿构建活动环境,促进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过程。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材料投放,可以为区域活动开展创设良好教学环境,实现幼儿区域活动价值最大化。一方面,有效进行区域活动材料投放,能够辅助教师有效进行活动设计,推动区域活动有效开展;另一方面,有效进行区域活动材料投放,能够借助材料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区域活动过程,激发幼儿活动兴趣,提高区域活动开心效率。
一、基于幼儿身心特征,有效进行材料投放
幼儿园教学中,不同阶段的幼儿具有差异性,教师在进行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时,要从幼儿身心发展特征进行考虑,有效进行材料投放,促进区域活动有效开展。就拿积木来说,不同班级的幼儿对积木材料的要求也会不一样。由于幼童的年龄较小,因此需要提供一些体积中等、重量较轻、形状简单的空心砖块,但大班的实心砖块更能满足其内心需求,这是不同年龄阶段对砖块的不同要求。区域活动中,有效将材料投放与教育目标结合起来,在投放之前,预测其可能对幼儿建构性学习产生的影响,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而且还可以提前对其进行预防,促进区域活动有效开展。
三、基于区域活动主题,有效进行材料投放
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区域活动主题,有效进行活动材料选择、投放,以此来体现活动材料的针对性,促进区域活动高效开展。教师在进行区域活动时,客观地对幼儿兴趣爱好、年龄特征、性格习惯等进行全面分析,选择合适的活动主题,有效进行材料投放,以此来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综合能力不断发展。例如,教师基于幼儿对绿色植物的好奇,以“生活中的绿色”的主题展开区域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进行区域活动设计,促进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展开,有效开展区域活动。另外,教师在活动中还可以引进相关的活动材料,然后对幼儿进行分组配对,让幼儿材料开展区域活动。比如,教师给每个小组幼儿一张绿色植物的照片,让幼儿在校园去在寻找绿色植物,并取下一片叶子,作为活动材料,为接下来的教学开展奠定基础。区域活动中,教师发挥着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作用,其应该有效进行区域活动主题设计、有效进行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促进幼儿积极参与主题性区域活动,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学实效性。
四、丰富材内容,促进区域活动有效开展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丰富活动材料,可以促进区域活动高效开展,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提高区域活动有效性。因此,区域活动中,幼儿园老师一定要给每个孩子提供选择性多的活动材料,除了选择成品好的玩具,还要引导孩子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材料选择,。比如,在临海的幼儿园中,老师可以选择贝壳、鹅卵石等作为活动材料,这些材料来源于自然中,具有丰富性,能够促进幼儿区域活动过程;在农村边区幼儿园中,教师可以选 择一些树枝、玉米和橡皮、竹子、麦秸等作为活动材料,使区域活动充分体现地域性特点。不同地区的幼儿具有差异性,老师要善于发展、因材施教,针对性地投放区域活动材料,以此充分激发幼儿活动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游戏课程中运用“留白”策略,可以使游戏课程由表层向深层过渡,使游戏课程教学充分展现自主性和趣味性,从而促进幼儿的持续成长。不仅如此,当代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发展使得学前教育更倾向于培养和实现儿童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运用“空白”策略也是十分必要的。应用程序中的“空白”战略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充分利用有限的幼儿园大班游戏区域的空间,不断充实和创造更多的利用游戏材料,以便更好地组织孩子们积极参与类游戏,游戏的范围不断扩大,改变教师角色,突出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导地位,实现游戏效果的提升。在游戏活动的帮助下,儿童教育更能发挥效果,促进儿童健康、乐观、积极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高芬.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优化策略[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25(003):40-41.
[2]徐春燕.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J]. 甘肃教育, 2011, 000(018):P.70-70.
[3]黄巧玲, 时珂.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性研究[J]. 辽宁教育, 2020, 000(002):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