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策略探思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8期   作者:陈丹
[导读] 有效实施幼儿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策略,会使幼儿园育人工作推进的格外顺利
         陈丹
         溧阳市文化幼儿园   江苏省 溧阳市  213300

         摘要:有效实施幼儿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策略,会使幼儿园育人工作推进的格外顺利,得以培育出大批乐于学习、善于创造的好孩子,使他们走上个性化的发展之路。进行幼儿课程游戏化策略的总结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注重优化教学效果,把握时机深入挖掘不同幼儿的内在潜能,随之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和谐师生关系,对于幼儿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教师教学能力的稳步提高,及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渗透而言非常有利。
         关键词:幼儿课程游戏化;教学策略;应用探思
         引言:幼儿园教育教学时期是孩子们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游戏活动的过程精彩纷呈,更容易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教师利用幼儿的这一身心发展特点,不断注入游戏元素,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游戏可以达成共识,加强幼儿课程游戏化的探索尤为重要,妥善解决教学实践的相关问题,积极创新授课方式,努力营造轻松的、愉悦的活动氛围,幼儿们会因此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1、阅读文学作品,组织角色游戏
         在幼儿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期间,让幼儿去阅读不同的文学作品,参与到“角色扮演”活动中,借此培养他们主动阅读、阅读感悟、探究实践的好习惯,要比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灌输指导好得多,一定程度上也将影响到他们的未来人生[1]。绝大多数幼儿关注的是生动有趣的事物,很难理解抽象的内容,无法集中注意力,长时期进行读书活动。教师必须引入幼儿们很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带领他们去了解不同作品中的特色人物,使孩子们直接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十分期待接下来的读书活动。比如,笔者会安排幼儿们去阅读童话类书籍,通过阅读《安徒生童话》以及《格林童话》,选出他们最喜欢的一个童话故事,并说出他们印象最深刻的故事片段。童话类书籍的阅读难度较低,幼儿阅读理解以后将有很多的收获。以此为基础,笔者特意向他们提供了一些台词,都是故事中人物的对话,有效实施启发性策略,启发孩子们记忆台词,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些动作,准备课上来一场精彩的对话表演。提供不同的服饰、头饰、配饰等,注重满足幼儿们游戏活动的合理需求,确保他们在对话表演中获取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幼儿阅读后的课堂游戏积极性越高,阅读感悟力、理解力、创造力等自然有更大程度的提升,可谓一举数得,课程游戏化的有效实践价值即可体现的淋漓尽致。
         2、引入音乐元素,丰富游戏过程
         音乐可以稳定人的情绪,可以使人变得专注,更好地完成某件事情。引入音乐进行幼儿课程游戏化的教学实践,能够促进孩子们的大脑发育,让他们记忆优美的旋律,感知美好的事物,产生美好生活的期待。教师要用音乐元素丰富游戏化的教学过程,并且借此机会培养幼儿们享受音乐、审美创造的能力[2]。比如,故事《小红帽与大灰狼》受到了大多数幼儿的喜爱,故事中搭配的音乐不仅欢快而且优美,具有极强的鉴赏价值。科学设计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方案,然后鼓励孩子们听音乐后自行设计不同的舞蹈动作,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使得聆听与表演真正融为一体。充分展示音乐,课堂游戏过程强调了幼儿们的情感体验,进一步陶冶了幼儿们的审美情趣,整体的教学效果一定令人非常满意。再如,在教学《世上只有妈妈好》时,教师可以领唱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演唱兴趣,然后传授他们实用的表演方法,加深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幼儿们知道世界上最爱他们的人是妈妈,他们的幸福与健康是妈妈最关心的事情,应该尝试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并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在课程游戏化的教学实践中引入音乐,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尊老爱幼”的高尚品德,趣味化、生活化、整体化的教学特点十分突出,更多幼儿因此感受到了生活之美,也体会到了音乐魅力,身心健康成长及创造性发展会变得格外顺利。


         3、联系现实生活,挖掘各类资源
         要将幼儿作为课程游戏化的“核心”,在优化教学设计的同时听取孩子们提出的意见,切不可“包办教学”,容易引发师生矛盾,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我们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去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挖掘各类资源,然后实现课程游戏化以及游戏活动生活化的联合设计,进行优质资源的整合利用,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尝试进行游戏活动的自由设计[3]。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入大量的生活案例,借此调动幼儿们主动参与游戏活动,同时展开游戏化、生活化互动交流的积极性,有效组织“变废为宝”、“旧物利用”等主题的制作活动,不断增强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他们的创新思维也将得到有效训练,课程游戏化的生活教育功能十分强大。
         4、通过竞赛活动,实现寓教于乐
         在幼儿课程游戏化的教学实践中,有效融入竞赛内容非常必要且关键,可以促进孩子们趣味化学习目标的达成,帮助孩子们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并且满足所有人的好奇心、求知欲,给予他们共同进步的好机会[4]。幼儿竞争意识十分强烈,各种比赛都与游戏相结合,更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能够产生“寓教于乐”的效果。比如,通过安排穿衣服比赛,深化课程游戏化教学,让幼儿们在活动中不断提高独立穿衣的能力,注重提升穿衣速度,奖励“小红花”给表现好的人。有的幼儿不仅完成了独立穿衣,还帮助了其他的小朋友穿衣服,这种乐于助人的表现难能可贵,因此十分值得表扬。得到“小红花”奖励之后,喜欢乐于助人的孩子会继续这种行为,受到帮助的孩子可以树立一个榜样,也将主动尝试,做到乐于助人。每一名幼儿都是可塑之才,比赛活动与游戏教学的有机整合,极有利于启蒙教育事业长远规划进程的不断加快。
         5、结合社区环境,开展实践游戏
         实践游戏是幼儿课程游戏化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结合社区环境形成实践游戏,借此强化幼儿们的集体认知意识。结合社区环境开展的实践游戏,能够助力德育理念的有效渗透,我们教师不妨联系幼儿家长、社区管理者,集中多方力量共同加强这项工作的有效实践[5]。如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定期组织幼儿到养老院慰问老人,使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实践表现,然后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更努力配合幼儿园教师,全面深化新时期的德育建设。注意在实践游戏中进行小组的划分,需要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并鼓励孩子们完成自己的工作,及时帮助他人完成一些困难的任务。实践机会越来越多,课程游戏化教学意义更突出,所有幼儿都将拥有崇高的人格,后续展现出巨大的人格魅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有效实施幼儿课程的游戏化,进行幼儿课程游戏化的教学实践,既能满足幼儿们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增强他们个性化发展的信心,也将开阔幼儿们的视野范围,深入挖掘到不同幼儿的内在潜能。我们教师需要结合现状,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努力加强幼儿课程游戏化建设,大胆地创新教学方式、授课手段等,来为更多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强大助力,充分保证他们的快乐学习,舒适实践,继而揭开现代素质教育的崭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陈海霞,曹红,胡欣雅.新时期幼儿课程游戏化的教学设计[J].动漫界:幼教365,2020(11):85-86..
[2]吴梦阳,刘倩.幼儿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策略应用分析[J].好家长,2020(04):179-180.
[3]郭雨薇.如何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有效开展游戏活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02):100-101.
[4]高天琪.树立革新理念,优化课程游戏——探究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策略[J].新课程:综合,2019(35):78-79.
[5]陈小娟,林明明,张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实践之我见[J].才智,2020(18):366-3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