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琳
山西省长治市第九中学校 046000
摘要:初高中学段学生群体不同、内容设置不同、教学模式不同、学习深度不同,导致很多学生无法科学且有效的从初中学习转向高中学习,适应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节奏,造成低效性学习。为解决这一现状,引导学生适应高中数学学习,形成数学学习过渡。高中数学教师就要从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审视初高中衔接教学,目的是推动学生“由浅入深”的参与数学学习,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优化初高中衔接数学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学科;初高中衔接对策
课题研究指出,核心素养对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具有导向作用。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认识核心素养的重要导向意义,借助核心素养做教学优化。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一直是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为改变过去衔接不当的教学现状,引导学生顺利过渡特殊学习时期,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形成的基础上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效能,高中数学教师就要找准落脚点,做具体教学对策探索。
一、学生初中进入高中后发生的数学学习变化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数学学习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教学内容由简到难,学习深度加强。知识的复杂及困难要求学生在进行数学内容学习时思维由简单思维专项理性层次,数学知识的独立性加强;第二,数学课堂的教学节奏加快,甚至会在数学课堂上出现跨章节知识讲解,容易让学生“掉队”;第三,数学课堂的学习模式发生转变。高中学段更关注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独立性,教师会更多的给学生自主掌握、自主学习的机会,导致学生适应不良。
面对高中后的数学学习新变化,一些调节能力较弱的学生开始出现明显学习脱节情况,影响了学生的有效数学学习。为改变这一情况,高中数学教师要把握数学学习变化,借助核心素养渗透,推进初高中数学教学无缝衔接。
二、核心素养下数学学科初高中衔接教学对策
1、系统回顾初中知识,新旧知识熟悉有效连接
在中考后,学生获得了较长时间的休息期。在这一休息期中,大部分学生会将初中学段所学到数学知识遗忘。这些数学知识实际上都是学生进行高中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教师若不能够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唤醒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记忆,很容易造成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断层”。
为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借助高中数学课堂带领学生对初中阶段数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回顾,唤醒学生数学记忆,为新数学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一,教师可以抽取专门时间,引导学生对初中阶段的重要知识进行系统回顾,其中包括函数知识、方程不等式知识、几何图形知识等。
可以借助经典题目,召回学生的对应记忆,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系统的回忆知识;第二,教师可以在新知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旧知回顾,找准初高中数学知识的关联性,进行渗透性教学。如在进行《基本初等函数》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初中有关函数的知识,实现循序渐进知识整合。
2、提供数学自学舞台,培养学生数学自学意识
上述也提到,高中学段的数学教学强调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与独立性。为此,高中数学教师要从学习模式上调适学生的适应度,要让学生能够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模式,可以提供多元多样的数学学习舞台和数学学习机会,实现学生数学自学意识激发。
第一,数学教师可以开展课前预习活动,布置预习任务,下达预习资源,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前自主学习活动,从自主学习的层面初步架构起数学知识框架,对数学规律、数学定理产生初步记忆;
第二,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综合能够有意识的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主要包括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彼岸花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联想与类比思想等;
第三,教师可以变化教学模式,采用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借助这些新型教学模式让数学课堂变得更有趣。这样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对学生数学自学意识的培养也具有积极作用。
3、采用分层教学策略,针对学生落实个体教学
由于学生初中学段的数学基础知识储备情况、数学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要在高中学段授课时科学的采用分层教学法,避免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
这里所说的分层教学包括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提问分层等多个形式。
如在学习《指数函数》时,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层次学习情况,设定有针对性的层次学习任务:
A层:引导学生了解指数函数概念,学习指数函数图像,把握指数函数基本特征;
B层:尝试借助指数函数完成课后练习题,归类总结指数函数特点;
任务层次明显,教师可以在引导各层次学生完成对应任务的基础上给予学生精准化的指导,这样能够夯实学生的知识储备,更能够弱化学生在参与数学知识过程中存在的不适应性,能够有效实现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培养,实现有效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核心素养的出现为高中数学教师开展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对策指引。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强化教学认识,理解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特殊价值,要借助核心素养优化初高中衔接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适应高中学习,爱上高中数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能才会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涵,贺航飞.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初高中衔接课程的实施[J].新教育(海南),2020(22):19-22.
[2]孙颢.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初高中衔接课程的实施[J].教育界:综合教育,2019(10):90-91.
*本文系山西省“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数学阅读教学之研究”(课题批准号:CH-1948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常琳(1979-),女,山西长治人,山西省长治市第九中学高中数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