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永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七中学校
摘要:由于社会不断加快发展,促使市场中对人才的要求逐渐增加,要求人才必须拥有更好的学术素质。对此教师在初中物理学科的传授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发展,还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素质涵养,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到物理课堂中,帮助学生促进素质涵养的提高。本文以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进行探究,并提出以下几点作为参考。
关键词:初中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物理学科
引言:物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知识点较多的学科,也是难度较高的学科之一。物理教材内容随着学生的年级增高而逐渐加深,导致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产生大量学习困难,影响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喜爱程度,降低学生课堂中学习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出现学习状态懒散的问题,导致学生身心发展受影响。因此教师应废除以往的教学模式,根据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教育理念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问题所在,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学中需要明确学生才是教育中的主体,自己则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指导者,课堂中的一切教学活动都需要围绕学生学习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
一、核心素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目标不准确
现如今由于社会不断变化,导致国家教育部门开始对学生的素质涵养方面引起重视,要求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而忽略培养学生拥有高品质的素质涵养。大部分教师以往在物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将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作为教学重点,课前教师对物理知识点进行归纳,将重点内容全部整理出来,方便课堂中节约时间为学生进行讲解重点知识。课堂中教师将重点内容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自己讲解过的知识点进行整理,课后方便学生自行进入复习。但是由于教师课堂中讲解的知识点较多,导致学生大部分时间浪费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掌握程度不高,产生“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的学习状态。久而久之这种教学模式会影响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进度,使学生到头来什么知识点都没有掌握牢固,影响学生物理学科成绩,也导致学生身心发展情况。
(二)教师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物理学科由大量的理论性知识与抽象的问题组成,影响学生在学过程中会出现困难,阻止学生的学习进度。现如今大部分教师还是运用以往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进行授课,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课堂中照本宣科。甚至有时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将课堂互动环节省略,为学生讲述重点内容,久而久之会增加学生学习压力,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进而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身心发展。教师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很少加入为学生营造轻松学习氛围的内容,物理课堂中教学时只有教师用口述的表达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解重点内容。因此教师的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况,使原本枯燥的课堂氛围雪上加霜,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提不起学习兴趣,进而失去学习积极性。
(三)课堂中缺少实践活动
物理教学中大部分的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中有着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适当的加入实践类活动会帮助学生促进实践能力并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目前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并没有将实践活动融入物理的课堂中,教师认为大量的实践活动只会浪费时间,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一点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为学生设置实践活动去练习。由于国家教育理念发生改变证明教师的这种教学观点存在错误,学生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综合发展,这样会导致学生发展不平衡,影响在学生日后的学习道路上受阻,产生迷茫的学习状态。
(四)教学模式单一
初中学生处于学习的重要阶段中,每天需要完成大量的学习计划与课后练习,由于学生学习压力大,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急剧下降。针对学生的这种学习情况教师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是按照以往枯燥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达不到有效的状态,影响学生自身发展。初中学生随着学习任务逐渐增加,导致学习状态越来越不好,部分学生甚至会导致心情出现问题,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着想,帮助学生适当减轻学习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想帮助学生减轻压力的有效方法就是为学生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较少学习压力。
二、提高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核心素质
现如今大部分教师在教育中将自己作为课堂中的主导位置,让学生跟从教师的想法进行学习,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因而教师对学生将重点内容讲解完毕,就达到了教学目的。教师的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教育部门明确规定学生才是教育中的主导位置,教师只是辅导学生完成学习计划,帮助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的辅导者。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围绕学生进行教学,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作为教学的重点,学生只有培养出良好的素质涵养,才能为日后步入社会奠定基础。初中学生处于成长时期容易被外来因素影响而转移注意力,因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课堂中适当增加一些有趣教学游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课堂中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全面发展。
(二)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核心素质
对于物理学科的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不能让课堂产生枯燥的学习氛围,因为物理学科的内容多以复杂为主,如果教师不能根据教材丰富授课内容,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枯燥。由此可见教师应对自身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可以结合新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促进发展,课堂中教师采用对学生进行故事教学的模式为学生讲解重点内容,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例如学生对所学的物理知识产生疑问,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相关故事促进学生理解,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答案,进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三)增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适当的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素养,养成良好的素质涵养,使学生在学习中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应融入大量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比如教师在讲解物理实验时,可以采用实践活动为学生展示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物理中蕴含知识的重要性。教师操作过后让学生依次对实验进行演示,教师在旁边观察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学生进行纠正,防止学生出现同样的错误。
(四)采用课件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核心素质
初中学生大部分会跟随教师学习很长时间,如果教师在这期间总用一种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视觉上的疲劳,对学习没有期待感,每天都是重复一样的流程而感到厌倦。教师应结合现代化教学,在课堂中运用课件为学生播放相关物理知识的视频,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熏陶,增加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喜爱程度,课堂中保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核心素养。
总结:
由此可见,初中学生的物理学科的教育中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是帮助学生提高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应根据新环境下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课堂中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塑造优秀的素质涵养,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玲.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6):57-58.
[2]郑海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J].学周刊,2021(13):31-32.
[3]张文波.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6):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