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瑞虎
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学 234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已不仅仅停留在专业技术层面,而是更加趋向于综合素质人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在新高考的要求下地理教学也需要实现更高的教学目标,传统的高中地理阅读教学只重视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对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并没有系统的教学安排,这不仅会导致学生在地理学习上无法掌握正确的方法,同时也无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与生活夯实基础。本文将主要围绕着在新高考下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以及教学中的有效培养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高考,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地理学科作为高中教学基础和重要学科,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想象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深化学生对世界认知、丰富知识面的重要工具,因此在新高考的形式和要求下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就是要充分认识到高考新思想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坚持以目标为导向,结合教学实际探索培养策略,既要立足于新高考改革的思路,也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在新高考下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1.1贯彻落实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我国的高考制度在经营了几十年的完善与更新后,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考试制度,同时时代的发展也革新着新时代的教学理念。相较于以往更加面向考试的教育方式,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也是近年来教育界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教学实践当中,贯彻落实这一指导思想不仅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在培养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1.2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学生在课上提不起兴趣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以后,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产生了了疲乏甚至厌倦的心理,而这正是由于教师长期以往坚持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所导致的,这种长此以往的教学只能够培养出答题的机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不仅仅需要强调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还将文化艺术等等领域的内容和地理相结合,拓展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认识,将生活与学习进行有机结合,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每天都能够学习到新的内容,从而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1.3提高教学效率
正如前文所说,僵化的地理教育不仅会使得课堂气氛变得尴尬,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不断降低,连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也无法达到。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以学生更愿意接受和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由学生的兴趣引入到教学更深层次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同时也是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牢基础。
1.4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地理教学仅仅是在地理这个学科领域内进行教学,不仅会让学生在各个学科之间产生较强的割裂感,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将地理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当中,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地理学习并没有深刻的理解。
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能够开阔学生视野,站在更高层次学习地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更好更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在对各学科之间的跨界应用也会更加得心应手,正所谓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学生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如此,地理也并不例外,因此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在地理学科上的成长,更是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在新高考背景下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2.1基于性别差异开展地理教学
身为教师应当明白,在课堂教学当中不同学生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都会有着不同的反应,教师要做好的就是尽可能的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最高,和男女在性别方面的差异也是如此。在长时间的高中地理教学当中,有研究表明高中男女生在地理学习上确实存在着差异性,这样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性别上的生理差异、心理差异和环境差异,因此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所在,并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创新地理教学策略。比如在高中地理教材当中的正常安排下教学内容都是环环相扣,非常具有逻辑性的,这种教材的安排是出于教材自身科学严谨的态度,而在实际认为当中,教师应当适时的做出改变,对于偏向定理计算方面的内容不宜过重强调,相应的偏重于概念理解的内容也不应过重强调,在班级内男女比例相当的情况下则需要二者兼顾,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学习顺序,保证男孩和女孩易于接受学习的内容相当。
2.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通过问题可以将高中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并使得课堂内容层次分明、节奏感很强,从而提升物理教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时无论是引入问题还是探索问题、解答问题都是需要一个适合的氛围,否则就会显得十分突兀,对于学生而言不易接受,课堂上的教学氛围也会较为尴尬。基于此,教师需要创设一个合理的问题情境,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思路,将问题导向直指课堂主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将问题情境同物理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使得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不会有割裂感,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摸清本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从而才能合理的设计问题以及创设问题的情境。如果教师创设的问题过于难,那么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理解引入的问题,而如果难度过低,就会丧失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因此在这一点上,教师对于问题难度的把握是关键。
2.3利用信息技术助力地理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在教育领域也在探索着更多未知的可能性,教学工具自古以来都是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的有力助手,如戒尺、黑板等,而在科技实力如此发达的今天,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当中充当左膀右臂,微课就是其中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把握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此外,类似于微课程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并利用起来,积极探索可能的有益于课堂教学的方法或工具。
总结:综上所述,在新高考的大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思维,创新教学策略,渗透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综合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池毓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界,2020(29):44-45.
[2]孔朝华.思考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方法[J].高考,2020(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