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月坤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第二中学 广西钦州市 535099
摘要: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段,其可以使很多庞杂的地理信息以更为直观、具体、形象的图式予以呈现,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地域的各层面信息,实现对学生认知视域的拓展与核心素养的培育。而强化高中学生的地理读图、识图能力培养,则成为新时达高中地理学科必须肩负的重要使命。而且,学生只有学会读图、识图,其对于很多地理知识的学习、把握、理解也会更加充分,其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自会慢慢实现。因此,教师在落实高中地理教学指导时,应着力强化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以借助诸多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教学活动的引领,让学生学会在各类地图中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整合、利用,使学生在充分驾驭地图中更好学习高中地理,切实提升自身地理核心素养,来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教学;读图能力;培养
高中地理中涉及的分布图、统计图、联系图、地势图、地形图、景观图比较丰富,且不同地图蕴含着不同的信息,更直观反映着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的地理特性。而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则成为每一位高中学生应切实发展的基本素养。更为重要的是,在读图能力的驱使下,学生对地理的理解、感知、学习将会更加充分、深入、全面,高中地理教学效能也会获得全面提升。因此,教师应以强化读图能力为导向,切实凸显对高中地理教学中涉及的各类地图的利用,以引导学生学习去分析、利用、借助地图,在地图中获取有关地理知识的各类信息,并将其充分应用至学生认知领域,来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而且,随着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很多看似繁杂的教学内容也会得到更为直观、具体、有效的呈现,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势必会获得全面提升。另外,借助地图引领,高中地理教学中涉及的很多比较抽象、宽泛、深奥的问题也会得到充分化解,学生的学习自信、认知能力自会得到更好建立,地理核心素养的塑造自会于无形之中得到全面提升。
一、结合各类地图信息,强化对学生读图技巧的培养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地图知识,以强化对一些常用图例的学习与理解,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更好驾驭地图,其地理学习的开展方可更为充分高效。因此,教师应以不同地图为载体,落实对一些地图基本知识的渗透,指导学生自主了解地图中涉及的图例以及文字信息,并对其做好理解、区分和记忆,借助一些针对性分布图、统计图、地理联系图、地势地形图和景观图的驱动,实现对学生基本读图意识与良好识图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慢慢养成只要遇到图例,就要切实在其中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而将各类地图与地理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并熟练使用图例、比例尺、指向标三个要素,将课堂所学中涉及的知识即时在地图中去标注,使学生慢慢掌握最基本的识图、读图能力。例如,在读图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地图引领,让学生自主去区分地图中对应的陆地、海洋、河流、湖泊、山脉、城镇、铁路、公路等,并充分辨识记忆资源、矿产、工业、自然保护区、污染源等各类地理事物在地图中的表现方法。结合比例尺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来开展经度、纬度与黄赤交角等问题的计算,获得对于等高线、等温线、等降水线等表示方法和具体含义的掌握。除此之外,教师还需结合地图中所蕴含的复杂信息,指导学生去读懂地形起伏、海拔高度大小、坡度陡缓、山脉走向等地理信息。以通过针对性指导,来落实对学生读图技巧的培养。
二、借助不同地图引导,落实对学生读图原则的渗透
有关地图信息解读和处理,是历年高考地理试题中所占分值比重较大的题型之一。其着重考查学生在读图基础上搜集、加工、利用、获取信息的能力,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高考成绩。
而且,由于各类地图中所涵盖的信息本身就比较繁杂,且对于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有着更高要求。因此,教师应以基本读图原则渗透为驱动,让学生在图文结合中去读图、去分析、去解图,根据教材涉及的文字信息,将其与地图结合起来,在两者之间的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学习地理。而且,教师在指导中不仅要发挥好文字信息的精准化、具体化优势,更要发挥地图信息的直观化、抽象化特性,以确保两者相辅相成,优势互补。让学生真正把握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获得认知发展。另外,教师还需切实强化地图信息精简原则,根据辅助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就地图的某一部分、某一领域开展研究分析,在庞杂的整个地图中找到所需信息,对整个地图予以提炼、简化,在关键内容、问题上强化读图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更需切实渗透地图与知识相互关联原则,指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去解读地图,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有效关系,在巩固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以实现对学生完备认知体系的构建。让学生在读图中建立思维导图,进行想象与联想,以提升学生对地图的提炼概括能力。
三、通过辅助地图驱动,凸显对学生读图素养的塑造
很多高中地理地图,重点呈现的是某一领域、某一层面的整体信息,其虽然表现方式比较直观具体,但信息量很大。这使得加强对学生的地图信息分析能力培养,同样比较重要。因此,教师应以实践应用为驱动,来强化对学生在读图基础上进行信息分析能力的培养。以通过对地图的整体了解,结合自身认知需要,就地图中对应的信息进行取舍、重组、归纳、处理,并抽象出相关的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要素、地理因素之间内在联系,来凸显对学生读图素养的培育。而且,教师还可以以一些辅助性问题为引领,来指导学生通过自觉能动性的发挥,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在一幅地图中找寻关键信息,并获得一图多用、一图多思意识的发展。例如,在开展有关“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地壳物质循环的视角出发,组织学生对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知识进行学习;又从海陆间水循环视角出发,指导学生对海水、降水、地表、地下径流等知识开展学习。以通过不同分析策略的贯通,来强化对学生读图素养的深度塑造。
四、结论
总之,强化对高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必须切实强化的重要育人目标之一,更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塑造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而且,随着学生对各类地图感知、了解、应用的深入,高中地理教学的开展也将更为充分高效,很多看似难以化解的教学问题也会慢慢得到充分应对。这也充分说明了读图能力之于高中地理教学发展的现实意义与辅助价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读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以更为科学、高效、多元、丰富的教学措施为引领,学生也会在慢慢感知、充分体悟、逐步探究中切实把握各类地图,并在读图、识图、用图中深度感知高中地理之内涵,领悟地理之魅力,以获得地理学习兴趣与认知能力的提升,使高中地理教学的开展更为贴近学生认知特性,更好服务学生认知发展。另外,教师在培养读图能力时,应切实关注不同学生的认知现状与发展需要,进而在教学指导中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使学生慢慢掌握驾驭各类地图的技巧与方法,以实现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塑造。
参考文献:
[1]薛文毅.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6):178+222.
[2]陈亮.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方案研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9(12):38-40.
[3]王慧.高中地理教学对于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与评价,2019(08):105.
[4]毕春光.浅谈高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J].高考,2019(2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