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8期   作者:赵丽强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对高中化学教材进行了优化调整
        赵丽强
        吕梁市高级实验中学   0330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对高中化学教材进行了优化调整,在呈现方式上转变为更加的精简话、形象化,对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人文素养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以新课改后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为论述对象,通过与旧版化学教材比较分析呈现方式上的转变,主要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以供相关教师参考,及时的对日常教学进行调整,更好的提升学生化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呈现方式;比较研究
引言
        我们知道在学习语文写作的时候有种倒叙的叙述方式,倒叙可以在作文的开端较好的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进而完整的阅读文章内容,教材的呈现方式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是指知识内容在教材中的呈现方式,以何种方式呈现给学生。高中化学教材的呈现形式异常重要,因为高中化学理论性知识体系结构庞大,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好的呈现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动性,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理清学习思路,进而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一、高中化学教材在宏观角度的内容呈现方式比较
(一)新版高中化学教材内容量精简化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一为例,新版教材相较于旧版教材出现了大幅度缩减,当然这种缩减并不是说学生学的知识就减少了,而是精简化,将旧版教材中较为臃肿的章节合二为一或缩减,这也是顺应时代的变化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旧版的化学必修一一共有七大章节,每一个大章节里面包含两到四个小节,较为的繁杂臃肿,不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容易混乱,新版教材缩减到了四大章节,内容将近缩减了一半。内容的精简提炼使教材更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和可读性:各种模块的设置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复习,另一方面又利于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和解决遇到的问题:插图、表格以及各种模型的运用,不但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也为教师教学留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二)内容组织结构更加的紧密
        教材内容的组织结构布局对学生构建严密的知识体系影响很大,高中化学中每一个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一环套一环,新版高中化学教材由于在容量上进行了缩减,内容的组织结构也必将出现相应的调整,新教材在内容组织结构上注重将相同章节整合到一个大章节中去,更加具有条理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避免了过段时间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学生遗忘,教师又要先对就知识进行复习,不仅浪费了教学课堂的宝贵时间,也降低了教学效率。例如在人教版新高中化学必修一中,四大章节首先都是高度概括的主题,第一章“从化学实验学化学”主要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主要方法和手段,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则主要指出了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主要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这两章内容起到总领的作用,让学生了解高中三年化学学习的方法和主要方向,理清思路,脑海中构建起大框架,以便于更好的学习化学。
(三)新教材灵活性更强
        新教材相较于旧教材转变为选修和必修两个模块,必修是所有学生要学的,是高中阶段化学学习学生必要掌握的内容,对于选修模块我们要关注它设计取向的不同,大体上可分成两大取向。一类是倾向于学术型的,另一类更倾向于应用板块。而且选修模块的设计不同于过去,在知识重点与陈述方式等方面都体现出各自的特点,除了教科书外,还提供各种模型、图表等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教材这样的编排可谓用心良苦,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以学生的不同层次为基础,从而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强度,体现其选择性,使学生学习化学更加的轻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提高化学素养。


二、高中化学教材在微观角度的内容呈现方式比较
        从微观角度研究呈现方式可以发现当前国家教育不同的学习理念和思路,让教师明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什么以及如何科学的安排教学模式。
(一)新教材更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影响,旧版高中化学教材呈现思路更加倾向于让学生死记硬背化学理论知识,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化学知识传输,但近年来我国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转变为了素质教育,开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新版高中化学教材在呈现方式上更加贴近于素质教育,开始重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在这点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发现:旧版的高中化学教材在内容上主要采用较大的篇幅去进行理论叙述,通过一系列的文字、公式、和符号来解释相关化学物质,主要目的可以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等方式学好化学,但新版化学教材在呈现方式上改正了这一点,更加注重图文并茂,通过图片和文字一起解释理论知识,并且放弃了原先的大规模文字解说,压缩了理论知识阐述,进行了精简处理,开始通过探究式的化学活动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能力,通过合作讨论去理解化学理论知识,锻炼学生自主思考与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化学成绩。
(二)开始注重学生实践活动
        新版高中化学教材呈现方式也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下的新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多方面发展。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中,“从化学实验学化学”这一章节中开始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后总结化学知识,并且在当前的教材中也加入了实验活动,这是旧版教材中没有的,比如在“物质活动”这一章节中通过让学生画交叉图、树状图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化学知识,代替了传统应试教育下的死记硬背方法,这也符合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化学实验能激发学习兴趣、了解化学概念、理解化学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发散思维,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教版的旧教材在讲课时安排的实验大多是由教师演示,学生缺少亲身经历,对教师演示的内容中需要注意的点也一知半解,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而新教材却突出了学生探究性实验,将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探究活动紧密联系,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学生实验设计课题,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力。
(三)新教材呈现内容上更加贴近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化学学习也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所学的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去掌握和运用,因此在高中化学学习阶段,教科书充分注意结合科技生产、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以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入科技新闻、资料、照片等实例,让学生感到亲切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例如在《化学与生活》这章里主要介绍化学与健康、生活中的材料、化学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实际生活中具体的应用策略,并能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作出判断和解释,并不像旧版教材那样追求理论的完整与系统性。新教材无论在知识结构还是内容深度上虽然仍保持一贯的高中阶段应有的基础模块,但是在此基础上又添加了学科知识的认知过程和要求,更重视事物间的发展和科学内涵之间的关系。
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新教材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教育思路上,都更加的顺应素质教育下的要求,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辅助材料,站在了学生发展的角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转变为课堂教学的主题,教师更多是扮演引导者的身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创设了自主活动环节和实验活动环节,使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内容含量的缩减也更加适合学生构建学习思维导图,因此相关教师应在新教材的基础上积极思考,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构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转变,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黄仕高. 高中化学新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J]. 读与写,2019,16(12):170.
[2]王大辉. 高中化学新教材宏观层面呈现方式的研究[J]. 科教文汇,2011(36):128-129. DOI:10.3969/j.issn.1672-7894.2011.36.084.
[3]王秀忠. 高中化学新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D].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6. DOI:10.7666/d.Y10124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