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
武汉枫叶学校
【摘要】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当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全身心的发展,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代素质教育要求学校体育教师通过合理的设置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思维不断地进行思考,加强了记忆力,也能够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也为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初中体育;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方法策略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初中体育老师也逐渐意识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当中的重要性,并且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从多方面来讲,初中体育老师们的这一举动很大程度上使得初中体育教学呈现出良好的教学风气。但是对于一部分初中体育老师来说,他们的教学观念并没有发生改变,即使是在教学策略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但也是所谓的“换汤不换药”,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并没有得到有效激发,非常不利于初中体育教学整体的进步。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
创新初中体育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老师目前的重要任务,让学生能够自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当前学生的心理状态与身体素质结合出新课改的要求,并且对于新课改需要营造更多元化的教学氛围。以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性、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为主要目的。比如:新课改中的教学方式关于篮球组队比赛,老师可以利用游戏方式,奖惩方式,男女组队方式等进行篮球项目的锻炼。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想法进行不同的教学方式,而不是单纯的体育课开始,老师就告诉学生可以自己组队打篮球或者自由活动,玩自己喜欢的项目,这样无法引起学生对体育课程教学的兴趣,也不会主动积极的参与其中。只有老师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带动学生的体育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
二、采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
众所周知,体育是一门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科,能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放松身心,还能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然而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表现出厌倦体育学科的态度,从而影响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动性。据相关调查显示,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不仅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还因为他们对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缺乏兴趣,很多学生都表示他们并不能在体育锻炼中体会到任何乐趣,并且对于大多数初中生而言,体育锻炼就是一件“苦差事”。据观察,部分体育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体育课,即用“集合—集体运动—解散”的模式进行教学,并且很多教师所组织的集体活动并没有任何创意。一般情况下,很多体育教师都会要求学生以跑步、跳高和跳远等方式来参加集体活动,虽然有部分学生也对这类活动有较浓的兴趣,但如果教师长期要求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有些学生甚至还会因此放弃体育锻炼。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进行体育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活动。
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还应该引导学生形成热爱体育运动的意识,而只有采用游戏教学法才能完成这一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应在上课之前精心备课,即精心设计和体育相关的游戏活动,才能让学生在参加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进行体育锻炼,同时还能让学生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所在,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三、注重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个人差异进行个性化教育。很明显,过去的体育教育与锅饭的风格相似,不太重视个人发展,允许每个人在现有体制下实践。这样明显的弊端是,教学方式单一,没有针对性和突出的地方,不集中于个性化教育,教学过程比较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个性化体育教学,中学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例如,班级不喜欢参加足球训练的学生。学生们对自己的协调性和足球动作要领的复杂性不感兴趣。体育教师了解其原因,进行调整,可以让学生参加跑步,跑步可以让学生身心愉悦。这样可以起到体育锻炼的作用,加强自己的素养,为学生创造舒适的学习氛围,根据兴趣的选择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四、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在新课标教程中,国家日益重视素质教育,除了提倡素质教育,还提倡健康教育,使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能适应新世纪国家公民的要求。学校教师应当学习相应的新教程、新战略,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使学生的健康能够与学业负担相适应,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初中学生体育的开展离不开学校体育设施的完善和相关器材的完备,所以学校在提倡素质教育时,不能做“无米之炊”,应当建设好基础设施设备前提,有了前提条件,下一步工作才能顺利展开。实际教学中应事先进行场地规划,购买多些器材,让学生在课堂及课后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例如,篮球是一个大家都喜欢的项目,国民参与度极高,也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篮球运动。这个项目的可贵之处是学生身心都能得到放松,能让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中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识。实际教学现状中,这个项目也有不足之处,便是需要占有大的场地,配套设施要求完全,所以教师在引进这个项目之前,必须规划好学校建设,尽量多建设几个篮球场。学生在感受到了体育的有趣性后,便会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要想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必须积极思考,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思考学习的主动参与策略之中,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理念的转变,以此激发老师的职业认同感。体育教学作为中小学教育中基础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学生的参与度就是学生对于自身体育素质的要求,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有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初中体育教师在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之中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上就是基于学生的参与度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思考。
参考文献:
[1]赵颖.初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74.
[2]邵长夫.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87):128-129.
[3]刘兴虎.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具体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36):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