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职体育教学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8期   作者: 余勇
[导读] 一般而言,高职体育授课的传统方法是按照灌输式教育来完成
        余勇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一般而言,高职体育授课的传统方法是按照灌输式教育来完成,而且没有掌握好学生的特点和成长的路线,在学生的天赋发挥、优势培养上表现不足。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融入,能够让高职体育授课的模式进一步的改变,而且对同学们的个体化分析更加优秀,借此来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可以让同学们对高职体育授课有一个全新的认知。但是,在高职体育授课的模式上必须做出合理的调整,要与同学们平等的沟通。
        关键词:基于体育素养;职业能力;高职体育;教学策略;探析
引言
        教育部颁布的《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体育课程应是学生健身练习的主要手段,是学生实现增强体能,掌握体育技能、技术和知识,促成学生健全体育人格和体育素养,提升职业准备水平的必修课程。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掌握体育方法及运动技巧,全面培养学生体育习惯和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品质为目标。然而,由于我国高职的体育教学活动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高效体育课堂大大降低了教学的趣味性,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逐渐成为体育教学的重点方向。
一、高职体育授课的现状
        (一)教育形式传统,教学方法单一
        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跑步和做操仍旧是多数教师的上课内容,学生不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体育的课程内容设置缺少职业能力的思想,使得学生并没有通过体育课程获得体育素养的提升。首先在体育教学形式上,高职体育教师主要以知识讲解和动作示范为主,以动作纠正和帮助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动作准确性和完整性。然而广泛应用于高校的游戏教学法、比赛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及问题探究法却难以充分地应用于高职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导致体育教学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而过于单一的教学法和过于传统的教学形式容易导致学生失去体育学习的兴趣。其次在职业能力培养层面上,高职体育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而缺乏对学生专业特质的认识和了解,导致体育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相脱节。
        (二)团队协作薄弱
        现代化的高职体育授课一定要在创新模式上不断加强,而且要充分考虑授课的可靠性、可行性。调查过程中,很多高职体育授课方面没有在团队协作上加强,而是按照教师的个体教学来完成,不懂得发挥学生团队的资源和能力,教师之间的竞争压力比较大,相互合作较少,导致同学们接受的体育信息、体育指导比较单一。团队协作薄弱的情况下,高职体育授课的充实程度并不高,而且高职学生有自己的体育想法和体育观点,单一的教师来授课的时候,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诉求。对于学生团队的创建表现不足时,无法对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高职体育授课的可靠性、可行性,最终在体育人才的培养、体育教学成果上不够显著,无法对其他学生产生优良的示范作用。高职体育授课的问题已经不断的积累,一定要在未来的解决措施上进一步的增加。
        (三)缺乏体育专业素养的更新
        在高职院校的日常体育教学管理中,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关注不够,对体育管理更新的认识不足。大多数体育老师更加重视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一些体育教师单方面认为专业教育与体育无关,如果不充分意识到体育影响学生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就很难实现高职教育目标。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不仅是完成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还需要进行道德教育,例如遵守规则、公平竞争、关怀等。体育教师需要深刻意识到这些内部联系,助力发展更好的体育教育。


二、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职体育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
        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需要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进行结合,保证学生的专业能力符合行业需求。体育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还能开展深入的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必须转变观念,将体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完善的教学环境,提升体育教学的职业性,满足职业对于学生的体能要求
        (二)明确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模式的变化,高职的体育教育应当进行适当的创新。首先是高职观念上的创新,高职应帮助学生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并引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帮助体育教学人员提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想要全面提升高职体育教学的水平,就需要树立与时俱进的体育教育观念。深入理解创新体育教育观念是与时下经济发展相契合的对策。在树立创新理念的基础上,高职应逐步完善体育教育体系,同时随着高职的发展,高职内部的体育教学人员应进行定期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需要树立创新理念同时提升个人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体育教育并提升体育素质。体育教学作为强身健体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意识。根据教育部对高职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能够发现,高职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以提升学生的运动水平、体育素养、体育观赏能力、体育健身习惯和意识为抓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体育教学事业,通过体育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职业疾病的预防方法和康复手段,进而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根据职业发展的需求,积极地投入体育健身的过程中。
        (三)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高职体育授课的问题解决,不可能一下子完成,而是要在团队的协作方面按照主动的意识来完成。个人教育、个体锻炼毕竟是有限的,无论是在思维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在团队协作的情况下,能够让高职体育授课的可行性更好地改善,并且在让同学们在体育心得分享上得到更好的成绩。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专业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只有这样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和发展。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体育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如建筑专业学生,可以通过一些培养团队协作和思维灵敏度的活动加以锻炼。多开展一些合作性项目或者活动,合作项目练习既能锻炼学生的体能和技能,又能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热情,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创新高职体育教学方法
        我国有许多职业学院,但在培养人才层次的目标上不尽相同。基于不同目标,一般存在三种职业教育模式:运动型专业模式、直立型专业模式、办公型专业模式。在这三种目标模式下,各高职学校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满足高职学生的就业期望和社会需求。不同学科如地质专业、中文专业、物理学等也应当合理安排体育教学,结合学科特点改变体育课的教学方法,为今后发挥职业发展潜能打下基础。同时,大力实施情感教学、互动教学,运用有效的教学情境,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培训和体能锻炼,增强学生的心理能力,提升学生竞争力和体能耐力,适度强化训练,让学生学会克服逆境,保持阳光心态,教学效益也由此得以提质提效。
结束语
        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教学能够很好的适应现代教学背景,也可以说是高职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产物,较为贴合我国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趋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恩和白乙拉.高职体育教学中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提升路径[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02):64-65.
[2]张庆飞.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研究[A].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学术期刊专业委员会.2020年第三届智慧教育与人工智能发展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学术期刊专业委员会:香港新世纪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2020:3.
[3]傅强.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J].知识窗(教师版),2020(10):112.
[4]张洋,高佳燕.体育素养与职业能力并重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9):51-52+55.
[5]韩雅.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策略探析[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4):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