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彩霞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桂枝小学 245300
摘要:教育发展的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价值,依据学生的现实需要,把握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创造性的建立实践性新课堂,引入快乐体育的核心理念,实现教学突破,实现寓教于乐。本文在正确理解寓教于乐体育教学核心内涵的基础上,具体化的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多样活动入手探析实现寓教于乐的小学体育课堂的多种教学手段,具有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手段;寓教于乐
为建立一个“可持性发展”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小学体育教师就要积极响应现代教育要求,在开展体育教学中有效采取多种手段,利用多种方法实施体育教学。其目的是引入快乐体育理念,借助多种手段,建立寓教于乐的体育教学新课堂。
那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实现寓教于乐呢?小学体育教师就要在正确把握寓教于乐体育教学内涵的基础上,从教学多环节入手:
一、寓教于乐体育教学的核心内涵
寓教于乐的核心在于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中采取有效手段促进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它是快乐教学理念的表现,要其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发展,力求在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发展观念。
它包括三个重点因素:
第一,要确保体育教学能够具有新颖性,与时俱进;
第二,要确保体育教学能够具有多样性,适应创新;
第三,要确保体育教学能够具有独特性,满足需要;
只有保证体育教学符合三大因素,这样体育课堂的整体教学水平才会提升,寓教于乐的体育课堂才能顺利构建。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多种手段实现寓教于乐的对策
1、整合教学方法,教法入手,寓教于乐
(1)运用游戏教学,游戏点燃体育热情:游戏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且不同的游戏对应不同的体育训练内容。教师可以科学且正确地选择,在保证体育游戏安全性的基础上,选择趣味游戏,满足教学需要。如体育教师可以选择“老鹰抓小鸡”、“青蛙过河”、“障碍接力赛”、“拔河比赛”、“撕名牌”等趣味游戏,这些游戏能够锻炼学生的身心,也能够让体育练习变得十分游戏,能够让学生以饱满的姿态配合教师投入到体育训练之中,在理解规则与趣味训练中实现自身体育素养的发展。
(2)运用小组教学,合作提高学习兴趣:小组合作教法能够要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借助合作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小学体育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实际需要,科学地划分学生小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本节课的体育训练内容,确定合作训练内容。如在进行“体操”教学时,需要学生们掌握某一段的体操运动,教师可以科学划分学生小组,让小组们之间针对性进行练习,包括体操的流畅度以及整体的整齐度等。这样学生们能够在小组内轻松地实现自我体操运动的纠正与改变,在合作中体育运动兴趣也大大提升。
(3)运用情景教学,动态讲解体育知识:体育教师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法动态地进行体育知识的讲解,目的是借助情境教学法将原本体育课堂的理论知识变得更直观、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
这里所说的情境教学很大程度上依托于信息技术,即借助动画和视频等满足教学讲解需要。如在学习“跳远”田径项目时,学生对起跳以及摆臂等运动动作要点把握不到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学生慢放整个跳远运动过程,为学生剖析每一个运动的要点,帮助学生细致理解,进行体育知识动态讲解,从而增加课堂训练趣味。
除上述教学方法外,小学体育课堂上仍然还有其他的诸多教学方法。如微课教学、任务驱动等,小学体育教师应当认识到不同教法的不同教学辅助作用,借助不同教法辅助体育教学开展,给学生不同学习体验,从而实现对过去单一教学方法的突破与转变,实现寓教于乐。
2、丰富教学内容,内容入手,寓教于乐
(1)引入新型体育内容,补充教学:为了让体育课堂的立体感更强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寓教于乐的教学需要。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多种手段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补充。教师可以引入一些趣味的体育内容,如啦啦操、健美操等进行教学。此外,教师还可以将传统体育项目带入到体育课堂上,如开展武术、空竹等。这样能够补充课堂内容,避免单一的田径教学活动开展,还能够将体育课堂带上传统文化色彩,借此深化学生认知,让学生以积极的眼光、发散的眼光看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体育运动,从而形成体育习惯,在补充教学之中爱上体育运动。
(2)引入德育教育内容,立体教学:体育学科本身带有德育教育色彩,小学体育教师要深入挖掘,挖掘德育色彩,突出教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寓教于乐的过程。它能够让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不仅仅得到身体的锻炼,更得到心灵的慰藉,得到情感的宣泄,这样自然能够实现寓教于乐。为此,小学体育教师要从德育教育的视角重新审视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如在长跑训练的过程中渗透毅力教育;在啦啦操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美学教育;在开展趣味体验游戏时渗透团结意识;在进行体育运动讲解时渗透爱国主义...这都能够让德育色彩充斥着整个体育课堂,学生的体育运动深度、广度大大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也随之提升。
除上述教学内容的引出,小学体育教师还可以将教学目光放得更长远、更丰富。只有将各种与体育课堂内容相协调的新内容带入课堂,才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补充学生的认知,继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开展多样活动,活动入手,寓教于乐
(1)开展体育日常校园活动,提供体育机会:为了让体育运动走出课堂,发挥自身的功用影响着学生、教化着学生。初中体育教师就要采取多种手段,将体育运动带入学生的校园日常生活,让学生能够时时刻刻与体育运动为伴,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这要求小学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课间操、早操等时间段,让学生们进行做操、体育运动等各种体育项目。借助这些体育项目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和体育运动对话,将体育运动切实地带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给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从而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体育运动实现寓教于乐。
(2)开展竞赛类别体育活动,感受体育魅力:为了让学生能够爱上体育运动,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体育运动。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在校园内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竞赛活动,也可以进行体育知识讲解活动,或进行体育兴趣小组组建活动。这些活动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在竞赛之中表现自我,在运动之中感受快乐。如我校有两千多学生,是足球特色学校,校园体育活动丰富。会在校内定期开展一年一次的体育节活动,高年级会举办校园足球赛、田径运动会。低年级有跳绳比赛、广播操比赛、校园舞比赛等,有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社团和周末的兴趣班。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会组队参加县市级各类比赛。体育的色彩妆点着校园,每一个体育运动的开展都是校园独特的风景线之一,学生们的体育运动兴趣因此而大大提升。在体育运动的参与之中,体育魅力的感知与感受更深入、更到位。
结束语:
上述从多个角度清晰论述了小学体育教学课堂的寓教于乐实施对策,具有较高实践价值。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把握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及要求,更要在教学实践中做到结合本校实际做教学创新,这样才能打造一个精彩的、特殊的而又高效的体育课堂,充分发挥体育学科功用,借助体育教学,点燃趣味色彩。
参考文献:
[1]鲁国辉.小学体育渗透寓教于乐思想的有效方式[J].当代体育,2020(15):58-58.
[2]王国强.浅谈小学体育课如何寓教于乐[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16(05):45-46.
[3]沈勇.小学体育教学寓教于乐探讨[J].教师,2014(16):57-58.
[4]张亚岚.如何让小学体育课堂寓教于乐[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10):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