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巍
广西百色市平果市坡造镇中心小学 广西平果 531400
摘要: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更新体育教育教学观念,营造宽松的体育教学氛围,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真正有所得、有所获,增强学生的身体素养。本文基于体育教育教学经验探究如何通过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来提高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创新 小学 体育 教育 教学
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区各学校也响应国家的号召,加快推进学校体育,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仍旧开展得不够理想,除了体育课被其他老师占用外,体育教育教学模式仍旧老旧,体育教学水平不高,未能充分发挥体育课在增强学生身体素养方面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做好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本文基于所积累的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经验探究如何通过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
一、营造宽松富有乐趣的体育教育教学氛围
要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富有乐趣的教学氛围是很有必要的。以往小学体育教师只是按照体育教学计划在课堂时间内完成对学生进行的体育训练教学任务,体育教育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学生参加几次枯燥乏味的体育训练后就渐渐失去参与体育课体育活动的兴趣,也渐渐不愿意配合教师,这样长此以往教育教学水平难以提高。因此,要提高体育教育教学水平,小学体育教师要注重营造宽松富有乐趣的课堂教学氛围。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体育课上用一些容易被他们接受的语言上课,善于利用语言、表情、动作引趣,力求体育课堂富有趣味化,让学生觉得体育课富有趣味性,让他们可以轻松、愉快地上课。比如在一年级学生在上体育课集合排队的时候往往很少能按照教师的口令做好,互相拥挤、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等情形时常出现,对此,教师可以给四路纵队起富有趣味性的名字,如喜洋洋队、奥特曼队、灰太狼队、艾莎公主队,让学生排队集合的时候,就对学生说:“现在让我们看一看喜洋洋队、奥特曼队、灰太狼队、艾莎公主队的小朋友哪个最先找到自己的家”,这样的话,学生更愿意接受老师的安排,更愿意配合老师完成接下来的教学安排,为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善于基于学生生活实际开展体育训练
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必然会对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训练。倘若教师只是按照体育计划机械地带学生进行各项体育训练,必然会削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不利于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方法,善于基于学生生活实际组织学生进行各项体育训练,这样会让学生觉得有熟悉感,容易增加他们的配合度,而且学生在对一些体育知识有所掌握后也可以将其运用在实际的体育锻炼中,使其体育锻炼能力得以提高,使其体育运动素养得以提升。再者,基于学生生活实际开展的体育训练更容易使学生对体育知识有更加准确的理解,使其更愿意听从老师的指导做出更加标准的体育训练动作,使体育训练效果得以提升,达到高质量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比如长跑就是一个常见的体育训练项目,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长跑训练时,必然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换气的技巧,在开展长跑换气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生活实际对比生活中换气和长跑中的换气,让学生对有一个好的肺活量、掌握好的换气技巧在长跑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有正确的认识。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组成不同的小组开展长跑憋气竞赛,让学生憋气跑步,一旦憋不住气呼气了就让同组其他同学憋气跑步,这样的教学活动富有趣味性,容易被学生接受,且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越来越高,其肺活量也在他们积极参与中不断得到提升,使他们有更多的耐力进行长跑。
三、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把自己置于知识灌输者的地位,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在此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完全没有对体育训练内容进行自由选择的机会,大大打击了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更别提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了。对此,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的这种教学模式,还课堂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体育课堂的主人,让他们有机会对其真正有兴趣愿意参加的体育训练内容进行选择。比如在指导学生进行跳绳时,不要一味地让学生进行一分钟之内跳50个的枯燥跳绳训练,而是应当让学生有机会从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低速跳、中速跳、接力跳等多种形式的跳绳训练中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让他们觉得自己被尊重,让他们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这样他们才能更有兴趣参与到跳绳训练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跳绳水平,才能使他们在跳绳训练中真正有所得、有所获,这样体育教学水平必然也会随之提高。
四、注重有效的教学评价和教学反馈
体育教师不能认为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了,要善于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及时评估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相应体育技巧的掌握程度、学生的体育能力等,要鼓励学生说出上体育课的感受,鼓励他们提出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不断优化体育课堂教学,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实现体育高效课堂的建立。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师要更新和完善体育教育教学观念,注重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创新体育教学方式,在丰富体育运动趣味性的同时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引导小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组织的体育运动训练中,使小学生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真正有所得有所获,使小学生身体素养不断提高、良好体育运动习惯不断健全的同时提高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水平。当然小学体育教学水平并不是在短期就可以快速提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基于小学生实际和体育教学实际不断完善教学实践活动,以实现教学水平的持续性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橙.探究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4):243-244.
2.谭晓虎.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J].新课程(中),2019(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