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路径——读任半塘《唐声诗》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8期   作者:闵艺
[导读] 我国的唐代诗歌历史悠久,最有代表作的就是《唐声诗》,作者任先生通过认真研究唐代诗歌而创作的这首诗
        闵艺
        南京艺术学院
        摘要:我国的唐代诗歌历史悠久,最有代表作的就是《唐声诗》,作者任先生通过认真研究唐代诗歌而创作的这首诗,而这首诗在古代诗歌中起到的作用是"声诗学"构成,同时也对唐代音乐文学起到了奠定基础,并且体现出了"声诗"在唐代时真正含义,为唐诗引领了新的方向。
        关键字:音乐;文学;方法;《唐声诗》
一、《唐声诗》研究理念
        作者任半塘在唐代为音乐文学创新了新的诗歌之路,他引用了新的理念,总结了一套最新的概念。将《九歌》、《诗经》结合音乐中词曲的创作形式,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探究"歌辞"中含义,结合当时历史情况,将其中的共同点相结合。而着重针对的是在我国历史上许多研究"歌辞"没有权衡利弊的情况,而导致了如今《唐声诗》失传已久,并且无人再提起,不仅如此,还让许多后人误解了"诗的起源",从而有错误的判断,然而就是这些错误行为,致使许多研究歌辞的人,没有将此作为主导地位进行研究。通过任半塘的《唐声诗弁言》的创作,着重对"歌辞"重要性进行了讲解分析,并且以"依调填词"作为"歌辞"的总体特点,所以这就会让许多人对此解除了矛盾和误解。
怎样解读"唐声诗"的概念;基于任半塘对唐代时的"声诗"理解,有着非常独特的见解,对当时历史上有名的古典燕乐结合歌辞,其最大特征是,将歌、舞、辞、乐相融合。而《唐声诗》的由来,恰恰就是以燕乐曲调为主,加上许多材料的研究。而此项举措对我国历史上歌、舞、辞、乐这四件事结合起来,就改变了对唐诗刻板的研究,不单一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其其中结合了音乐的元素,从此让文字有了音阶,使唐诗有了新的生命。
重新构思了音乐文学;在唐代时期,任半塘研究了许多关于音乐方面的知识,而"音乐文艺"是其中的一种,他还研究了大曲、舞蹈方面、变文、长短句、对声诗等等,他平时对这些非常注意观察从而加以深刻研究,将这些元素综合起来,运用合理押韵的        方法把这些统一定义成"音乐文艺"种类当中。在唐代时期,"音乐文学"所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复杂,是五代、唐以及燕乐相结合后,用歌辞的方式以音乐的方式唱出来,这些相融入才有了那些美妙的歌一样的诗声。依据歌辞形式上的不同之处,才有了之后的杂言和齐言这两类"音乐文学",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有略微懂得的都知道齐言指的是声诗,而杂言则是曲子,这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此外,任半塘除了研究这些以外,他利用毕生的时间还研究在唐代时期,利用燕乐结合到音乐中的的杂言,也就是后来人们所看到的,由他的学生王小盾所撰写出来的《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这一本著作,至今也流传已久,供现代许多音乐人所借鉴。经过任半塘的精心研究,他将古代的"音乐文学"划分为杂言歌辞与齐言歌辞两种形式,所以,我们现在要了解唐代的"音乐文学"整体情况也不是那样好掌握的,必须将《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这本书充分透彻的阅读,并且还要将杂言和齐言相结合,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资料,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唐声诗》意义。
二、《唐声诗》研究方法
(一)"竭泽而渔"的史料收集方法
        关于唐代歌辞和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中,还是以《唐声诗》为典范,并且应用广泛。根据相关资料表明,无论在我国的古代或者现代书籍中记载相关知识都是借用《唐声诗》为主,其包含这六种类型:其一就是曲集、词、文、诗;其二就是文论类和历代词话和诗话;其三就是各种各样的笔记资料;其四就是我们常见的各类书籍;其五就是相关方面的史书;其六就是小学类所掌握的知识。除此之外,将许多关于音乐文艺方面的专研成效也融入其中。

任半塘除了将中国历史中的一些资料融入其中,还把国外音乐文艺相关的资料也研究得透彻并且加以运用。《唐声诗》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问题的专题研讨,这一次主要讨论的是唐声诗的构成特点、唐声诗与同一时期的其他杂言歌辞或者曲子之间有没有联系等问题,针对以上所描述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大量的资料搜集上,可以有效的够避人们传统的"雅正"观,从而让人们对曲词有一个开放的学术理念,搜集到所有和唐声诗问题有关系的相关史料,采取"竭泽而渔"的整理唐声词的方式。该方式的应用,使得《唐声诗》能够被更多人以不同的方式查阅到,虽然史料在数量上一直都是以不成体系的呈现方式,但这一次的搜集摆脱了原有的现状,唐声词的数量有了提高,并且在史料类别上较以往也是更加丰富多样。
(二)"以唐证唐"的史料考据法
        《唐声诗》主要依据最原始的历史资料从唐代开始对唐代的歌辞面貌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利用"以唐证唐"的考据方式来研究《唐声诗》,唐代诗乐到底具有哪些情况呢?唐诗歌唱是如何把时声和诗词结合在一起的呢?词体的主要成因是为什么?宋朝文人就对唐声词有所研究,"以宋喻唐"的说法就是在宋代流传下来的,但是唐声词因其字数过少,声多的问题,导致唐声诗出现许多余声难遣,许多研究人员只有通过填字的方式把唐声诗变成杂言,通过“一字一声不替"的说法,该种说法到底从哪依据的?许多学者会通过传统的方式,通过简册推实演的研究法进行研究,任半塘在进行研究以后对此方法提出质疑,任半塘认为这种研究方向不对,以"唐头宋帽"逻辑来推演,就算引用宋朝相关的资料。但是该种研究方法并不科学合理,任半塘运用正反两面论证的说法来证明"唐代声辞结合一字一声"这一说法是不可行的,所以任半塘通过大量的查阅和搜集相关的唐代乐谱,对资料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从而对"以宋喻唐"这一说法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大量的查阅和分析才造诣出现在的"唐代声辞结合一字一声"之说。任半塘在代表作当中提出:把声诗《格调》不同种类的声谱进行详细的罗列,不同的曲谱分别罗列出不同字数,通过这一种方式来帮助人们更好的掌握唐辞的字数有多少?然后针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比较,最后通过大量的资料总结出:"一字一声"这一说法并不成立。通过这一理论进一步探索,任半塘质疑唐代歌诗声辞,这是因为大部分的唐代歌诗声辞都是在“一字一声”的基础上推演出来的,主要因为其字数比较少,音比较多,余声更是难以推测,因此辨别出其还有杂音,从而对诗词的有关的理论进行研究,进而拆穿宋朝人的论断,从而把长短句皆由诗体填字推出的理论推翻,尤其是对虚声、泛声等等问题,更是为文学史上的唐声诗和宋词进行研究并且把关键性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唐证唐"的理论,更是为学术界提供了新的参考价值,任半塘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当代原始资料的基础之,任半塘的研究也为唐声诗以及宋词的提供了正确的研究方向。
三、结语

        任半塘的唐代"歌辞"开创了另一种独特风格音乐文学研究方向,任半塘对唐代的音乐的歌辞有着重要的意义,他不光结合现代的文化进行科学理论的分析。还把唐代歌词的音乐风格进行研究,让任半塘得出新的一套问题研究方向,新的研究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研究模式,任半塘的研究对唐代音乐文学的研究有着深远意义,并且任半塘的学术还向世人呈现出中国的古文化音乐的精华,从而吸引更多对此领域感兴趣的研究人员,例如王小盾的《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等学术论文,这些研究人员都是自发的学习,并且深入研究任半塘开创的唐代"音乐文艺"体系,进而让中国音乐文学史的音乐理论体系获得发展。人们在研究唐声词时也要以"科学学"的标准,即强调学科想要立足于世,就一定要科学的判断其理论有没有代表性的研究结果;有        没有产生具有"科学范式"的成果;并且可以建立有共同爱好的研究者的"学术共同体",我们能够这样理解:任半塘建立以唐代"音乐文学"为基础的理论。在《唐声诗》中更是提现科学的理论,并且这一理论结果也是对国内音乐文学史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并且让其他研究人员对其不断地借鉴。想要在一个领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人们可以学习任半塘,他的这种研究精神值得人们学习。任半塘的音乐研究也被世界音乐界的学者关注,他的理论也是值得人们深入研究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