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辉
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 511300
摘要:艺术已经成为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我们渴望尽快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水平,但往往不知从何入手,如果我们在今后的艺术鉴赏中能注意以下几点,就会事半功倍。
关键词:提高;高中生美术;鉴赏能力
引言
在高中阶段,美术鉴赏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高中美术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艺术素养,在更高层次上培养鉴赏知识,让学生在头脑中运用对艺术知识的感知,形成作品的个性化分析和判断,获得先进的审美体验。
1高中美术鉴赏的核心素养
美术鉴赏教学的核心质量涉及内容的多样性,需要教师结合具体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主要内容如下。图像阅读主要是使学生具备对艺术鉴赏作品的视觉感知和理解能力。艺术表现:注重学生的艺术造型表现,以及知识技能应用和创造力的发展。审美判断,是艺术鉴赏教学中所涉及的核心素质内容,审美态度是更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学生在审美活动中的正确观念和态度,对学生理解和判断艺术鉴赏内容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对待艺术鉴赏。创造性实践,创造性实践素养的表现是培养创新意识,学习和借鉴艺术作品中的创造性和方法,运用形象思维,大胆想象,努力创造创造性的艺术作品;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信息,分析、思考、探索,联系现实生活,进行符合商品和环境的实用功能和审美要求的创意,通过素描、模型呈现,与他人交流,不断完善和优化。
2高中生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分析
2.1教师的专业素质及对美术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在现阶段的高中美术教学中,部分学校美术教师专业素养比较弱,缺乏继续深造与学习。没有机会或者说满于现状,不去接受艺术专业素质的专业培训。再加上普遍学校对美术课程开设的不重视,美术课都改为文化课程,这样他们怎么样传授学生基本的美术理论知识和绘画基本技能,更加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由此可见,现阶段的美术教学还不能得到学校和教师的充分重视,使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2.2学生对美术鉴赏教学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
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使人的身心产生轻松、愉悦的感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现阶段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由于缺乏一定的独立鉴赏意识和能力,学生不能对美术作品形成正确的理解和鉴赏感受,从而逐渐丧失了对美术鉴赏教学的兴趣,使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3高中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策略
3.1注重专业知识传授
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形象感知能力。通过对高中生艺术鉴赏能力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不缺乏追求美的意识,而是严重缺乏审美感受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使学生能够以自己深厚的艺术素养,对艺术作品有很好的独立鉴赏,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比如,在引导学生鉴赏传统民间艺术作品剪纸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向学生传授创作背景、创作原则、剪纸艺术技法等基础知识,让学生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全面鉴赏剪纸艺术作品的专业化和艺术性,使自己对剪纸作品的鉴赏得到有效提升。
3.2通过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在对学生进行艺术鉴赏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实践,积极创新和完善艺术鉴赏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改善过去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和谐、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中,获得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引入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鉴赏和配合艺术作品,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作品鉴赏能力。
同时,在实践与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文意识,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3.3挖掘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感
教师要掌握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通过灵活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教具,促进高中美术课堂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目前,借助课堂多媒体教具,教师可以提前准备ppt课件,在美术课堂上以图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知识,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通过网络,教师可以收集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电脑、投影仪等设备为学生展示美术作品,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例如,在引导学生鉴赏《蒙娜丽莎》这幅美术作品时, 老师可以用PPT向学生介绍达芬奇,让学生了解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进而引出这幅画的创作时期和背景。然后在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过程中,老师首先为学生补充古典艺术风格。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古典主义来追求构图的平衡,从而理解蒙娜丽莎的金字塔结构。在绘画技法上,人物形象在绘画中的出现就像雕塑一样,是为了使形象显得更加凝重和稳定。在绘画色彩的运用上,整幅画呈现棕色,色彩朴素,外观朴素凝重。总之,这幅画体现了古典绘画的静谧与严肃之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更好的学习条件。因此,教师应灵活运用现代教具,充分开发和展示艺术教学资源,使学生有通过现实教学资源探索艺术知识的愿望,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4开展鉴赏实践,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在高中阶段,美术教师可以借助当地资源,引导学生开展美术鉴赏实践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校园组织的艺术展览和艺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通过个人讲解提高学生感受艺术作品的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发现艺术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在生活中鉴赏和品味艺术作品的意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到校外美术馆或历史文化馆参观著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其中,不仅可以看到著名艺术家的书画作品,还可以看到奇石、瑰丽的雕塑,让学生在参加校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开阔视野,增加艺术视野,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艺术作品的力量。通过利用学生身边的美术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鉴赏的兴趣。久而久之,在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的影响下,在教师的自觉引导下,中学生的美术鉴赏素质自然会得到发展。
3.5培养学生审美心理
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趋于稳定。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他们更渴望通过审美体验来缓解疲劳。一方面,通过审美体验,学生可以了解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拓宽知识视野;另一方面,它可以激发学生对艺术世界的探索和兴趣,通过审美体验缓解学习压力,让学生重新焕发精神。
3.6组织师生有效交流
在美术鉴赏课上,学生是鉴赏的主题。在鉴赏课上让学生融入自己的审美体验,是增强学生视觉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正确途径。为了避免教师的主体性,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组织更多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交流。基于此,我们可以组织两种教学方法:第一,是辩论;第二,小组沟通。
而在鉴赏课中开展辩论的意义就是“对观点的共同探讨”教师摆出一幅鉴赏作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有不同的观点,让学生持有不同的想法,甚至留下意见在课堂上自由讨论。这不仅有利于两位辩论生审美体验的成长,也有利于让观众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维见解。如果教师能用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课后会很有成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作品的鉴赏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在实际的鉴赏过程中要实践更多的艺术鉴赏方法。同时,教师要从鉴赏、理解、研究的角度进行艺术鉴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艺术鉴赏的各个方面有更深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陶玲. 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8, 000(011):795.
[2]王雅君. 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策略[J]. 最漫画 学校体音美, 2018, 000(030):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