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俊宇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110031
摘要:教学评价是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检验教师教学成效的重要环节,它对教与学有着正向推动作用。但在目前美术课堂上,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并不高,教学评价环节存在重重问题,自身功用无法发挥。为改变这一现状,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时必须探索出适应教育目的的评价技术。科学的评价技术要想在美术课堂中生根发芽,需要依托科学的教育观念。本文从教育观念决定评价技术这一角度出发,对目前美术教学评价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美术课程;教育观念;评价技术;评价问题
一、教学评价在美术教学中的积极功用
教学评价在美术教学中有着独特作用,它具备改善、指导、调控的功能,能够借助评价活动对美术课堂的多个教学组成元素进行调节整合,从而推动美术课堂获得最佳的教学效益。它犹如“矢”和“的”的关系,通过评价活动,对“矢”和“的”进行矫正,进而使其达成“矢矢中的”的效果。
这里所说的教学评价对美术课堂教学因素的影响包括:
1、借助教学评价,科学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能够检验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是否达成教学目标,未达成或已达成的目标可作为后续美术教学参考。
2、借助教学评价,全面了解教学对象
教学评价能够将视角放在学生美术学习的全过程上,了解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对学生的美术素养以及美术学习结果做综合了解评价。
3、借助教学评价,合适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能够协调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让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反思教学效果,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以实现美术教学效率的提升。
4、借助教学评价,必要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评价能够引导教师就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细致剖析,将教学内容适当进行补充和完善,不断创新。
二、现代教育观念下折射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问题
在当下的美术教学课堂上,教学评价积极作用的发挥并不到位,教学评价环节逐渐处于“附庸”地位。尤其是在现代教育观念发展下,美术课堂的教学评价问题更是显露明显,需要教师进行思考:
第一,现代教育观念下美术课堂评价环节的重点有所偏颇,在开展美术课堂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更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忽略了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素养发展,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美术学习情况;
第二,现代教育观念下原有美术课堂评价环节存在单一性问题,它包括评价的形式单一化,完全是检验式评价,也包括评价主体的单一化,完全是教师主导的美术评价;
第三,现代教育观念下教师没有有效借助教学评价环节进行美术教学反馈,对教学评价环节中所蕴含的美术教学资源利用不到位,导致当下美术教学评价环节“形同虚设”,形式化色彩较为明显。
三、教育观念决定评价技术——现代教育观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对策
有问题,才有方向。虽然现代教育观念下美术课堂的教学评价出现了上述种种问题,但只要美术教师能够剖析现代教育观念,将现代教育观念渗透到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环节中,就能够在教育观念决定评价技术的基础上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发挥教学评价的教育导向功用。
1、美术核心素养培养观念视角,综合层面推进教学评价
教师在对学生的美术学习进行评价时,要关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综合素养发展状况,这是素质教育发展下的新要求,即教师要在开展教学评价时理解核心素养概念组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五个维度,即图像说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美术教师要改变过去以学生的美术作品结果作为判定标准的评价内容,将聚焦点放在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同时教师要采用横向评价的方式,何为横向评价?教师应当横向对比学生的个体美术素养的发展状况,而不是将学生与其他学生进行对比。这样才能够保证美术评价符合美术核心素养观念,同时具有综合性。
2、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观念视角,立体层面推进教学评价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在参与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不同、表达欲望不同、表现形式不同,所产生的美术作品也不尽相同。在过去的美术评价中,教师会按照一定的统一性标准去评价学生,逐渐将学生趋同化。
现代教育发展理念要求教师在开展评价活动时从多元价值取向的角度出发,即教师要以同与不同的视角去重新对学生的美术学习进行评价。要在评价的过程中考虑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看到每个学生作品的闪光之处,鼓励学生在参与美术创作的过程中进行开放性突破。
同时,美术教师要在观察的过程中注意方法选择,主要采取“观察——理解”的评价方式,可以从更为立体的角度去审视学生的美术作品,包括情意、思维、创造、个性、表现等,这样才能够在多元价值取向的教育观念指导下,保证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立体性。
3、以生为本有效鼓励观念视角,积极层面推进教学评价
新课改强调在开展学科教学活动时要坚持以生为本,这对美术教师开展美术教学评价做出了指导要求,即教师在开展美术评价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鼓励手段,要从积极层面推进教学评价活动。
一方面,教师要从学生出发,在评价的过程中考虑学生的需要,并且尊重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将鼓励性评价作为美术课堂的主要评价方式,认识到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我突破与成功的重要性,要通过书面鼓励、言语鼓励、行动鼓励、眼神鼓励乃至物质鼓励等给予学生肯定。
这样的鼓励评价模式是对原有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突破和创新,也是美术教师开展有效鼓励的重要手段,符合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观念。
4、拓宽美术评价主体观念视角,学生层面推进教学评价
上述提到,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在开展教学评价活动时也要注意多元化。为此,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时不仅要确保评价内容多层次、评价形式多样化,更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将学生带入到美术评价环节,能够让学生产生正确自我认知。
为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美术评价课堂中,美术教师可从两个角度入手:
第一,教师可以开展同学美术作品互评活动,或组成班级内的“评委团”,让学生们换位思考地去评价同学之间的美术作品。评价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学习他人、肯定他人、自我认知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参与到美术课堂评价活动中;
第二,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给自己的美术作品做点评活动,让学生跳出自己作品的局限性,以全面的角度对自己的美术学习做评价。这也能够引导学生进入美术评价环节,实现学生美术课堂能动性调动。
5、必要反思恰当整合观念视角,反馈层面利用教学评价
上述也提到,美术评价活动能够给教师一定的反馈信息。为此,美术教师要恰当地认识并有效利用评价环节,除了要完成评价活动,更要基于评价活动做好美术课堂教学反思。
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收集到各种各样的学生美术学习信息。面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技能提升、知识掌握、作品创造,教师要认真分析,借助评价中的美术教学信息获取并确定下一节美术课的着力点;面对美术教学中的劣势,则通过调整教学活动进行教学避免。这样才能够在有效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在“承上启下”之中推进美术教学有效开展。
结束语: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教学评价也是如此。要想在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美术教师就要借助现代教育观念对当下的教学评价环节做具体思考。这样才能发挥评价作用,及时解决评价问题,灵活运用评价技术,渗透现代教育观念,从而借助有效教学评价建构为现代教育观念所需要的美术教学新课堂。
参考文献;
[1]郭学丽.教育观念决定评价艺术_对美术教学评价问题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4):145-145.
[2]张旭东,丁晓霞.交互式多媒体环境下中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思考[J].教育参考,2018(08):115-116.
[3].郑鹰.对当前教师教学评价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