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教学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8期   作者: 梁英兰
[导读] 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初中语文作文课程的教学中毫无疑问的教学重点
       梁英兰
       阳江市实验学校   529500  广东省
       摘要: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初中语文作文课程的教学中毫无疑问的教学重点,这也是很多教师想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如何能够有效的达到这一教学目的,这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有一定要求。教师要不断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要打造更加高质量的作文课堂,并且要引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才能够提升作文教学的整体成效,并且能够为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提供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引言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任何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都要以语言为载体。因此,要想写好作文,在语言运用规范、准确、连贯的基础上,要认真锤炼自己的语言,使作文语言富有表现力。由此可见,语言能力的培养在作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其可为提升学生作文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语言能力培养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1作文的物质基础:语言
       作文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也是表达思想与构成文章的物质手段。所以,对初中生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作文的物质基础是语言,语言不单单是写作中表达情感的工具,而且也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优美、感人。一篇好的文章,往往都有非常优美的语言。如果语言运用得不好,文章也会显得很生涩难懂。所以,对初中生加强语言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1.2写好作文的基础:学好语言
       语言是一篇文章的物质手段,提升语言素养、学好语言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马克思曾说过,语言是思想最直接的体现。如果在思想不深且认识过于肤浅的情况下,语言表达一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反之,如果心里非常明白而语言表达欠清晰也会影响思想表现的结果。意思是说,是否可以将所想的内容用准确、清晰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就要根据其语言的表达能力。
       说、写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说指的是口头表达,而写指的是书面表达。说与写是不相同的。因为作文与口语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人们在说话的时候,往往会添加一些口语化的词语,例如,这个、那个、哦、啊等,而且这些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在写作的时候,为了达到节约时间、表达意思简单明了的目的,这些口语化的词语一般情况下是要省去的。
       作文的语言,实际上是人们在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加工而形成的具有规范性的语言。这种语言的特点既保持、发扬了口语中生动、丰富的优点,又消除了口语中粗俗、混乱的内容。这种语言具有准确性和严谨性,同时也具有可读性和表现力。
       由此可见,学好语言是学好作文的基本,而初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应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生活化
2.1养成随手写的良好习惯
       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他们可能会拥有很高的倾诉欲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借此去培养学生的写作欲望。科学家研究表明,早上和夜晚是一个人写作的最佳时候,因为在这两个时间段中,人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同时很多学生也喜欢在这两个时间段当中进行写作。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比如说要求学生养成随手记的习惯。让学生准备一个有区别于日记本的小本子,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感悟都可以写下来。这种随手写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有利于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写作发挥。这些内容可以是在一天中感到有趣的事情,或者是对社会上的现象进行了评论以及学生个人情感所悟等等,内容十分广泛,这是一种无拘无束的写作。老师也应该对随手记进行要求,比如一篇随手记的字数不应该超过400字,但每天都有一篇的任务量。

长此以往,这种方法在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的同时还有利于去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2在生活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想要提升作文的写作水平,培养观察能力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因为观察力与写作水平具有很强的联系,如果一个学生拥有细致的观察力,这就是他提升自身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去引导学生从不一样的角度对不同的事物进行观察分析,逐渐通过日常的锻炼,才可以让学生的观察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学生可以对教师进行观察:教师在进行讲课的时候,是怎么样去组织自己的语言的?教師具有哪些的动作习惯和口头语言习惯?在进行授课的时候教师通常会展现出哪种面部表情?并且代表着哪种含义?这些方面即使学生天天与教师在一块相处,如果不仔细观察这些特点,也是发现不了的。在学生进行观察过程中,教师应该加以引导,促使学生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去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来进一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提升初中生语文作文能力的实践策略
    3.1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写作积累素材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以上都可以说明,阅读和写作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为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写作是阅读的表现形式,学生通过写作能够侧面反映阅读能力阅读量,显示学生文学积累状况。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写作与阅读关联,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兴趣,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籍进行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学生文学底蕴,让学生将阅读的书籍中优美的语句摘抄下来,转化为写作语言,为写作积累素材。
     3.2创设写作教学情境,提高学生想象力,引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平时都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没有非常丰富的生活经验。在写作中经常会发生学生写着写着不知道写什么的状况。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根据写作主题,创设情境。比如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创设故事情境,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提高想象力,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对主题进行充分想象和联想。比如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寻觅春天的踪迹》的写作主题练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每年春天自己参加过哪些活动,家庭活动或学校活动都可以。有学生会回答植树比赛、清明节烈士陵园祭扫活动,家长带学生出门去公园踏青、和朋友一起游玩等等。这样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自己活动经历描写出来,在班里进行评比,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3.3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引导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更加注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锻炼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因此,在写作练习中,教师可以结合写作主题,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设置三到五个问题,引导学生对作文主题进行思考,让学生思考这篇作文自己要写的主题是什么,采取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是叙事手法还是倒叙手法?在文章中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可以给自己的作文加分,在文章中举什么样的例子可以支持自己的观点。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写作思路会更加完善,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进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了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教师在班里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兴趣,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籍进行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增加学生文学底蕴,为写作积累素材;创设写作教学情境,提高学生想象力,引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在写作练习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写作思路,精准扣题,进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玉玲.初中生作文现状分析与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
        [2]刘晓琴.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有效教学——谈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