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的情绪之花灿烂绽放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8期   作者:徐娟
[导读] 小学中年级,儿童的行为意识和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处于发展波动中的“马鞍期”
        徐娟
        淮安市实验小学长征校区 ,江苏 淮安 223001
   小学中年级,儿童的行为意识和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处于发展波动中的“马鞍期”, 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抵触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儿童。儿童容易出现学习不主动、心态不平衡、情绪急躁等情况,这种情绪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教师的教育乃至所有的言行都持否定的态度,久而久之导致矛盾激化,很少有家长意识到儿童“情绪”也在成长变化。
        1.以家为源——洗练家长乐于表达情绪之术
(1)“心”造家庭氛围,父母示范——感受情绪
        “引导儿童与情绪做好朋友,是家长的重要职责。要给予儿童足够的空间,不去干预他们的任何情绪,让他们学会与特定的情绪相处。”【1】发挥健康家庭的教育功能显得特别重要。即在家庭成员中建立起一种无附加条件的相互尊重、民主、谅解的真诚关系,这有助于家庭成员自由发表意见并积极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更容易实现相互间的心理上沟通,家庭成员之间在老师的带领下,与家长儿童一起制定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根据计划制定“父母行为量化表”,内容有:是否好好说话,是否每天有亲子活动时间,是否尊重彼此意见等,用行为量表规范父母行为,给儿童做示范,让儿童真正生活在有爱心,有规则,更民主的家庭,叩开心门,走上阳光的康庄大道。
(2)“脑”转育儿观念,父母话聊——接纳情绪
        威廉·西尔斯《西尔斯橙色亲子课》中说道:“养育一个安全的儿童比一个成功的儿童更重要。”【2】安全的儿童不仅身体健康,心理阳光。参加学校活动后的家长,养育儿童观念上有明显改变,认识到“只有父母改变,儿童方可进步”。 “要把儿童培养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培养成为一个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教会儿童正确表达情绪,处理情绪,使其成为身心健康的人。”[3]养育安全健康阳光的儿童比成绩好更重要更有意义。对于此,家庭制定了“每日五分钟畅聊”时间和“心心小灵通”笔记本,父母每天花五分钟跟儿童聊聊生活趣事,记录下彼此的情感表达和诉求等,从生活事件中发现儿童的生活能力,认同儿童的情感体会,接纳儿童的与众不同,培养儿童积极向上有趣的心灵,有益的价值取向。
        2.以生为本——提升儿童“悦”会表达情绪之力
        (1)“情续”再现——基于生活的体悟
        生活中的诸多事情都是家长和儿童共同成长的一次契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长觉得忍忍就过去了,“事情”在忍的过程中过去了,但“情绪”却没有过去。
        不良的情绪会影响到心理的健康发展,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
结合语文习作课上的《我的生活小天地》,说说生活中小事件:《弟弟哭了》,《文具丢了》,《质量调研后》……情绪表达的词汇大概有500个,学会利用正确的词语表达出来,特别观察留意其情绪变化,深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接纳自己,探索自己。



        
        (2)迁移练习——基于迁移的应用
        (3)情绪表达——基于实践的转化
        
        三、结语
        
        
        
        
        
        
        
        
(2)“情习”操练——基于问题的解决
“如果说听一场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就像喝了一杯白开水,有营养但不
太有滋味。那么,观赏一场心理校园心理剧,就像喝了一杯果汁,既有营养、耐于品味,还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演员与观众互相感染,在表演和观赏中共同感悟与成长。”【3】四年级的儿童对交友、学习、与父母沟通上有了一定的烦恼,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查,发现“与别人如何表达情绪”成了一个最高频率的一个问题,针对这样的现状,在班级举行了多次心理剧表演,在老师同学们参与编剧、排剧、演剧到看剧的体会和启发,大家分享在不同的角色中的收获和参与心理情景剧的感受,体验心理剧的魅力。
例如:
心理情景剧演出:
1、剧团组成  
随机分成7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人左右。
2、编剧选材  
每个剧组分别创编一个校园情景心理剧,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情绪问题(师生之间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生生之间的场景)以及解决方法变成心理剧,每个人都必须担任角色。
3、精心演出  
(1)每个剧组在演到对话冲突达到高潮时,可以暂停,让其他剧团参与谈论剧情应该怎么样往下发展。
(2)本剧团继续讲剧本表演下去。
(3)如果其他剧团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可以集体上场。
4、分享收获
感受情景中的情绪表达,感悟到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如何接纳,如何表
达,把学习到的表达情绪方法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晓彤说:“这样的表演,很有创意,我喜欢有创造的活动,很锻炼人。”
        晨宇说:“我知道了遇到事情,最重要的先处理好情绪,再处理事情。”
        昕润说:“在和大家讨论中,我知道情绪不只有生气、愤怒,还有其他情绪词汇。”
        通过编、排、演、看心理剧,大家感受到团体的智慧,更学会了生活学习
中处理情绪的办法。
(3)“情绪”释放——基于能力的提升
识别自己的情绪,正确表达情绪,学会处理调整情绪,提升学生能力,而情
绪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学生如果能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畅游,学生便能徜徉在幸福的心灵海洋。调适情绪的方法多样多元。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里森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分RET理论认为,“改变认识的角度”情绪困扰便能消失;“合理宣泄”如找人倾诉,写下来等都能舒缓压抑的情绪;“注意力转移”更能将头脑中的“兴奋灶”冲淡或抵消。“巧用幽默”亦是消除不良情绪的有效工具。
     用合适的方式释放情绪,调适情绪,心灵得到安宁,心性得到滋养,顺应少年儿童的心性自然,遵循儿童的自觉生长。
        两点思考:
        1.丰盈儿童自在心境
    儿童是通过感知世界的方式认识世界,他们的认知、情感、思维等都是一个
整体,通过在习作课上写出情绪事件,表达真实感受,关注儿童的真情流露,关注儿童情感表达的自由。自由表达应该是释放儿童童真、童趣之美,丰盈儿童自由自在的心境。



        









        2.顺应儿童情绪表达
   发展中年级儿童健全的人格是重中之重,理清自我意识的萌发,情绪管理的学习,体悟情感的处理等发展规律,让每一个儿童都能认识情绪,学会和情绪做朋友。认识情绪就如同认识一个外在的世界太阳、月亮、海洋、电灯、汽车一样,我们也要认识一个内在的世界:高兴、悲伤、恐惧、嫉妒、喜悦、孤独……通过阅读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我的情绪字典》等书籍,在阅读中认识感受、体验和觉察情绪。知晓情绪无好坏之分,接纳各种情绪的存在,并学会积极和
情绪和平相处。

【参考文献】
[1] 庞向前:《儿童情绪心理学》[M],当代世界出版社,2017.
[2] 威廉·西尔斯《西尔斯橙色亲子课》[M],九州出版社,2001
[3]刘嵋:《校园心理剧团体心理辅导与咨询》[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