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成长的小学德育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8期   作者:梁巧英
[导读]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德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梁巧英
        福建省泉州市云山小学  362000
        摘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德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从学生成长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德育,是加强德育功能的需要。但是现阶段的德育教育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和缺陷亟待解决,比如德育理念比较落后、德育方式单一陈旧等等,所以要从学生角度出发,进一步丰富德育方法,使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生成长;小学;德育;方法策略
        引言
        在现代的素质教育中,德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发展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对于德育工作的进行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重视,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但是从现阶段小学德育工作的进行情况而言,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部分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并没有从学生角度出发,使德育实效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一、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
        (一)德育理念比较落后
        德育是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的教育,和智育在本质上有着较大的不同之处。然而一些教师没有对德育工作的特殊性给予足够的了解和认知,在德育理念方面比较落后,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德育工作还是把强行灌输作为主要的方式,没有重视学生自主性,导致学生出现反感抗拒的情绪。
        (二)德育资源匮乏
        在进行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时候,和德育资源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和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相一致的德育资源。现阶段小学生德育资源变得越来越匮乏,主要把《道德与法治》当做主要课堂教材,使德育工作不能有效深入的开展进行。
        (三)德育主体单一
        德育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是小学生健康生长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需要各种力量共同合作才可以得到让人满意的效果。然而现阶段德育工作在开展的时候,往往把学校作为单一的主体,家庭和社会方面的教育效果没有被发挥出来,使德育工作的效果大大弱化。
        (四)德育方法陈旧
        当前,小学生德育工作在开展的时候还是使用传统的讲授形式为主,即教师为学生传授德育的相关内容,这样不能使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二、基于学生成长的小学德育对策
        (一)更新德育理念
        理念的落后是导致小学德育实效性受到影响、弱化作用的重要因素。所以,更新德育理念是德育工作可以深入开展的需要。首先,要树立联合培育的思想理念。除了学校之外,不管是家庭还是社会甚至是政府全是小学生德育的主体,建立联合培育体系是达到1+1>2培育目标的需要,政府要做好身为协调者的工作,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之间合作提供条件。其次,树立成长理念。学生成长和教师成长是息息相关的。

学校要对师资考核体系的建立健全给予高度重视,重视教师在职业道德以及个人品德方面的考核,同时设置相关考核指标,通过量化形式展现出师德。
        (二)拓展德育主体
        学校是育人的机构,负责学生的学习和自身成长等任务,而学生德育是现阶段学校一定要开展的任务。所以,学校要对德育目标有充分的明确,细化德育的内容,打下德育基础。此外,家庭和社会要最大程度发挥出作用。对于学生而言,家是第一所学校,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家庭教学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家长要对子女德育给予重视,特别是以身作则给子女示范。
        (三)创新德育资源
        资源建设是加快小学德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因素。所以,学校可以这几点着手,丰富德育资源。首先,发掘相关的历史资源。历史人物通常都会有跨时代的影响力,是加快德育工作开展,让学生树立良好三观的载体。我国的历史名人资源十分丰富,如屈原、颜真卿、辛弃疾、张煌言以及史可法等等,他们身上都有着非常高尚的爱国精神,可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其次,要发掘文学资源。教师要对课外阅读给予重视。阅读是小学生在学习以及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课外读物是德育的重要资源。所以,学校要对课外阅读的作用有明确的认知,用课外读物弥补现阶段德育工作上出现的缺陷,让学生在进行文学阅读的时候能够受到道德和文化的熏陶。最后,要发掘榜样资源。毛泽东说过:“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在进行榜样教育的时候,可以用鲜活案例当做教育的资源,通过榜样人物言行举止和伟大事迹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有效补充理论教育方面的缺陷,使学生的接受能力大大提升。
        (四)丰富德育方法
        小学德育得到实效的根本原因是方法,传统理论授课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所以学校要从两方面着手,进一步丰富德育方法。首先,进行实践活动。现阶段实践活动的进行往往包括校内实践以及校外实践两种,校内实践把校园当做主要的实践地,开展没有太大难度,方便把控,可以和理论教学更加相辅相成。常见活动形式包括学习雷锋以及爱国诗歌朗诵等一些活动。其次,使用新媒体。在当前社会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下,媒体形态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各种类型新媒体屡见不鲜,慢慢从网页媒体向手机App发展变化,比如腾讯新闻客户端等。另一方面,传统的媒体为了和网络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开始进行媒介融合。总的来说,现在已经是新媒体时代,在小学生德育中使用新媒体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思路。学校可以注册相关的微信公众号,让学生关注,发布和德育相关的一些文章以及视频等等,比如每天发布一篇爱国文章,让德育工作和学生自身的认知相一致,让学生对其接受能力进一步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是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推动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内容。然而从现阶段的德育情况而言,不管是在理念还是资源以及方法等各种方面还出现较大的问题和缺陷,使德育的作用进一步弱化。所以,学校要及时转变理念,深入研究新型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手段,丰富德育资源,使德育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冯宇,李一清.在小学教学中切实加强德育教育[J].文学教育(下),2020(10):132-133.
        [2]赵建成,石云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124+135.
        [3]李红莹.浅谈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重要性[J].发现,2017(0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