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8期   作者:邱钰
[导读] 在初中阶段,物理是一门难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邱钰
        深圳市南山实验集团麒麟中学     邮编:518000
        摘要:在初中阶段,物理是一门难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很多学生对物理学习缺乏认识与理解,导致物理学习的兴趣不高,进步缓慢。将物理教学与生活化教学结合不仅可以为物理学习提供活泼生动的学习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意识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的熟练度,本文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字: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措施
引言:生活化教学的含义是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也可以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生活化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的抽象性,感受生活与知识的关系,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方式。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可以为物理课堂注入更多活力,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探索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加专注积极。
         1、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往往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思考,让学生的目光不再局限于教师与书本,提升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体验感。在物理教学中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能够发现并思考问题,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在物理学习中保持专注的思维状态。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探索欲望,还能帮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教师在生活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让生活情境更加生动真实,让学生保持专注的学习状态与活跃的思维状态。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光现象》时,教师在新课开始前,可以首先提问学生:“你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光现象?”很多学生会快速联想到阳光与灯光,但很难再举出其他的例子。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更加丰富的光现象,如彩虹的出现同样是一种光现象,以及相机成像、影子以及折射现象等。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总结光现象的特征,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光现象之间差异在哪里。在展示完毕后,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光现象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假如没有太阳光、灯光,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让学生进一步联系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思考。在讨论交流结束后,教师再正式开始新课教学。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为学习内容做出铺垫往往比平铺直叙的开始新课教学更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与专注度,并将学生的好奇心理转换为对知识的探索热情,可以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整体效率。
         2、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往往是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一种方式。在物理教学中加入丰富的生活化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观察物理知识的具体表现、应用物理知识,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掌握。

很多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最喜欢的环节就是实验环节,无论是观察教师进行实验还是自己动手进行实验,都能极高的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专注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实践活动兴趣与热情,将其转变为激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理解的方式之一,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磁现象》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好磁铁,在课堂中进行实践活动,观察生活中的磁现象。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磁铁,试一试磁铁与生活中哪些常见物质有反应,并进行记录。学生可以发现磁铁与文具盒、衣服上的拉链以及发夹等都会发生反应,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记录学生发现的与磁铁产生反应的物质,然后让学生总结出这些物质的特征。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提问:“磁现象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吗?还有哪些特别的磁现象呢?”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联想。在本次课堂实践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利用磁铁去吸引生活中的常见物质来总结出磁现象的规律比带领学生直接学习书中总结出的磁现象的规律更加真实生动,虽然磁现象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参与进物理实践活动当中更加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探索热情,在过程中不断加深学生对磁现象的认识与理解。
         3、设置生活化提问
        在物理教学中积极设置生活化的提问可以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以及物理学习的意义,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中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以往的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将教学重点过度集中于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内容,很多学生不理解物理学习的意义,不清楚物理学习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从而对物理学习缺乏兴趣。所以,教师要将物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积极联系起来,通过生活化的提问让学生理解物理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学习八年级《电功率》这一课时,学生会学习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电器的电功率以及电功率的概念。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假如生活中所有电器的电功率都降为1W,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加入生活中所有电器的电功率都提高到100W,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与思考。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对学生提问:“为什么不同的电器要设置不同的电功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并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将学习到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生活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通过生活化的提问将物理学习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打开学生被书本局限的思维,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物理学习的重要意义,为提升学生物理学习效率做好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体验感,让学生能够在物理学习中积极探索与思考,感受物理学习的魅力与意义。在如何设计更加高效的生活化物理教学活动上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教育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学生带来更高质量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张敬成.生活化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践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6)
        [2]刘春静.浅议初中物理课堂中的情境教学[J],好家长.2018(66)
        [3]马晓燕.浅议初中物理课堂中的情境教学[J],好家长.2017(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