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8期   作者:农千诗
[导读] 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农千诗
        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或镇中心小学 533400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这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传统上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了促使学生充满兴趣的主动探索学习数学,就需要相应的改革创新探索,扭转落后低效的教学局面。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应对改革发展,要革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可以通过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帮助理解记忆知识,还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教学证明,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都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
        对于小学数学这门学科来说,与其他课程不同,小学生在对数学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感觉还是非常的抽象和枯燥,同时教师也没有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指导,这导致数学逐渐成为了学习中的难点和障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害怕、不喜欢学习数学。面对这样现实教学局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如果能够运用更加科学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获得更加丰富良好的学习体验,促使他们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始终对数学学习保持热情和兴趣,总是想方设法的去理解和获取知识,提高自身学习能力,这就一定会显著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现在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陈旧,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采取单一落后的教学方法,一味地灌输讲解数学知识,学生只有被动的接受,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并且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很少,双方存在很大的情感距离,课堂氛围低沉严肃,学生不敢提出自己的疑问,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对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认知水平并不能了解,不能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教学方法,造成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高,严重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
        第二,教学内容枯燥,学生难以理解。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复杂的,但是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为学生呈现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的数学知识。但是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式的讲解,没有注重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严重脱离了现实生活,这样学生就难以理解和接受知识,逐渐降低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变得害怕上数学课。
        2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应对改革发展
        依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教学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都使得传统上教学工作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满足当前教学的实际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明确“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积极地应对改革,但要传授数学知识,还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科素质等方面进行培养,这样才能实现更有效的教学。另外,教师还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根本核心问题,关注数学思想,并融入到教学活动中[2]。


        2.2革新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关键就是要课堂教学的效率,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深刻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不能再向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应该在教学中以启发为主。只有教师发挥教学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他们自主探索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教学活动的实质,就应该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情感交流,教师需要虑到学生心理需要和数学学科特征,寻找更具趣味性、新颖性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喜欢学习数学。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中,就可以为学生展示中的一些物品,比如书本、桌子、电视机等,之后可以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学校足球场的长是80米,宽是60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半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通过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学生思考学习的兴趣相当浓烈,他们会主动思考,锻炼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2.3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帮助理解记忆知识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先进信息技术也逐渐运用到了实际教学中,其中多媒体的广泛运用,就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欢迎和好评,逐渐成为教师一种重视辅助教学手段,为传统课堂教学增添了很多活力。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展示,吸引注意力,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作用下,可以将知识更加直观形象的呈现出来,而且还可以将多种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这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长方形的周长”内容的教学中,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一个长方形的动画,四条边不断的动态化闪现,随着不断的变化,各边逐渐形成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在这样的教学中,数学知识由静态变为动态,从抽象变为直观,促进了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也加深了他们的学习印象,这样的课堂就是精彩和高效的。
        2.4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每个学生都是充满个性的个体,他们在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以及数学基础等方面都是不同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可以对他们划分学习小组,明确组内成员各自的职能分工,科学分配合作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这样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显著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4]。例如,在“可能性”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要求各小组围绕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进行探究,比如“在三张卡片写上唱歌、跳舞、朗读,抽出一张卡片会是什么呢?”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实践操作,有的负责记录,有的进行归纳总结,最终小组全体成员发表个人见解,共同讨论交流,正确分析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性。
        结语
        总之,在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对课堂教学开展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为了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就要合理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才能促进活跃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安树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140.
        [2]韩胜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1):117.
        [3]刘光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讨[J].学周刊,2019(02):44-45.
        [4]陈虹.注重学生发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