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毅红
龙岩市新罗区南城中心幼儿园
摘要:品德教育是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教学工作来说,注重对幼儿品德教育工作的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对于正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小朋友来说,如何引导其参与到高质量的品德教育中,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幼儿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参与,尝试从真实案例的角度,就如何让幼儿在游戏活动的开展中学习交往礼仪的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品德教育;交往;游戏教学
引言:幼儿的成长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注重幼儿品德教育,是夯实幼儿发展基础的重要前提,也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必要保障。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活动中,如何高质量的引导幼儿参与到品德教育之中,这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需要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在生活情境中引导幼儿去萌发对伙伴的爱
在小朋友和其他小伙伴相处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爱的情感体验。当小朋友从家庭的成长环境突然进入到集体的生活环境中时,其对于周边的小朋友会有一种自然的距离感和陌生感。这个时候又该如何激发幼儿对于同伴的“爱”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游戏情境的设置上进行优化。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温泉小镇”的情境。让幼儿在参与其中的时候扮演对应的角色,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感受来自于周边的爱。在“温泉小镇”的环境下,不同的小伙伴分别扮演着家庭里的不同成员。游戏开始后,扮演妈妈的小朋友要忙着煮饭,而爸爸则在一旁打扫卫生。这种与家庭环境极其相似的游戏情境,也能够促进幼儿将在就家中的爱迁移到游戏中去。这不仅能够有效地拉近幼儿与同伴之间的距离,也能够很好地促进幼儿萌发对于同伴的“爱意”。
二、在游戏情境中引导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交往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其与其他小伙伴之间的交往能力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更多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当幼儿逐渐地萌发了对于小伙伴的“爱”了以后,教师则需要引导幼儿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进行更高质量的情感交流。为此借助于游戏情境进行设计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首先可以围绕一个具体的小故事去展开情境设计——例如《三只蝴蝶》。教师可以鼓励和帮助幼儿去选择服装与道具去装扮自己,在故事的情境中,小朋友们需要像小蝴蝶一样去关爱和呵护同伴。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快速的建立起爱的氛围,这对于增强幼儿与小伙伴之间的交流也是大有裨益的。
除此之外,借助于游戏情境,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去迁移生活中已经积累的经验与知识。以此来体会不同角色在相互关爱时切实的感受。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医院”的情境。扮演妈妈的小朋友心急如焚的带着宝宝去看病。而热心的医生则关怀备至,耐心的询问病情与治疗。
在参与这个游戏的过程中,有的孩子能够感受到帮助他人的成就感,也有得孩子能够体会到来自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爱意。这对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都会产生积极地影响。
三、创造互动平台,引导幼儿去学会交往
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争执也是在所难免的。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也是考验老师的一个难题。对于教师来说,其所选择的方法不能仅仅满足于平息幼儿之间的冲突,更需要引导幼儿在于同伴的互动交流中,去学会如何解决冲突。
例如在“小棋舍”的游戏中,丰富的棋类游戏饱受幼儿的喜爱。这些棋牌游戏基本都需要双人甚至是多人的参与。这在无声无息间也为幼儿创造了很多互动的机会。在参与棋类游戏的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其中一位幼儿眼看就要输了,就会耍脾气不玩了。这个时候另一位幼儿也据理力争,双方僵持不下。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教师该怎么样应对呢?首先教师要让孩子们知道,下棋总会有输赢,这就是棋类游戏的魅力和价值。同时鼓励孩子以积极勇敢地态度去面对游戏,鼓励耍脾气的一方去真挚的向另一方道歉。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在潜移默化间养成幼儿遵守规则的好习惯。这在今后遇到相同的问题时,也会选择以正确文明的方法去同伴进行交流,交往。
除此之外,在日常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组织活动中会有一个相对中心的角色需要同学去扮演。这个时候往往也会有很多的同学都会去争抢这一角色。当其中一位小朋友成功扮演了这一角色之后,其他未能如愿的小朋友便会因此而感觉不开心,甚至会由此发生争吵。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如果小伙伴们一直争执不下,那活动势必无法正常的开展。这个时候,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给小朋友们进行耐心的讲解,对于主动谦让的小朋友,教师要予以鼓励和肯定,让小朋友们去认同这一品质,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也会产生积极地影响。
在笔者日常组织“我爱鸟儿”的主题活动时,很多幼儿都对小鸟可以飞上蓝天的本领有着天然的向往。这个时候,笔者就会设计一个相对开放性的问题,比如“如果你飞上蓝天后,你会做些什么。”,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的想法往往会十分奇特,例如有的孩子想要飞到太阳上去,去感受一下太阳究竟有多热。还有的孩子想要飞到遥远的森林里,看看哪里究竟住着些什么小动物。当幼儿的想象与现实生活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幼儿渴望的情绪也会促进幼儿创造力的激发。这对于幼儿内心世界的满足无疑是十分关键的。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关注的便是对于这些游戏的捕捉与开发,鼓励孩子去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感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鼓励幼儿去进行自主的表演。这对于幼儿内心世界的丰富,对于激发幼儿对于美好世界的向往都是大有裨益的。
结语:总体而言,幼儿思想品德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要意识到未来工作开展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去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与积极性。这既是助力幼儿发展的选择,也是实现自身职业价值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邱红燕. 区域游戏背景下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礼仪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 思想理论教育, 2009, 000(004):22-28.
[2] 唐丽. 浅析小班角色游戏中对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培养[J]. 好家长, 2018, 000(048):P.169-169.
[3] 王春燕 ,卢乐珍. 自由游戏活动中幼儿同伴交往的研究[J].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002(Z1):21-24.
[4] 杨继英, 张阁. 自由游戏活动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观察研究[J].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2(10):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