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习中前学科观念的影响和防治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卢菲菲
[导读] 学生的认知思维,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卢菲菲
        浙江省磐安中学 浙江省金华市 322300
        学生的认知思维,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认知思维结构中的前学科观念,对学生各学科的学习的影响很大。所谓前科学观念,就是学生在接受各科学习教育之前,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与思考,对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与变化过程的理解和认识。有些前学科观念是正确的,这对学生在中学学习中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是很有利的;有些前学科观念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处理不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障碍;有时有些前学科观念是一片空白,这就使得学生不容易在头脑中形成准确和清晰的表象,从而较难进一步完成各科学习。
        二、防治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了解学生的前学科观念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学生原有的观念是我们教学的一个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学生头脑中有前学科观念,且前学科观念基本上是正确的,如密度、单摆;二是学生头脑中有前学科观念,但前学科观念是错误的,如牛一定律,浮力,落体问题等;三是学生头脑中没有前学科观念,如光的波粒二象性、电场、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等。对于不同类型的问题,我们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1.前学科观念基本上是正确的内容的教学策略——同化
        所谓同化,就是外来的刺激物能够纳入到原有的图式(一种可以重复的,具有结构的思维模式)之中,这样的认知过程叫同化。
        那些正确的前学科观念犹如概念的半成品,只需经过正确的思维加工就可形成概念。因此,在多数情况下,教师正是以学生已有的前学科观念作基础,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如物理学中力的概念就是在“推、拉、提、压”等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

案例如下:
举例:工人    推    小车    有推的作用
        牛    拉    犁                 有拉的作用
        手    提    水桶                有提的作用
        书    压    桌面                有压的作用
演示:磁铁    吸引    铁块                有吸引的作用
        磁铁    排斥    磁铁                有排斥的作用
归纳:物体    对    物体                有力的作用
        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我们在采用同化策略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学生通过变式辨析,搞清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发散训练,掌握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2.前学科观念是错误的内容的教学策略——顺应
        所谓顺应,即原有的图式不能同化新的刺激时,采用彻底修改原有的图式,或重建新的图式的教学策略,即为顺应。
        当前学科观念是错误时,必然要阻碍学生新的学科知识的学习,这时,我们就要帮助学生彻底修改原有的图式。具体策略为:通过演示实验、逻辑论证,充分暴露学生的前学科观念,使学生发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达到彻底抛弃前学科观念的目的。
        例如:学生物理学习时常常认为“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受力越大,速度越大”。这当然是错误的,力应该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但是要真正从观念上彻底纠正这个错误却很不容易,原因在于学生得到这个经验是有大量“事实”作基础的。如:车不推不动,树枝不吹不摇、犁不拉不动。推了、吹了、拉了,就都动了,不推、不吹、不拉,这些物体就会停下来。事实上,观察到的这些都是局部现象、表面现象。我们分析学生的认识过程,有两点错误:一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只考虑了推、吹、拉的动力,忽略了空气和摩擦阻力。二是没有仔细分析物体运动的全过程。车由静变动,是一个速度不断变大的过程,而学生只看到了由静变动,没有觉察到速度大小变化(目测时也确实很难区别);车由动变静,也是一个速度由大变小的过程。这些都说明力是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配合对比演示实验,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一过程,演示过程,要充分暴露学生的前物理观念的错误,使之能彻底扬弃它们。
        3.完全没有前学科观念的内容的教学策略——直观教学
        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没有相应的前学科观念,不能同化新知识。例如物理学中“电势”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因为他们头脑中没有“势”这一观念,不知道什么是“势”。再如,用光的波动说和粒子说解释光电效应,光和物体是怎样作用的?学生看不见,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无法去体会。对这样抽象的问题,我们只有采用直观教学的策略,帮助学生对要求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具体形象的感知,从而先形成正确的表象,再重新建立一个认知图式。直观教学策略的方式有:演示实验、多媒体模拟实验、板图、实物投影。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方式是类比。例如“电势”这一概念的教学,我们可以先设计一个实验,使学生充分感知到电场力对带电小球做功,可以使小球的动能发生变化(如图所示)。由于学生头脑中已有能量守恒的观念,他们就可以从电场力对小球做功,认识到一定有一种能量转化成了小球的动能,教师在这一基础上,可以类比重力势能的概念,让学生建立电势能的概念。在学生接受电势能的概念之后,再用“高度”类比“电势”,从而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全新的概念。
        课堂教学常需要通过一系列演示实验,帮助学生获得真实丰满的认知体验,建立一个正确的认知图式,从而实施物理教学的有效策略——直观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