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尝试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林杰芳
[导读] 为了能有效的提高高三数学教学的效率,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林杰芳
         清远市华侨中学,广东 清远511500
         摘要:为了能有效的提高高三数学教学的效率,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新颖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对分课堂”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换成主动学习,不仅能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效率,还能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的综合素养。高考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人生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所以,教师在组织高三学生进行复习时教学模式应该科学合理,通过将对分课堂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引入到课堂中,为学生争取自主学习的时间,这样才能为高考奠定基础。
         关键词:对分课堂;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引言
         对分课堂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课堂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时间让教师教,另一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讲传统教学中的精华进行保留,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的知识点要绝对的准确和有效,同时还要给学生留出自主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数学体系。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在运用过程中非常简单,还能迅速的引导学生从之前的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本文针对高三阶段的数学教学现状以及如果将对分课堂应用在教学中进行了深入研究,仅供广大教学工作者参考。
一、高三年级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一)教学方法落后
         由于高三年级的学生临近高考,为了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就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向学生灌输知识。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只是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提炼,在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认为这些知识点都是之前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烦心理,影响学习的效率。[1]
(二)学生课业压力太大
         学生在高三年级的复习阶段课业压力是最大的时期,作业量也比较大,很多教师认为如果想让能够将基础知识牢牢掌握,就要不断的通过量的累积,这样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同样也会影响到学习的质量。
(三)教学质量不高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的教师喜欢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将基础知识进行巩固,他们认为只有大量的练习才能得到提升。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练习题也比较多样化,如果学生知识单纯的练习,没有掌握解题的方法,无论增加多少习题量都不会让学生产生质的变化。
(四)学生学习能力过低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数学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却没有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这样就会让学生的发展受到限制,同时也会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制约。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三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简化课堂流程
         在对分课堂教学方法应用的过程中,教师的讲述就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奠定学习的基础,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能有效的缩短课堂的教学时间,因此,教师在讲述教学内容时要做到化繁为简,将拖沓的教学流程进行简化,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教学效率提升到最高。为了能让对分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教师可以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入到课堂中,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数学体系,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人教版高一《函数的概念和图像》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微课引入到教学中,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流程的效果。众所周知,微课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精短的视频将教学重点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教学中的重点进行整合,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师可以将函数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以及所有函数的表示方法融合在微课中,让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清晰。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动态的视频、声音以及图画和函数知识相结合,这些生动的元素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2]
         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函数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同样能达到优化课堂的效果。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实例与教学相结合,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平常都会喝一些瓶装的矿泉水,这些矿泉水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很多次的过滤,如果每次对水进行过滤都能降低20%的杂志,要过滤多少次才能将杂质控制在5%以内?这样的实例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教师通过这样的例题既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还能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提高教学的条理性
         对分课堂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不是盲目的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就要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可能会遇见的问题和问题的解决方法都要预见到,同时还要将对分课堂中的时间如果分配也要提前设计好,否则就失去了对分课堂的意义。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讲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配,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进行靖江和细讲,相反对于容易理解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对分课堂中教师还尽量少讲,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只有将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性的规划,才能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能让教学有条不紊。
         例如: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分享自己自主学习的成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对于表现好的小组要及时进行表扬,这种小组讨论式的对分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三)做好课后总结
         对分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在应用的过程中呈现出的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课后在要对教学活动进行归纳和总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师讲述阶段的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在自主学习的阶段又有什么样的心得,这样模式既能将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同时教师还可以明确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3]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函数的简单性质》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在课堂最后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向教师大胆的提出质疑,或者鼓励学生对教学提出自己的意见。如果学生在教师讲述阶段和自主学习的阶段对函数的内容仍然不能精确的把握,教师就可以将教学中的难点设计成微课,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复习。
         将对分课堂应用在高三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关键不仅仅是课堂上的时间如何分配,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课堂内容进行细化。由于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讲课堂上将近一半的时间分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就需要教师将讲述内容通过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快速掌握。如果学生在教师讲述的时间没有完全掌握知识点,就会直接影响到自主学习的效率,甚至还会对知识点产生错误的认知。所以,教师要和学生之间增加有效的互动,做好课后的总结工作,这样才能通过对分课堂提高教学的效率。
总结
         总而言之,对分课堂这种教学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既能提高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效率,还能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转换成主动学习,提高教学的时效性。正因如此,教师必须要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中的弊端,将对分课堂这种教学方法引入到高三复习阶段,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在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同时为还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江春.运用微课程促进高三复习课有效性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34(01):56-59.
[2]刘媛.高考数学复习中应用“对分课堂”模式[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7(08):32-33.
[3]张宇.高中数学“对分课堂”实践与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4):27-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