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家园共育策略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 徐建东 黄黎
[导读] 在当前国内学前教育的整体改革中,家园共育作为整个教育未来改革和创新的着力点
        徐建东 黄黎
        娄底潇湘职业学院

        摘要:在当前国内学前教育的整体改革中,家园共育作为整个教育未来改革和创新的着力点,应在合作、平等、尊重的框架内,将幼儿园教育方方面面的变革渗透到家园共育之中,合理地引导家长开展科学的家庭教育,促进家园合作教育同频共振,产生教育的耦合力和高效率。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健康成长;优化策略

        引言
        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学龄前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求系统改革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幼儿园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呼声不断,不仅有政府密集出台的决策,有一线托幼工作者的实践探索,也有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家园共育是在近些年进入人们的视野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广大的家长的关注与重视,变成了一个持续发酵的高频词。
        一、家园共育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内核
        幼儿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成功注定了这个孩子的未来。有研究表明:孩子在0-6岁所学到的一切将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辈子。由此可见,幼儿教育是多么的重要,正所谓“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和幼儿园是十分重要的两个环境,两者都蕴含丰富的教育内容,双方的有效结合能凝聚力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因此,幼儿的成长是在整个系统中,送给幼儿最好的礼物就是和谐共进的家园教育。正如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所说“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个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可以说,幼儿园家长工作首先要做的是家园共育,要将其作为家长工作的根本内核。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应该去努力探索、优化家园合作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并让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从而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和快乐成长。
        二、优化幼儿家园共育的四大策略
(一)提供有效沟通平台,达成幼教观念上的一致性
不管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把幼儿的照护、教育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有的幼儿家长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就觉得自己解放了、清闲了,只要孩子没有教育好,出了一点事情那都是教师的责任,跟自己没有关系。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是家园沟通不畅通所导致的。为了促进家园的沟通更加有效,要为家长们提供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比如可以改进家长会的形式,变“一言堂”模式为家长座谈会、茶话会、家长沙龙、经验分享会等形式。
(二)创新多种沟通模式,强化家长对老师的信任感
信任是进一步开展家园共育的重要基础,如果幼儿的家长不能信任幼儿园、对老师缺乏足够的信任,最终也会导致教学缺乏有效的配合。那么,如何才能够加深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分析来看,及时地和幼儿的家长沟通与交流,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沟通交流的方式比以往更为丰富多样,除了采取传统的家访方式外,更多地是借助电话、微信、QQ等现代通讯、信息技术手段,在幼儿保教人员和幼儿家长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能够使双方的沟通更加及时、快速,了解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的表现,针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状况,不断优化教育内容和方法,以便得到来自家庭的协同教育、持久支持、配合。
(三)与家长多方多面联系,依托社区开展家园共育
        如今,一些幼儿园或托幼机构,在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家长的一些教育需求,也没有更多地考虑每个幼儿的家庭实际状况,仅仅依照幼儿园的教育意图、取向、规则及制度开展家长工作,对幼儿家长缺少应有的理解、尊重、商请。有的幼儿园或其他的幼儿教育机构,办学中存在过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运作的商业化,导致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活动开展止于形式化、片面化和表面化,对幼儿家长的实际教育情况、教育需求、优质资源无法进行有效的探索、调查和整合,也无法给予幼儿家长有效的足够的指导。因此,教师应当改变这种状况,在幼儿园内部首先要强调和重视幼儿的家庭教育,强调与家长之间构建紧密的联系。其次在倾听、调查和研究家长育儿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幼儿园策略调整,给予家长们更多的育儿方面的指导和帮助。第三,整合和利用好社区、家庭的优质教育资源,依托社区开展家园共育。通过家园区的联动,帮助孩子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四)积极开展亲子活动,发挥共育的现实价值
        为了更好地达到家园共育目标,一定要具有更多丰富、实际有效的机会作为前提条件。幼儿园老师和家长要关注、发挥共育活动的积极价值,结合幼儿的学习状况,设计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就是幼儿园要广泛深入地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引导家长深入到这些活动中,提升活动的趣味性。例如,在六一儿童节或者是其他重大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可以邀请家长和孩子开展主题活动,活动的内容和途径可以较为简便易行,比如可以是家长和幼儿一起完成一本书的阅读,一起演唱一首歌,也可以开展一些趣味化的活动和郊游等,吸引家长参与进来,拉近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距离。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组织家长带领幼儿到敬老院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这样可以更好改善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加强家园合作教育。
        结束语
        幼儿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幼儿园、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因此,教师和家长都要重视做好家长工作,通过家园的合作、有效的亲子交流、营造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等方面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沂蒙,简宇涵,李东晓,王汝杰,李静.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动力相关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01):19-20.
[2].除原生家庭魔咒获自由和幸福探索家庭动力构建健康家庭系统都要好!让爱与温暖代代相传[J].家族企业,2019(05):80.
[3]崔怡,杨义帆,张海悦,谭志军,张玉海,尚磊.陕西省青少年系统家庭动力与心理健康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9,35(02):134-138.
[4]任洁.家庭系统动力及其相关因素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6.
[5]张丽雯.系统家庭动力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