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玲 高庆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石桥幼儿园 641400
摘要:幼儿的情绪管理对其日后认知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幼儿的情绪管理不当,经常处于注意力不集中或精神溜号的状态,将十分不利于其优秀的个性与品格的形成。为此,本篇文章通过分析幼儿情绪管理的重要意义,并结合笔者自身经验提出了几点加强幼儿情绪管理的措施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情绪;情绪管理;管理途径
一、前言
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对其日后的情绪认知与自主表达能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幼儿家长,均要密切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与学习状态中的动态化表现,一旦发现他们经常处于注意力不集中或烦躁的状态,则要给予适当的干预,帮助他们更加茁壮地健康成长。
二、幼儿情绪管理的现实意义
现如今,随着我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攀升,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有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幼儿家长开始关注到幼儿的情绪变化。事实上,从幼儿的角度加以分析,他们在很多时候非常希望得到他人的注意,或是与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建立起友情关系,会通过情绪来加以表达。简单来说,幼儿得到称赞会表现得很开心,如果遭到拒绝则会变得非常沮丧。
有关于幼儿的情绪管理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十分优秀的成果,随着幼儿年龄的不断增加,他们的情绪也在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但由于幼儿的自我管控能力相对较差,因此需要在他人的协助下来完成情绪管理。如果能够打造出更加适合幼儿特点的情绪管理模式,例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友好的伙伴关系等,将帮助幼儿更加轻松自如地进入到集体环境中,与其他同学和老师建立起相互依赖的亲密关系,从而更加有利于幼儿其他优秀品质的顺利形成。
三、幼儿情绪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帮助幼儿识别情绪
幼儿教育者可以随时随地地指出幼儿此时的情绪状态,例如兴奋、开心、沮丧、期待、孤独等等。通过此种方式不仅可以与幼儿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而且还能够帮助他们丰富自己的情绪词汇库。事实上,幼儿能够自行识别出的情绪类别有很多,如果能够让他们更加清晰地表达出来,则是情绪管理的良好开端。例如,在帮助幼儿时别高兴这个情绪时,教育者则可以向幼儿提供几张人在高兴时所作出的面部表情,而后让小朋友尝试做出自己特别高兴时的动作,并再次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向幼儿展示一些高兴时的讲话录音,让他们从多个角度出发来了解人在高兴时的语言、表情、肢体动作以及声音等等,通过这种活动帮助幼儿准确掌握高兴时的情绪特征。
此外,当幼儿已经掌握了高兴情绪的基本特征之后,教育者则可以再向学生展示几幅拟人化的小蚂蚁图片,让幼儿找出图片中哪些小蚂蚁做出的是高兴的表情,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是依据怎样的条件来判断的。在看、说、听、找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巩固对情绪特征的了解,而且还可以让他们懂得如何利用情绪特征来判断他人的心情状态,以此来强化幼儿的社交能力与情绪管理能力。
(二)对幼儿给予充分的理解
对于幼儿而言,他们的情绪并不会因为成年人一句安慰或批评而消失不见,每一位孩子的感觉都是十分强烈且真实的,因此唯有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尊重孩子的情绪变化,并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才可以交给他们正确进行情绪管理的方法。对于很多幼儿来说,他们十分渴望得到老师、家长以及其他小朋友的关心,如果他们充分感受到自己身边充满了爱和关怀,将会时刻保持积极向上和自信乐观的情绪状态。反之,如果孩子经常受到其他人的拒绝和打压,将会逐渐形成自卑,自暴自弃或反社会的心理状态。例如,有一些喜欢调皮捣蛋、不遵守秩序的幼儿,经常在集体活动中做出反常的举动,甚至会抢夺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或打人。出现此种行为很可能是由于幼儿家长或老师对他们的关心过少,这些幼儿想要通过不遵守规则的方式来获取其他人的关注和爱意。为此,幼儿教育者需要更加细心且耐心地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多多的关心他们,通过一些看似简单却有力量的言行来让孩子们感受到浓浓的爱意。
(三)帮助幼儿转移不良情绪
当幼儿表现出不良情绪时,教育者需要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式来转移和消除不良情绪,进而投入到令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当中。例如,铭铭小朋友经常会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扔东西、抢东西的方式来表达他心中的不满,这就导致其他的幼儿并不愿意与铭铭成为朋友。此时,铭铭为了能够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又会加剧他所做出的攻击性行为,久而久之便进入到了恶性循环的状态中。为此,教育者尝试用转移不良情绪的方式来引导铭铭进行自我情绪管理:你其实是一个十分可爱的小朋友,请你想象一下,如果你莫名其妙地被其他小伙伴欺负,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呢?随后,教育者发现铭铭十分喜欢玩丢沙包的游戏,并且在每一次的游戏当中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教育者则可以让铭铭为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游戏经验。铭铭充分感受到了来自他人的尊重和关注,也能够更加自如地融入到集体游戏活动中,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情绪。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绪管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需要由教育者的正向引导才能够形成。在日后的幼儿教学活动中,教育者要重点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们找到排解不良情绪、稳定情绪以及调节心情的方法,更加轻松自如的融入到集体活动中。
参考文献
[1]郑晓云.幼儿任务意识与教师影响因素[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11).
[2]但菲,冯璐,王琼.教师态度、言语指导对3-6岁幼儿坚持性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5(4).
[3]司马玉芳.幼儿期的隐性障碍——时刻关注幼儿的情绪[J].新课程(下),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