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嘉黛 陈欢
四川省广元市树人幼儿园 四川省 广元市628000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年龄较小,所以我们教师一般都是利用直观形象的实物或图片来激发幼儿观察、学习的兴趣,从而组织教学的。但是这些静止的东西看得多了,孩子们慢慢的也会失去先前的热情,他们在整个课堂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变短,致使整个课堂的效果与预期目标产生一定差距、受到影响。对于这样的问题,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是值得深思的,应该从孩子的年龄及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动脑筋、想办法,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声有色、更有效率。教学实践表明,多媒体课件就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恰当使用多媒体,将有助于激发幼儿求知欲,增强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幼儿智力的开发,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适时利用多媒体,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大自然里虽然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有些却不可能让幼儿随时身临其境,亲眼目睹其中的美景、自然特产等,这时电教手段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例如:在我园正在开展的“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开发园本教材”的课题研究活动中,有一位教师为了教幼儿了解、认识家乡的著名景点,在活动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位于各处的名胜古迹、优美风景变成能让幼儿在短短二三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也能身临其境的画面情景,当背景音乐轻轻地响起……,幼儿的注意异常集中,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把所听、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告诉大家。这时教师又趁热打铁,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让他们把家乡美丽的风景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挑自己最喜欢的景物画下来,或给自己最喜欢的景物图片涂上漂亮的颜色)。通过这样的“看”“ 说”“ 画”等形式,让幼儿加深了对家乡美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适量使用多媒体,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兴趣的支配的。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也曾经说过:“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更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想办法激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幼儿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记得在一次绘画《马路上的汽车》教学活动中,当画面上一一出现各种各样的汽车的图片时,孩子们的情绪高涨。马上联想到自己曾见过的汽车形象、颜色,在直观图片的影响下,幼儿看了以后兴趣倍增,他们好象觉得亲身来到了汽车展览会上一样。实际操作时,他们便能迅速地、创造性地画出了各种有创意的、充满童趣的汽车图形。
三、适度使用多媒体,有助于将抽象的道理变得直观、具体、形象、易懂
新《纲要》和《指南》都强调,幼儿才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怎样才能真正让幼儿在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呢?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为幼儿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够将我们幼儿教师从传统的说教模式中解放出来,同时,还减少了教学示范内容,减轻了教学管理压力,提高幼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在一次数学活动“认识三角形”中,让幼儿认识了三角形后,教师提问:“三角形真能干,它会变魔术,能变成大小不同模样出现在不同的物品当中,你们回忆一下,什么样的物品当中藏着三角形呢?”这一问题立即引起幼儿兴趣,接着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不同的物品,使幼儿知道生活中可以用三角形这种图形制造很多物品。这时,教师继续拓展延伸,运用多媒体,进一步启发幼儿思考:“人们为什么要将自行车、屋顶、 设计成三角形呢?”然后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让幼儿动手操作,积极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去探索,从而拓宽了幼儿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利用动画将三角形与其他图形进行比较,演示了三角形具有稳固性的特点,让幼儿从中明白了一定的科学道理,同时拓展了幼儿思维空间,取得较好的多元化教学效果。
大量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适时、适量、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辅助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不但体现了教育观念的更新,而且能使主题活动开展得更生动、更丰富,更能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孩子创造的火花,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