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低的归因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赵江侠
[导读]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学习态度
         赵江侠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坝湾民族中学  678000
         摘要: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父母教育以及社会影响等均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造成影响。数学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学困生,由于他们理解能力较差、反应较慢以及兴趣度不高,也就导致他们整体数学学习水平偏低。在教学当中,教师应尊重学困生,重视学困生,积极找出学困生的成因,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进而找准解决问题的途径,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低的归因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低;归因分析
引言
         当前,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思想已经严重落后,不能跟上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逐渐下降,学困生也越来越多。在当前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下,相关教育部门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从根本上减少学困生的数量,让学生能得到全面发展。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低的归因
         (一)学生自身原因
         在高中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乃至学习方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学生自身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掌握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也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数学学科学习观。数学学科作为人类思考的一个重要的思维工具,在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没有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导致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及数学学科的要求认识不够深入,加之数学学科需要大量进行计算,导致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长此以往,学生便对数学学科形成一种抗拒心理,最终导致成绩下降,归入了学困生的行列,对数学学科彻底失去了好奇心和兴趣。
         (二)教师讲课方式落后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大部分教师在进行讲课时,会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讲课时,只把书本上简单的数学知识点教给学生,并没有更深一层去讲解。因此,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把握。这样的教学模式只是一种形式,没能让高中学生在学习中学到更多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将来的数学学习会更困难,这是出现学困生的因素之一。
         (三)师生关系不和谐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数学教师面对“学困生”多是“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学困生往往是习惯性地采用训斥甚至羞辱等手段以达到管理的目的。

对于学生而言,其与教师的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秉持的观念是“你不会,我教你;你不学,我强制你学”。教师通过“叫家长”的方式来逼迫学生服从,一方面,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另一方面,极易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扼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师生关系的不和谐,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继而间接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厌恶。
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和建议
         (一)改进数学教学模式
         经过了解大多数高中学校,数学学科教学模式依然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通过大量的具体教学实践经验总结,这种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很难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由于学困生他们的学习情况不一,学习能力较差。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化为一种引导式、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觉到快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和总结,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学生们的学习特点及时转化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帮助学困生跟进课堂学习情况
         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习模范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在学期的刚开始会产生学习的热情,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就可能产生疲惫感。对此,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学困生保持学习热情。首先是明确学习目标,这种目标可以是分数上的,也可以是名次上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树立一定的学习模范,帮助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时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
         (三)引导学生对考试成绩进行归因
         对于考试成绩还不错的同学,教师可以提醒他们:“这是你上一阶段努力的结果,说明认真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同时也说明你还是很聪明的,继续保持这个状态,你还能做的更好”。如此归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为进入下一阶段复习而努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按照学困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更改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打破学困生在学习中的阻碍,让学困生对学习充满信心,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进而在日后的学习中,逐渐提升自己,彻底摆脱学困生的称号。
参考文献
[1]谢宝明.探析影响高中数学课堂学困生的因素及转化措施[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0):96.
[2]韩鹏飞.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分析及转化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32.
[3]石建伟.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探究[J].甘肃教育,2019(08):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