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亚萍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721000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课堂教学基本能从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能力培养出发。但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发现计算教学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①教师针对枯燥的计算课,一味的盲目设计情境(所谓的情境泛滥),没有从本质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②在教学指导上深入不够,教师只注重算法的归纳,寻求算法的多样化,忽视算理的探究。课堂教学中只知其然(会算――计算方法、过程)而不知其所以然(不清楚“为什么这样算?”――算理);③教师没有从算理、算法去认真研究,而是将计算教学的落脚点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练中,关注计算结果的“正确”“熟练”;④在计算出错方面,没有从根本上找出解决的方法,只是一味的要求改错,使得类似计算反复出错……这样那样的问题屡屡出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学习兴趣逐渐下降,学习效果随之下滑,各方面能力也得不到更有效的体现。如何改变这些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和计算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运用恰当的教学情境,体验计算的意义
课程标准特别强调: 数学教学应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条主线逐步展开。“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并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而对于计算教学来说,我们的老师常常会用大量的重复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得计算在学生的认知上呈现的是机械的、枯燥的、没有生机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在计算教学中不能更好的体现,使得计算速度慢(看见计算题就头大),计算准确率低。
如教学四年级第四单元乘法《乘法分配律》一课时,以购买学习用品为素材,提炼出数学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从中感悟学习计算的重要性。
二、正确处理算理、算法的关系,感知计算的重要性
在计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算理是计算过程中的道理,是计算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算法是计算的方法,主要是指计算的法则,解决“如何算得方便、准确”的问题。算理是对算法的解释,是理解算法的前提,算法是对算理的总结与提炼,它们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然而对于我们当前的计算教学,已步入一个“走极端”的现实状态------通过反复操练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这种教学使得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且最终的效果是仍然没有提高不说,更甚至课堂上看似学会了,课后巩固应用时又不会了。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算理与算法的关系,让学生在真正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形成计算技能,计算效果才能得到根本的提升。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时,引导学生通过探究0.2×4,来归纳总结出小数乘整数口算方法。
(师:0.2×4的积是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生1:0.2元是2角,4个2角是8角,就是0.8元。生2:用加法计算。0.2+0.2+0.2+0.2=0.8(元)。生3:把0.2看成2,2×4=8,0.2×4就是0.8。)
三、巧妙运用数形结合,注重数学思想、方法、能力的培养
数形结合是指结合数量关系的符号形式与几何图形形式,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和策略。而数形结合的重点是代数问题几何化,也就是“以形解数”,即运用几何图形解决代数问题,不仅直观、易发现解题途径,而且能避免复杂的计算与推理。在高年级的计算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对数形结合的灵活运用(包括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帮助理解数量关系),借助数形结合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做到胸中有图、见数想图,深入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和几何直观能力,最终自觉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决生活实际中的数学问题。
如教学《相遇》、《分数混合运算》、《百分数的应用》等教学内容时,可借助线段图来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准确的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如在教学《折纸》《小数乘法》《分数除法》等单元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面积模型,通过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的动手操作活动展开探究,从而直观感知数与形的密切联系。……
四、“小错”大做,促进学生多元化思考
在我们的教学中会发现,有绝大部分的学生在计算上都会出错,而这种出错的原因从“根源”上来看要么是粗心,不仔细看题;要么是算理算法掌握不熟练;要么就是抄错、移错数字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老师在处理上不能“一改了之”,而应找出问题的所在,引导学生从个例现象上升到共性问题,把“小错”放大,从源头上杜绝此类错误的发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打开学生的思路,促进多元化的思考。
我们在之前提到如125×8=1000、25×4 =100,这在学生的记忆中已经根深蒂固了,因此当出现24×5 时,屡屡有学生也会计算出结果是100,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将“小错”放大,让学生去探讨“24×5是否等于100?”(①24×5到底等于多少?②请你猜一猜结果是100的同学是怎样思考的?③像这样容易出错的算式你能举例吗?生1:我们算出的结果是120,100是错的;生2:我想算错的学生是计算了4×5=20后,再计算20×5=100时,没有把进位20加上;师:怎样做才能不漏掉进位数?生3:我平时用笔在十位上把进位数写小一点,先标记下来提醒自己;生4:老师,我在做题的时候看错了,我把24×5看成25×4进行计算了,我知道25×4=100,125×4=1000,所以我一看就直接写成了100了。学生就问题③举例:125×4与124×5,15×4与14×5,……)
计算教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抓住计算的本质,探索计算的方法技巧,通过春风细雨般潜移默化的过程指导,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学得快乐、算得准确、用的得心应手。